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古耿都城的文化探源_河津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8 09: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乘着人类探源工程的东风,我们针对古耿都城文化展开起源文化、变迁文化、理论溯源、地下文物、地名文化、城郊布局开展六大板块的探源工程,用时代之问的形式,挖掘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化答卷,目的在于告慰先辈,启迪后人,让这些闪耀着光辉印记的历史成为古耿永远的财富!

    一、古耿都城起源

    公元前1525年,对山王村这块古老的土地而言,是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商朝第十四代帝王祖乙,面对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内部发展后继乏力,尤其是黄河经常泛滥,民不聊生,城池不保。为图振兴,择选都府,几经考察,谨思细斟,确定山王一带是一方风水宝地。颁布国家令:将商朝都城由河南相地(现内黄县)迁往今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商朝第十四代君王祖乙时期是一个崇尚风水和迷信巫贤的时代,都城又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祖乙听从“巫贤子”的建议:东起上市村西至吴村的疏属山,全长20华里。取其中定为都城中心,以南边峨眉岭至北边汾水岸边确定中心点,以两个中心点交汇处定为皇宫——中宫。这样,山王村即为都城中心,山王村南北中心点为皇宫所在地。以皇宫为中心视南北射线为中轴线统一规划,向东西辐射。

    一场声势浩大的都城建设全面展开。东西10公里,南北7.5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汾水南岸,到处是战天斗地的场景。飞扬的尘土,弥漫着整个天空,这是这块宝地从开天辟地到如今新时代空前绝后的历史壮举,实在壮观!

    次年,天公不作美。阴雨连绵,汾水泛滥,皇宫以北东西20华里均是一片汪洋。商十四代君王祖乙望水兴叹,决意将都城迁往河北邢地。令其弟祖丙恪守此地,以建都城立国。国号以地形“耿”而立,即为“耿国”。封耿国为诸侯国,祖丙为国君。从此耿乡走进新纪元。

    祖丙是个开明的国君,选贤任能,大兴教育,坚持开放,发展经济。使一个白手起家的诸侯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原一带诸侯国中的翘首。

    二、古耿都城变迁

    耿国从公元前1524年立国至公元前661年晋灭耿,长达864年。历经了嬴姓耿、姬姓耿两个阶段。跨越殷商、西周、春秋三个时期。仅商耿478年之间,先后经历25代,共32位君王统治。历代帝王,忠于国事,勤于朝政,不断创新,顺势而为。使一个诸侯小国,充满生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为中原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中国的王畿之地,名扬天下。

    公元前661年,随着一场社会变革。晋国以曲沃为晋都,向霍州一带的霍国,芮城一带的魏国,河津一带的耿国发动猛烈的吞并讨伐。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耿国最后一位君王太乙毅然决然实施“弃国保族”的战略抉择,率千万族人实施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徙。从此结束了长达864年的耿国历史。

    公元前661年至公元前423年,耿国已不复存在。耿国之名还流传了238年,可谓影响深远。耿都遗址后称“帝王村”一直延续到清代才改称为“王村”。嘉靖年间昭彰古迹又称为“帝王村”。后因这里王姓从河南迁移而来,按祖宗排行序列应为“老三”,乾隆年间称为“三王村”。日寇侵华战乱年代,又一度恢复“帝王村”称谓。解放后,村民借“虎头有王字,山中虎为王”之意。重振村威,易名“山王村”至今,随着文化复兴、文化探源,村民期盼恢复“帝王村”美称。让尘封的历史记忆放射出时代的耀眼光芒!

