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山西作家看稷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4 11: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天虎/文

9月15日,一辆标有“讴歌新时代,书写晋风采——山西作家看稷山”字样的中巴车从山西省作家协会大院出发,沿大运高速公路一路南下,经过近4个小时的奔波,于下午时分,缓缓开进稷山,开启了省作协为时三天的稷山采风创作活动之行。

相约稷山

稷山县是农耕始祖诞生地、华夏农业文明的发祥地。这里南临稷王山,北依吕梁山,汾河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稷山县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大佛寺、青龙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赵氏四味坊麻花、金银螺钿、高抬花鼓、高跷走兽等五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稷山还是全国最大的板枣生产基地和华北地区最大的蛋鸡规模化养殖基地,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板枣公园、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字号品牌,培育出稷山板枣、稷山麻花、稷山饼子、稷山鸡蛋四大区域公用品牌。

“稷山是文物古县、文化大县,肯定会有让我们心向往之的事情让我们停留,我们愿意拿起笔去写这个地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文化厚重更能吸引作家。”省文联主席、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葛水平在“山西作家看稷山”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

这位在全国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家,此次来到稷山,还有另一个身份——山西作家看稷山采风团团长。她说:“作家是什么?是讲故事的人,我们来到稷山,来到出产故事的地方,那么,稷山的故事必定会在我们作家的笔下色彩斑斓。”

9月16日上午,山西作家看稷山采风创作活动在稷山板枣博物馆正式启动。

故事开始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一株株板枣树,一片片板枣林,与阳光下的村庄房舍、丘陵地形相映成趣,形成后稷大地上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稷山的板枣产业,经历了上千年岁月沉淀,在国内具有无可替代、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2017年,稷山板枣生产系统被列为第四批中国重要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库。

“这是唐代的枣树吗,它结下的枣与其他树上结下的枣有什么不同?”省女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金朝晖一边品尝树上的红枣,一边向稷山枣业中心主任贺宁杰发问。贺宁杰是个枣树通。他说,稷山板枣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自唐以后,稷山板枣成为历代王室的“贡枣”。稷山的板枣生产系统由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枣馍文化、古树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组成,是稷山板枣产业文化的链式体现,在中国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叶不争春,花不争艳,根不争肥,冠不争天。”这是枣树的真实写照。在唐枣园林里,摩挲着那一株株老枣树。太原文学院副院长、都市杂志副主编高璟深情地说:“来到稷山,我才知道什么叫枣树,才深深体会到枣农的不易,农民的艰辛。作家们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更加接地气的作品。”

板枣园里故事多。有板儿的故事,有枣娃的故事,有秋霞楼、选贡台、清风园、唐枣园、甘棠井……听枣农们津津乐道讲故事,作家们心悦诚服,不住地点头称赞,流连忘返。板枣园里故事多,清河镇北阳城村的故事同样让作家们着迷。短暂的午休之后,作家们来到距县城15公里的北阳城村。

北阳城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村庄。村里有一座砖塔,系北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由该村村民解武为其母奉佛而建,距今有近千年历史。该塔2004年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家们参观完砖塔,来到八路军总部北上抗日驻地旧址。一座旧四合院,北面为八路军总部旧居,东面为左权将军“路居”,仿佛向人们讲述烽火岁月的抗战故事。

党史文汇主编孟红对这里印象深刻。她写的长篇纪实通讯《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被收录在《山西革命烈士家书》一书中。这次到这里,她仔细察看着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深情缅怀左权将军,并在左权将军照片前静默。

北阳城村还有一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绝活——高跷走兽。高跷走兽是仅存于稷山文化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作家们的到来,当地专门组织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在表演现场,作家们被这罕见的民间表演艺术深深震撼。

两个小时后,作家们从北阳城村驱车来到太阳乡坞堆村,参观杰忠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兴起于唐代的稷山金银饰品,继承了中国古代金银饰品的制作工艺,传承了古代坩埚熔炼技法、雕錾刻花技艺和扬州铜镜的研光工艺,作品总体呈现出“清秀典雅、精湛细腻、雅俗兼备、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纹饰精细,图案精美,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作协会员、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崔昕平一边听一边记,不时插话询问,兴奋地直呼“大开眼界”。

