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
开面
▲上面
▲过大条
▲破条
▲抠面
在夏县裴介镇鲁因村,有一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了600余年后在2011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角——“夏县十宝”之鲁因手工空心挂面。 空心挂面,顾名思义,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空心”,那怎样能把那么细的挂面做成空心的?采访当日,记者一抵达鲁因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第27代传承人张合家的挂面厂,立马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们的挂面做出来需要12道工序、30多个小时,面条在反复醒面和抻拉的过程中产生气孔,在每道工序后层层发酵就形成了‘空心’。你们来车间看看制作过程,就更直观了。”张合家介绍,这些气孔可以使面条吸收更多的汤汁,因而更入味、耐煮,爽滑筋道的同时又不失绵软。 “抠面” 眼下,正是加工挂面的好时节,无论湿度还是阳光,都是最合适的。 做好全身防护,跟着张合家、刘冬梅夫妇走进生产车间。“我们的挂面是纯手工制作。”张合家一边说,一边和刘冬梅将一个和面盆抬了过来,“这是我们今天凌晨和好的面,和面时要用盐水。盐水是有讲究的,必须准确把握盐的多少,同时还要考虑当天的温度和湿度。” 据介绍,和面的过程以“抠”为主,面和好的标准就是“盆光、面光、手光”。经过抠面,可以把许多小气泡包在面团中间,最后才能形成空心。同时,在“抠”的过程中,面筋分子被拉长,这样的挂面吃起来才筋道。 说到和面,张合家讲了一个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做挂面的师傅带徒弟,徒弟不愿出力,面一直和不好。师傅就在面盆里放了12颗米粒,让徒弟在和面过程中把米粒全找出来。当把12颗米粒找完,一盆面也就和好了。“要把这些米粒全找出来,就必须‘面面俱到’。” 面和好后要等待面团自然发酵。对于手工空心挂面来说,第一次发酵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破条” 发酵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将其压平。之后,进行“破大条”。“破大条”是按面厚2.5厘米的标准,把擀平的面团均匀切割成条。“破大条”讲究的是“一刀到头”,且条条都要均匀一致。 紧接着是“过大条”。两个人协力配合,反复将破好的大条进行摔打和揉搓。如此,面的延伸性和拉伸性则更强。 “过大条”之后,还要“过中条”。只有经过这道工序,才能在下一步“搓小条”时更顺畅,更容易将面搓细、搓圆、搓均匀。 “搓小条”是指将醒好的“中条”继续搓细至直径1厘米的面条。“小条”搓好后,要经过10个小时的醒面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下一道工序是“上面”。这时,初进车间看到的简易架子“登场”了。“这就是我自己设计的开面架子。”张合家将盘好的小条放在架子底部,再拿出两根细长的“鼓槌”插在架子上的孔洞中。刘冬梅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上面”。 “上面”是个技术活,就是将小条有规律地缠绕在面棍上。这道工序很考验功夫,没有年头是练不出来的。刘冬梅就是凭着这手熟练的技艺,被评为手工空心挂面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上面”后入槽醒面两个小时左右。“这个不锈钢的醒面槽是我专门设计定做的,面放在里面既可以保证恒定的湿度、温度,还更符合食品安全的标准。”张合家说。 “开挂” 面醒好后就到了“开挂”时刻了。 “开面”和“挂面”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开的过程中还要顺着面劲拉长,如果拉力不足,面拉不长;如果拉力过大,容易把面条拉断或拉伤,使后道工序无法进行。这全靠做面师傅多年积累的经验,一般人无法操作。 不一会儿,一排排高高的面架上,一根根乳白色的细长面条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场面煞是壮观。“‘挂面’要求在每天上午10时左右进行,合适的阳光和温度,会帮助面条中的水分充分挥发。待到下午时分,晾干的挂面就可以取下切割,然后包装出售了。” 之前晾晒挂面的步骤在室外,出于卫生考虑,张合家修建了室内晾晒车间。 一把鲁因挂面,清香绵软,朴实无华,张合家将数百年的技艺浓缩于12道工序、30多个小时的制面过程中。看完整个过程,不由感叹:“这样的挂面,能不好吃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里延续的依旧是家庭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方式,虽然产量低,但制作出的每一根挂面,都承载着手艺人的情感与温度,保留着细腻独特的手工味道。 今年以来,入选“夏县十宝”的鲁因手工空心挂面,凭借其精细的做法、独特口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张合家的挂面厂不断有人前来探访。 “我准备在这儿建一个鲁因挂面文化馆,人们不仅能欣赏挂面的制作过程,还能体验这种纯手工的技艺。”张合家指着厂里的一排厂房说,“这也是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 王露 景斌 本版摄影 张国平 王露 景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