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从千年石碑文化看蒲坂文明之演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0 1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蒲坂大地是我国碑刻艺术肇始、形成和发展地之一。史载此地千百年来,刻碑记事之风相沿不衰,留下了大量碑刻作品。

千年历史之积淀,世代人文之气脉,水旱码头之繁荣,中心城市之地位,使蒲坂大地保存了十分深厚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石刻就名闻全省。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1849~1917)在《语石》一文称:“大抵晋碑皆萃于蒲、绛、泽、潞四属,……蒲州以永济、虞乡为盛。”

最近几年来,因收集整理《三晋石刻大全·永济卷》,笔者在永济境内现存的上千通碑刻中予以甄别,若以时代来分,有南北朝、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余为当代石刻;以石刻类别来分,有经幢、墓志铭、买地券、造像碑、摩崖石刻、碑、碣、刻石、匾额,其余为杂刻;以内容来分,有皇帝敕文、制文、牒文、圣旨碑,有官署札文、榜示、通告碑,有建修庙宇、学堂、祠堂、寺观、道路、桥梁、城池、河堤的记事和捐施碑,有历代名人神道碑、故里碑、封敕碑、德行碑、德教碑、墓志、墓表和烈士碑,有记载水利、教育、交通、灾荒、地震、乡规民约等方面的记事碑,有吟咏寺观、歌颂名胜的诗文碑碣等。另外还登记了一些有文献著录的佚失石刻近百通。

这些碑刻构成了一个数量极其壮观、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博大精深的立体石碑博物院。笔者深深地感到,石碑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折射出千百年来蒲坂的政治、经济、道德及文化、艺术形态,表达出蒲坂儿女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还见证了蒲坂文明史的演进历程,这些也都是灿烂黄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 博大深厚的墓志类文化元素

在众多石碑中,墓志铭的比例很大,约达85%以上。

此类碑大多竖立在坟前茔后,记载逝者生平及功德以昭示于众,也有一些被埋在墓里,后人知之甚少,但却有幸保留下来。

永济市博物馆藏有一块被埋在墓中的北魏(386~534)时期墓志,名为“赵府君墓志铭”,亦曰“赵猛墓志铭”。志盖为覆斗形,篆书阳刻“赵府君墓志铭”,两排六字。墓志长44厘米、宽42厘米、厚13.5厘米。志文魏体正楷,从右向左竖排18行,每行18字,总计字数357个。铭文摘要如下:“君讳猛,字玄威,南阳西崿人也。其先赵明王之苗裔。晋扬州刺史尚之后……君禀英明之姿,挺骁果之略,志气宏恢,风操雅投……悲金玉之奄质,伤松兰之摧荣,凭玄石以刊状,诧黄泉以流名。乃作颂曰:鸿源韶继,爰自赵王。领袖晋京,官冤南阳。岳莅江浦,守临泾壃。因宦秦岖,移荫魏乡。伊君骁果,统戎遐荒。假拜名邑,令问亡令。哲人其萎,邦国弥伤……”

从文中叙述可知:古称蒲坂的永济历来为兵家重地。西晋十六国时,这里更是北方诸国争夺要地。前秦、后秦都在此设置州府派亲信重臣驻守,后秦姚兴还从陕西、甘肃迁六千户羌人入居蒲坂城。至北魏时,蒲坂城不仅是一座军事重地,并且已成为北方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文化发达。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接受着先进的中原汉文化,逐渐融入民族大一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件墓志铭所体现的书法艺术价值。其字体结构用笔方圆兼备,体取横势,使锋峻宕,时出隶意,风神质朴秀雅,字略呈扁形,尤其是长撇、长捺和长横特别夸张,蕴含飘逸宽绰情趣,笔势灵活。文字以中锋为主,笔势圆浑;侧锋为辅,多用于短撇、横钩和转折中。这种中与侧、方与圆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刚中带柔的独特风格。

《赵猛墓志》时代为北魏后期,时值碑体书法的成熟与定型期,在圆熟兼方正的风貌中,开隋唐楷书之先声。南北朝(420~589)时期,由于碑禁影响尚在,地面树碑稀少,因此无数深埋于地下的墓志遂成碑版文字大宗。所以要论经补史与察知书法艺术的演变,墓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墓志保存基本完整,作为一件精美馆藏文物,其文物价值同样不言而喻。

书法艺术价值同样很高的还有隋大业三年(607)的《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等石碑。

二 昭示后人的劝诫类文明元素

开张镇普乐头村有一通光绪二十一年(1895)《合村五甲源流大小差谣通辨碑记》的石碑。这通刻于120余年前的石碑,高95厘米、宽40厘米,字体为楷体,全文800余字,内容主要说历史上原永济、虞乡、临晋三县合而分、分而合产生的“差谣之争”。起因是原虞乡县元至元三年(1266)并入临晋县,清雍正八年(1730)又复置为县,期间虞乡县所属的开张、黄营一带部分村庄归属不明。“碑记”经寻根探源、有理有据的论述后,告诫村民以明就里,劝说人们以正视听,且立碑为证。笔者对此感受颇深,觉得有两点启示。第一点启示,说明了历史文化源头的重要性,不能因一己私利而随心所欲;第二点启示,体现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重要性,如果村民们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不恣意妄为,戒随心所欲,那么全村如何不能兴盛呢?