    三、理论依据探源

    古耿国,因历史年代久远,故史书记载较为简略。《读史方与纪要》载:“古耿邑,殷王祖乙尝都此”。《龙门志》载:“龙门山,本古耿国,殷王祖乙所都境内”。《辞海》“耿”条解:耿,古国名,嬴姓或姬姓,本春秋小国,公元前661年被崛起的晋国灭,以赐赵夙,至赵献候,自此迁中条,故址在今山西河津东南汾水南岸。据《括地志》中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累计《读史方与纪要》合计十字;《龙门志》合计十五字;《辞海》条解合计五十四字;《括地志》合计十六字。

    所有资料总计九十五个字。而《辞海》条解独占五十四个字,占比为56.8%。字数确实太少,内容概括又十分简略,但却十分珍贵,它成为我们研究古耿国存在的唯一理论依据。我们能通过这些文字记载,感受到“中国”国家名字的表述就在我们河东地带,五千年的文明用文字表述又是咱们的先祖辛封村的司马迁,否则区区小国早已泥牛入海,何来金光闪闪的九十五个大字的史料记载。

    史料记载共同点是:古耿国的都城遗址就在河津市山王一带。

    莲池公园南门东墙有明朝薛瑄《秋日家山五咏》之一(第一首):

    八月家山觉早凉,登临怀古兴何长。

    醉乡乐士输王绩,鲁国高文老卜商。

    汉祀汾阳遗庙在,殷迁耿邑故城荒。

    楼船萧鼓空流水,一曲秋风菊又芳。

    第三句“殷迁耿邑故城荒”表述了作者面对衰败的耿都城邑,由于迁徙变成一片荒废的城邑,薛瑄发出无限感慨。

    四、古耿名都出土文物探源

    2007年8月,古耿名都山王村一村民在建房时挖开一座西周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追缴回三件文物,分别是青铜鼎、青铜盘、青铜壶盖,上面均有铭文,经专家鉴定,这三件青铜器为西周中晚期器物。

    “青铜鼎”,通高37.5厘米,口径36厘米,两耳通宽35.5厘米,马蹄形足,外部有烟炱痕迹,内壁底部有铭文四行:“共王繄扈自 作鼎其 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享。”前两句说明共王自作鼎,而共王即周共王,后两句均为程式化的吉祥语。“青铜盘”,通高15.5厘米,口径38.8厘米,耳部通宽42.8厘米。颈部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圈足下有三小足。盘内底部有四行铭文:“中大师作孟 姬旅盘用 召即祈寿绥 福宜孝以异。”中大师称谓应为官名或人名,整句是指中大师作盘;姬旅,即姬姓姑娘,此句即指姬姓姑娘所用;后两句即为程式化祈祷福寿之语。“青铜壶盖”,通高11.5厘米,纳入部分5.5厘米,通宽11.5厘米,通长13.2厘米。顶部饰夔纹,额部饰仰鳞纹,颔部饰重环。纳入部分横铸两行铭文:“中大师作孟姬尊壶用 召即祈寿绥福宜孝以异”。此两句铭文与青铜盘铭文意思大同小异。

    山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青铜鼎、青铜盘为国家一级文物。2013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此三件文物出土地命名为“山王墓地”。

    运城市文物局副局长,文物鉴定专家李百勤对此三件文物进行鉴定,作出如下结论:

    从现有几件器物的器形、纹饰看,当为西周中晚期器物组合,而铭文明确有“共王”字样,可见与器形和纹饰所反映的时代是一致的,应为周共王时器物。这是近年来运城市范围首次出土准确属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铜器铭文中直接使用了周共王的名字,并使用了墓主“中大师”的官职名称,可见器主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尊贵的。

    铜盘铭文与壶盖铭文都称:“中大师作孟姬……”,可见这组铜器是邦主为夫人所作器物,而这位夫人姬,是周室女子,那么邦主并非是姬姓。如果“中大师”为耿国贵族不假,则耿国非姬姓国,按文献当时是嬴姓国,他可能是与周王室世代通婚的联姻邦国,难怪能获得周共王的铸器。

    这组青铜器为我们研究西周历史,研究河东地区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新的文字资料。

    这组器物,由地、省、国专家组分别予以认证,揭开了古耿国都的神秘面纱!

