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戏台_伯王村人文景观(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7 09: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伯王戏台,位于原大庙巷,坐南朝北,与老爷庙相对,系村里主要建筑物之一。戏台创建时间没有记载,据老者相传,大约同老爷庙时间相同,建于明初,和老爷庙共同构成了村里文化活动、娱乐休闲中心。1978年,因规划新农村建设,将舞台拆除。

    原戏台台基1.5米高,砖木结构,建筑精巧,形式古朴。共为三间,中间大两侧小,前檐有圆木柱两根,柱下有刻着花纹的圆形磉。圆柱支撑的前檐板上建有斗拱和木雕。戏台中东西有一隔墙,将戏台分为前后台,后台西侧有两间楼房,楼下是“锣鼓房”,楼上与戏台相连,是演员化妆休息之地。

    伯王村民有演戏看戏的习惯,除本村闹戏外,邻村有戏人们也成群结队地去看。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家戏停演了好几年。河津解放后,为庆祝胜利,人们又组织起来开始演家戏。先后演出了蒲剧本戏和折子戏《大报仇》、《忠保国》、《鸡鸣山》、《出堂邑》、《挂剑》等。1962年开始,伯王家戏由古装戏改为现代戏,并由蒲剧变为眉户,当时叫青年俱乐部业余剧团,先后演出了《三世仇》、《社长女儿》、《蟠桃园》、《一颗红心》、《审椅子》、《夺印》等。文革开始后家戏停演了。2005年村新建了舞台,以张全康为首,又组建了“伯王眉户剧团”,先后排演了大型眉户剧《山村母亲》、《山妹》、《酸枣树甜枣树》等。

    如今,古老的戏台已不复存在,已被崭新的戏台所代替,再也见不到古戏台上梨园弟子出将入相的身影,再也不闻当年锣鼓铿锵,笙歌悠扬之声,这历尽沧桑的古戏台已成为历史,但它记录着的村民热爱戏剧的历程和故事,将永远流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1:46 , Processed in 0.0373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