由此揭示一个道理:社会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各不相同。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告诉我们遵纪守法要从自己做起,勤政廉政要从小处入手,反腐倡廉要从现在开始。如果没有党纪国法、村规民约来约束,自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大到国家、小到邻里相处,都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种单纯依靠道德教化而形成的良好社会风气。

另外还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的《明故国子监生梁孟卿墓志铭》“……学则我通,孰贾而朦?义以度利,慎兹以终。誉矣孟卿其无穷”、明正德十六年(1521)的《石津记》“……《蒲津桥赞》,文至今传,茲功不次于铁牛浮桥。然予非说俦也,喜其事而忘其陋……”等石碑,以理劝诫,彰昭后人。

三 发人深思的记事类里程元素

虞乡镇洗马村,有一通刻于清咸丰三年(1853)的《合庄创建碾坊碑记》,正文通体用工整楷体撰写刻就,只有300多字,尺寸也仅50厘米长、38厘米宽。碑载:“……遂同心协力,鸠工庀材,数月之间厥功告竣。夫尔后风不飘雨不洒蹂不辍簸不休。孰不谓便讫以于此而为吾庄之胜举也哉……更祈我庄兴仁讲仪和气致祥,胜而无不永、永而无不胜者也。”碑记同时刻有“先来先碾,后来后碾,须宜谦让,不许相争”管理规定。

认真研读此碑记,笔者觉得其中有五点耀眼的智慧光芒值得学习借鉴:一是崇尚科学、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二是众人商议、民主决策的工作方法;三是广泛发动、同心协力的募建过程;四是文明和谐、与人为善的向善风气;五是建章立制、科学有序的管理措施。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从碾坊的“十六字”管理规定中,就可略知一斑,读后令人拍手叫绝,可谓当时之“乡规民约”。同时感到,在人类上下五千年漫长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进化史里,远古劳动人民的一些真知灼见、处世方略,无时无处不闪现出令我们现代人十分艳羡的耀眼智慧光芒,使人更加感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独有偶。虞乡镇吴阎村有一通“祈雨记”石碑,通篇记述了清朝末年(1856)蒲州府虞乡县(今永济市虞乡镇)在盛夏三伏天,由于一连40天高温炙烤,久旱无雨,导致“夏田半枯,秋麦未种。人心惶惶,疾首蹙额”。知县张祖坊先后在该县吴阎村和虞乡县城登坛叩祷,感动山神显灵,从而普降喜雨;事后又“献供演戏三日以答谢神庥……备仪仗送□神归山”。全文虽只400余字,其中有三点令人深思:一是心系苍生、不贪大求功的担当精神;二是封建迷信思想的真实写照;三是探索进取、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最好佐证。

《首阳书院记》元至正十年(1350)立石,碑文记述了蒲州人王无矜兄弟慨施土地创建首阳书院及至正十年(1350)书院山长张镛扩建书院的经过。另有记载布施钱物的功德碑,如《大唐蒲州虞乡县令刘君幡竿铭》“……诲我子弟,植我田畴。庶绩其凝,人用胥悦。加以樽摇晚酌,息前庭之讼端;琴弄宵闲,坐北堂之微月……”以及《韩政卿历过十愿实迹事记》,均以事论理,令人感慨。

四 催人奋进的标志类时代元素

永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碑记》曰:“公元1994年1月12日,永济撤县设市。历届市委、市政府与全市人民乘改革东风,扬开放之帆,确立旅游兴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奋进,迎难而上。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自然、人文、投资诸多环境日益优化。厚重的传统文化与飞速的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成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旅游城市。2003年12月10日,国家旅游局决定命名我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率三晋县(市、区)之先,夺天下游人之目。开创伟业功在当代,传承文明继往开来。”落款为“永济市人民政府,2004年2月6日志庆。”

该“碑记”以金色行楷体镶嵌在高达13.69米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雕基座上,顶端饰有长城烽火台、地球和“马超龙雀:中国旅游标志图案,形象地展示中国旅游事业依托华夏文明,潇洒奋蹄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崛起之势,如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旅游作为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正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虽时隔16年之久,但至今读来,回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永济46万父老乡亲一路走过的伟大历程,仍令人壮怀激烈,奋进不已。

总之,永济石碑文化历史悠久,是蒲坂大地数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文字变革而发展变化,游走于写本、拓本与印本之间,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是正史文献的有益补充。通过石碑记载,既反映特定时代国家或地方性制度,同时也反映了蒲坂社会或民间生活。这堪称当地民间活的“档案馆”。

董 榕/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22:38 , Processed in 0.048202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