    五、古耿都城地名文化

    山王村地名从何时起、何人起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迷,而今在研究耿国都城文化的时候,我们首先研究和破解地名文化。这些地名无不源于耿国,独具王朝韵味。

    山王村的地名共58处,分别是:索信坡、薛家坡、夫子坡、沟口、庙坡、武南坡、桑堰坡、高堰、麻堰、庙前头、桥子沟、沙窝、会上庙壕子、玉帝庙、三官庙、梨园、井子沟、观音庙(又称娘娘庙)、陈壮、中宫、金库、鳌箅、南城、院南、南天门、泰山庙、岸地、沙疙瘩、上院、下院、柏泉、城前、城后、西坡、北滩、栖霞口(七峡口)、北张洼、观星殿、小沟、大沟、堡子沟、西岸涧、大坡、老君庙、御苑、山王墓地、城隍庙、老君庙、山神庙、马王庙、龙王庙、土地庙、财神庙、佛窟、祖祠庙、祥云寺、河神庙、关帝庙。

    山王村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面坡,由于由三条沟分成四道坡,所以它们分别被叫做武南坡、庙坡、夫子坡(后人又称黍子坡)、索信坡。

    顾名思义,武南坡,应为当时耿国军队驻扎训练,教官武将集中地。

    庙坡:整道坡上从北往南分别坐落着城隍庙、三官庙、老君庙、山神庙、天坛(又名祭坛),应为当时民间和朝中大臣祭天敬神的活动场所,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夫子坡:后人又名黍子坡,应为耿国当时有文化的学者,国家级智囊团的活动场所,以及为朝中培训各种人才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的战略重地。索信坡:位于坡地最东边,应为当时耿国外交,信使驿站,成为对外交往、对内书信互通的集散地。最顶端的山坡上耸立的毛笔塔(俗称笙胡塔)和砚台塔是标志性建筑,诉说着当年的外交辉煌,一直保留到20世纪60年代前夕。

    一个以庙宇为中心,文武对称,外交交流的建筑格局,雄伟壮观地屹立在南山坡地。

    附注:在夫子坡与庙坡中间有一条狭长大道叫大坡,长度可达五华里,坡度最陡处,可达60度以上,坡度最深处可达数十丈,两岸悬崖峭壁,成为当时南北大动脉,沿用至解放后60年代后期。

    梨园:又名戏园,位于庙坡以北,应为当时戏曲排练、戏曲演唱等逢年过节的文化活动中心。

    中宫:又名皇宫,位于现柴家中学所在地,同庙坡成南北一条直线,应为当年都城中轴线。中宫应为当时文武大臣同皇帝共议国事之重地。

    金库:又名国库,位于中宫以东。

    鏊箅(方言读bei):又名粮仓,位于现柴家镇兽医站以北。

    陈壮:又名陈兵营,位于现柴家镇敬老院以西,为原皇宫禁卫军兵营。

    岸地:又名监狱,位于山王村西北角,城前和通和公司以北。

    城后:又名社后,位于樊家峪东坡以东。

    城前:又名城(方音she)线,位于中宫以西,现为通和公司。

    透过这些富有王朝韵味的地名,我们仿佛置身于三千年前的耿都古城:武南坡上将士们迎着朝阳每天操练在练兵场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懈怠;庙坡上雄伟建筑的庙宇大殿群成天拥挤着身着古装祥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夫子坡的学堂里诵读古典经文的悦耳声音,和着夫子们热议国家大事的讨论声不绝于耳;索信坡的外交使节们整天奔忙于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中宫的议事大厅,文武百官站立两旁,正面龙椅上端坐的皇帝时而询问民情,时而对重大事情下达圣旨;御花园、柏泉的休闲场所里,皇宫后妃、朝中重臣、皇子皇孙们正在那里悠闲自得地享受着春夏秋冬;梨园里,观看戏曲演出的人群欢呼声此起彼伏;东西南北的每一条街道上商家云集,琳琅满目的百货彰显着太平盛世的繁荣。漫步在这古老的耿都古城,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无限感叹!

