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从“鱼跃龙门”走近古中国龙文化的精神标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7 1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有角、有须、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龙是幸福吉祥的寄托和尊严权利的象征。龙作为一种灵异之物,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而源远流长。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华夏儿女向来以龙的传人自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龙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创新,包容,进取,独立,我们现在就从鱼跃龙门这个美丽的传说去穿越时空,走近发源于河津的远古龙文化的精神标识,走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一往无前、开拓进取的河津人千百年来发扬继承的龙精神。

    龙门,又名禹门,在今河津市城区西北25公里的黄河边,据《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据《名山记》载:“河水至此山,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凿,亦称禹门口。关于“禹凿龙门”,《吕氏春秋》说:“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三才图会》记载:此处两山壁立,河出其中,赛约百步,两岸断壁,状尽斧凿,形状似门,故称“龙门”,“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就起源于这里。

    “鲤鱼跃龙门”神话传说故事,正式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汉代辛氏所著《三秦记》。该书已失传。据后人著述为《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对该书的引述来看,《三秦记》中曾多处提到“鱼跃龙门”的传说。宋《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宋代陆佃撰的《埤雅——释鱼》中有:“鲤鱼之贵,诉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是以仙人乘龙,亦为骑鲤。”之说,意思是说鱼跃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跳不过的养精蓄锐,来年再跳。龙门初开时,黄河水流经禹门口,被约束在高山峡谷之间,愈近龙门,河床越窄。奔腾的黄河,受到峡谷约束,勃然大怒,横冲直撞,雷霆万钧,却被静静的高山峡谷挤压在河床中,溃到峡谷尽头龙门口,一个急转弯,又撞到峭壁上,它呼啸着,飞出一层层凌空雪浪,掉过头来,反扑对岸巨石,又一次咆哮着,飞出层层凌空雪浪。回撞河床中的巨大礁屿,再一次疯狂咆哮起来,将一道道水柱喷入天空,在一阵喧嚣之后,从空中颤抖着落入谷底,跳出龙门。这就是著名的“禹门三激浪”。这么险峻的条件,小鲤鱼面对挑战,毫不畏惧,勇为人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第一批跳到半空,以自己的脊背做跳板、作平台,让后来者踏着自己的脊背跃过龙门,化而为龙,自己却点额而回,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争先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人梯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

    2000年8月,国家邮政局依据这个神话故事设计发行了《小鲤鱼龙门》特种邮票一套,全套五枚,并在河津举行了“鲤鱼跳龙门”邮票首发仪式。2009年5月,“大禹治水”和“鱼跃龙门传说”入选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个美丽的传说不仅仅代表着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包含着为了理想勇于奋斗的龙的精神,包含着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一往无前、开拓进取的龙精神。时代更迭,岁月沧桑,这种宝贵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争强好胜,勇为人先”、“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河津儿女。在河津历史的长河里,一代宗师卜子夏、太史公司马迁、大唐名将薛仁贵、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当代爱国名将董其武等等,都是“争强好胜,勇为人先”、“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典范。一代代河津儿女,励精图治,前赴后继,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把古老中国龙文化的精神元素代代相传,并且发扬光大。以此佐证,“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河津精神,即古中国的龙之精神在河津的重要标识。

    (侯大平/文   作者系河津市史志文化研究会会员、市档案局档案专业副研究馆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3 21:24 , Processed in 0.049707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