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以清行显的裴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5 0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裴潜是今(运城市)闻喜人,他的父亲裴茂在东汉末年因为有功,被封为侯。裴潜虽然出生公侯之家,但不拘细节,父亲不怎么喜欢他,对他比较疏远。

东汉末年,刘表控制荆州以后,采取了拥兵自重的正确决策,尽量避免与周边割据势力发生冲突,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流离失所的老百姓都归附刘表。刘表在荆州建立学堂,聘请儒学之士,荆州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各地人才纷纷流向荆州,数以千计,形成了学术史上著名的荆州学派。在这种背景之下,裴潜避乱荆州,当时荆州牧刘表对裴潜非常尊重,待他以上宾之礼。

但裴潜私下对和他关系比较好的王粲、司马芝说,刘表不能争霸天下,我想到能统一天下的地方势力那里去,刘表失败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裴潜遂南下长沙,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以观时局。

曹操占领荆州之后,裴潜投靠曹操,被任命为丞相府的军事参谋,此后又被派往3个县当县令,此后又任命他为管理粮仓的官员。

安抚乌丸

东汉末年,朝廷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减弱,以前归顺朝廷的鲜卑族等骚动不安,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一带)地区的乌丸部落发生内乱,有3个人说自己是部落首领,这些人干预地方事务,太守没有办法。鉴于代郡地位的重要性,曹操想让裴潜率领精锐部队去征伐乌丸部落。裴潜认为:“代郡人口众多,乌丸军队,有1万多人。这些部落首领内心也很清楚自己在代郡为非作歹时间比较长,害怕有关部门来找他们的麻烦。如果带领军队前往代郡,这些部落首领必然产生畏惧之心而禁止郡守进入境内,如果带领少量人赴任,部落首领不会担心。对待这些鲜卑族的人,应该用计谋来安抚他们,不能用武力来胁迫他们。”

裴潜单枪匹马来到代郡,当地乌丸部落首领非常惊喜。裴潜一方面安抚乌丸部落,这些部落归还了掠夺的妇女、物质和财物;另一方面,裴潜依法诛杀了代郡中与乌丸首领相互勾结的地方官吏10多人。裴潜的这种做法,使代郡安定了许多。

3年后,裴潜被任命为丞相府中负责司法事务的官员。曹操褒奖裴潜治理代郡的功绩,裴潜说:“我对当地的老百姓非常宽松,对乌丸部落管理很严峻。现在代替我的人必然认为我对乌丸部落过于严厉,因而会放松对乌丸部落的管理。乌丸部落一向骄傲放纵,对他们管理过宽必然会产生违法乱纪的事情,此后如果再对他们管理严厉,必然产生不满。按照现在官员的政策来看,代郡的乌丸部落必然再次发生叛乱”。曹操非常后悔召回裴潜,过了几十天,乌丸3个部落首领反叛的消息传回来,曹操只好派遣他的儿子曹彰带兵镇压乌丸部落的反叛。

由于裴潜治理地方有功,被任命为沛国相县县令(裴潜在丞相府的官职属于私人的职务,只是相当于曹操的幕僚,不是国家官职。当了相县县令后才是国家官职。)不久被任命为兖州刺史。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曹魏,围大将曹仁于樊城。八月,曹操派于禁率七军来援助曹仁,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十月,曹操亲自率兵准备去讨伐关羽,但不久关羽为孙权击败。曹操回洛阳途中,在摩陂(今河南平顶山郏县)驻军时,看到裴潜率领的军队军容整齐,对他特别予以表彰。

勤于进谏

曹操死后,曹丕称帝,裴潜被调回中央,担任散骑常侍,即皇帝的侍从。裴潜作为文官,主要负责向曹丕进谏。此后裴潜负责魏郡和颍川两地屯田的事务。屯田是曹魏重要的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措施,但屯田官升迁比较慢。裴潜上奏要求负责屯田的官吏需要正常的升迁途径,要和郡县官员保持一致。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此后屯田官员升迁之路比较通达。

裴潜后来还担任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明帝即位后,到中央任尚书。曹魏时期的尚书,权力不如后世大,只是供皇帝咨询,但都是皇帝比较信任的大臣。不久,裴潜被任命为河南尹,为京师洛阳地区的最高长官,职重权大,该职位一般由皇帝近臣担任。此后裴潜担任了负责军事太尉府的军师,大司农(主要负责农业),又封清阳亭侯,食邑二百户(即二百户缴纳的赋税归裴潜所有,而不上交国家)。不久,他又被任命为尚书令(即负责皇帝咨询的尚书部门最高长官),他按照自己的职务要求向皇帝进谏,说话虽然很少,但非常实际,前后奏事150多条。

清廉自守

不久,裴潜父亲去世,按照要求他去官守孝,守孝满后,复官为光禄大夫(属于三品官)。正始五年裴潜去世。裴潜任光禄大夫时,人们推测他会官至三公(官员中级别最高的等级),可惜他去世过早。

裴潜因为自己出身比较低微(可能母亲去世过早,加之外祖一支没有当大官),又没有外祖一支的人帮助,加之父亲对他不看重,所以在仕途上小心翼翼,虽然历经多个职务,但都勤事敬业、非常清白。

裴潜每次赴官时,不带亲属,一个人赴任。妻子和孩子过着清贫的生活,通过编织藜芘(用干藜条编织成的筐子之类的东西)补贴家用。裴潜任兖州刺史时,用官府材料做了一个胡床(一种椅子,类似马扎),他离任时,把胡床挂在柱子上,以示清白。他父亲在洛阳时,出入都乘坐普通的马车;他弟弟到京郊自家田地时,都是自己步行而去。主要是因为家贫,无力置办马车。

裴潜一家,无论老人和小孩,每天都要一起吃饭;家教严格,子弟都遵守清廉之风,个个身居高位。裴潜终身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在曹魏时期很少能有人与之相提并论。

裴潜是曹魏时期的三世近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清廉。早在荆州时期,傅巽就认为他会“以清行显”。裴潜清廉之风,成为裴氏家族很重要的门风,是其家族能在几百年间活跃在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无疑,清廉的家风,是政治家族重要的传统和生存的法宝。

黄勋会 秦跟安 秦建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6 14:31 , Processed in 0.04026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