    综观以上地名,我们清楚地看到耿国以中宫为中心的皇权权力机构全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上院、下院是研究和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机构;象征国家权力主要机构的军队分别设在武南坡、陈壮地;国家的教育机构设立在夫子坡;国家的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在梨园;国家的信仰活动和市场交流设立在十三座庙宇和集会;国家的对外交流和民间交流设立在索信坡;国家执法机构设立在岸地;国家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设立在御苑、柏泉;国家的金融命脉设在金库;国家的粮食保证机构和库房设立在鏊箅……

    六、古耿名都城郊布局文化探源

    三千多年前,一个百里为王的区区小国,能维持八百余年的统治,实现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城郊文化只能在抽丝剥茧中探源!

    西南方位的夏村,历史上称谓:“古耿阳关”,常年由军队驻守和设卡盘查;

    东南方位的北阳、南阳、北阳堡,历史上称谓“南营、北营、北营堡”,三道防线均为军队驻扎营房和设卡,驻军人数达数万人。

    都城正北,汾河环绕,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设置渡口,靠木船摆渡,由部队掌管,成为故耿国通往南北各国的茶马古道。时至今日仍由山王人掌管,称谓:“山王渡”。

    都城正西十余里,现在的北原村,曾是故耿国兵营所在地,陈兵数千,建有宽厚的城墙,高大的城门楼,对过往行人均由驻军严格把关逐人盘查。

    正东方位的上市村,古耿时期的称谓应为“圣寺”。此地建有庞大的寺庙群,从南往北,错落有致。苍劲古老的柏树,郁郁葱葱。“圣寺”地势是西边和北边全是悬崖峭壁,落差数十丈。西北沟有一条羊肠土路,狭窄弯曲。坡路陡峭,坡度达60度以上。但去“圣寺” 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上市东沟有个“底寺村”,属同一寺院。而今同西王一路之隔的史册村应是供奉寺庙管理和地勤人员,故而称为 “寺差”。“圣寺”内常年有军队驻守,社会秩序井然。

    城外东北方位,“庄头村”当时皇室、贵族、官僚、寺观等都雇人耕种或出佃着田地,有官田(不负担赋役),有私田,官府派有负责催收田租和管束庄客(田客)及私田庄的管理人,叫庄头。庄头选择沟崖和田野之间建筑住宅,叫庄宅。庄头对庄客和奴仆有进行压榨和剥削的权利,现在庄头村就是在耿国的庄头建宅居住的地方,延至汉唐,正式把管理官田和私田庄的人称为“庄头”,是个官职名,他们居住的宅田区就以这个官职名而命名为“庄头村”。

    城外偏西的樊家峪村,全是随帝王一道由河南迁徙而来的住户人家,他们均为樊姓。他们是都城建设的工匠队的主力军,当都城建设结束后,他们便留居此地,有的开小作坊,有的经商,有的种田,有的在汾河渡口看守货物,或在桥上摆渡行人货物。樊家峪北边村口便是汾河渡口,这里是南北货物集散地,常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时的樊家峪村是一条大峡谷,大部分人在崖边挖土建窑。个别人在崖上盖起了简易房,定居千年,数代不易。

    现在北张村的“玉泉寺”,其前身是耿国宗庙。春秋时,更名为赵氏家族的家庙。赵氏孤儿灭门案,就发生在这里。隋朝时期,开皇十四年在原址重建,隋文帝赐额“玉泉寺”,成为河东地区具有影响的佛教寺院。虽历朝几代多次修缮,最终因战乱被毁。2011年北张村村民自发集资,迁址重建玉泉寺。千年古寺,重显灵光。

    当我们翻开三千多年前发生在河津这片热土上的历史画卷,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由衷为我们的先辈在开发和建设古耿都城所奉献的智慧和汗水表示无限钦佩!

    古耿都城是一个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坐标,我们只能触摸冰山一角,探索他的存在和初步的文明表象,无疑这些认知是浅显的,只能是拉开古耿都城文化探源工程的序幕。随着工程不断展开,一定会于无声处听惊雷!

    让我们为古耿都城文化探源工程时代之问的发起呐喊、鼓劲、加油!

王广林 王广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7:30 , Processed in 0.043119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