故事不断

采风第三天,作家们参观两个地方,一个是晋龙集团,一个是马趵泉古村落。

作家们先来到位于化峪镇佛峪口村的现代化养殖企业——晋龙集团参观。该集团是一个集蛋鸡养殖、饲料产销、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畜牧纵向一条龙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

进入该公司后,作家依次参观了现代化养殖场的生产流程。在晋龙公司短暂的参观之后,作家们来到了20公里外的被游人称为“世外桃源”的千年古村落——马趵泉。

马趵泉周围群峰环抱,景色秀丽,村中千年古槐、百年古柏随处可见。村北山上韩氏墓群,碑楼林立;村北山顶峰的佛佑寺据传为唐时所建,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已面目全非,只留遗址……马趵泉村北有一座蟠龙山,最高峰海拔1771.9米,为吕梁山南段的最高峰。蟠龙山上的佛佑寺据传是李世民登基后指名修建的。

马趵泉村村委会原主任韩根龙精通村史,他详细给大家讲解了马趵泉的抗战故事、古村历史,带大家参观了古槐、四合院、文物旧址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风光,完整的建筑布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马趵泉这座古村落脱颖而出,于2014年11月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稷王庙坐落在稷山县城中央步行街,是奉祀我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庙宇,最初建在教民稼穑之地稷王山上,后来,为避免跋山涉水之苦,便在距县城15公里的修善村北另建了一座稷王庙,俗称下庙。元至正五年(1345年),又在县城再次兴建了稷王庙,方便人们就近祭祀后稷。

省作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深有感触地说,后稷故里,传统厚重,文脉相承。到稷山不来稷王庙,就不算来过稷山,稷王庙的“三绝”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不仅杨占平有这样的感受,省作协副主席、太原日报社副总编辑徐大为也深有同感:“稷王庙是传递后稷文明不可或缺的‘驿站’,是三晋大地不可复制的古建筑。”

稷山大佛寺创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或扩建。寺内有一尊大佛,由土和泥依崖而雕,十分罕见和珍贵。相对木佛、铜佛、石佛,土佛塑起来更难,但它历经多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有多少故事,有多少传奇,令作家们心向往之。

省作协二级调研员、采风团副团长钮肖红赞叹道:我去过不少地方,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大佛,佛像高大雄伟,海内古难寻。这尊国宝,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宋金墓群位于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稷峰镇马村西南。宋金墓大多为四合院民宅样式,墓道均为土筑,砖卷门洞,墓室平面均呈长方形,墓顶正中有天窗,皆为漏斗式。一类全部是仿木结构,雕刻精致,装饰华丽;另一类为部分仿木结构,比较简单,装饰平常,各墓室砖质基本类同。墓室中的门窗隔扇、滴水猫头、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无不精巧美观,玲珑剔透。墓室中,安详端坐的墓主人以及书童、侍女砖雕,和陈设在廊下的“二十四孝”人物砖面组雕,或雕刻、或捏制,无不逼真生动,栩栩如生。

省女作协副主席、太原学院文旅系主任刘媛媛感言:“到了稷山,感觉时光慢了下来,千年壁画古墓砖雕,还有一望无际的板枣园,唤醒了人们藏在心里的田园梦。这里民风淳厚,保留着农耕文化的许多元素,需要我们用心体会。”

续写故事

与作家们面对面交流,近距离交谈,是稷山广大文学爱好者十分期待的一件事。当天晚上,在大红楼召开了“山西作家看稷山文学创作座谈会”。稷山40余名文学爱好者早早来到作家们下榻的宾馆,等待与采风团的作家们见面。

座谈会上,杨占平、徐大为、谭曙方、李云峰、孙云苓、崔昕平、高璟、苏二花等作家,从散文的写作到报刊的投稿,从如何采访到如何出书,与在座的文学爱好者互动交流,详细回答他们的问题。

两天时间,30余位作家在这个有故事的稷山,行程数百公里,足迹遍布五个乡镇,参观了10个景点。“通过在稷山采风,我们收获满满,受益匪浅,回去后一定积极创作,讴歌新时代,书写好故事!”作家们纷纷表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0:35 , Processed in 0.046996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