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感冒”一词源自古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4 11: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些日子,笔者患了一场重感冒,极是难受。感冒病症,大多人都清楚,它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甚至是高热等局部或全身症状。

    以我们今天的话说,“感冒”是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据现有资料看,“感冒”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北宋的《仁斋直指方•诸风》,其伤风方论中记载了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本证与伤寒不同,《景岳全书•伤风》篇说:“伤风之病,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者,遍传经络即为伤寒,邪浅而轻者,止犯皮毛,即为伤风。”本病发病机理是外邪侵犯肺卫所致,故一般都有肺卫表证,因而初起治法,以解表散邪为主。如虚人感冒,屡感屡发,正气愈虚,邪气留恋,又当扶正与邪邪兼顾。

    有趣的是,我在翻阅史料时发现,“感冒”一词也同时在宋朝**流行,一时间竟然给人一种感觉,似乎“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属于**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笔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叫陈无择,他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透过这些资料分析推理,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古代**对感冒一词的喜欢与滥用,不仅仅是病情病症的一种表述,而是为便于推脱请假,或为显示带病工作的一种假借罢了。看来,官人们在仕途中做到了一定时间、一定位置,就“睿智”地创造出许多新的词汇和用途,既丰富了原词的涵义,也发展了其引申义。就积极意义看似乎是好的,但若就负面影响说未必是件很好的事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3 21:13 , Processed in 0.04679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