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醉在收获玉米的日子里 王志英/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 10: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秋十月,流光溢彩,诗意画卷,层林尽染,特别是那由近及远,最终飘散于天际的晾晒玉谷的场面,久久回荡在我的心田里……

我爱照相,总爱跑到老百姓的家里或打谷场上,找挂在墙上或堆在场上的那一串串、一片片、黄灿灿的玉米穗儿,拍摄出一幅幅气势磅礴的作品,与读者分享农民丰收的喜悦。

“今年怎么不见挂在墙上的玉米穗了?”

“今年都是机械化收割,从机器里出来就是玉米粒,一晾晒就卖了!”

说来也巧。一出门就碰到一辆玉米收割机。

“干啥去?”

“收玉米。”

我便跟着它来到一家玉米地里。

随着引擎的轰鸣,收割机沿着玉米地的一边行进,开始一排一排收割玉米。收割机的前面配备了一把尖锐的刀片,刀片将玉米杆一刀切断。经过处理,玉米短杆、短芯和一丝一丝的玉米皮,便被抛于车后,灭茬后作为明年小麦的底肥了。玉米粒则被装进一个玉米舱室,待装满后,收割机就会把玉米粒从舱室中卸载到三轮車兜里。再由三轮车轮换着把接收下来的玉米粒运往晾晒处。一、二十亩的玉米地两个多小时就收完了。

image.png


也有先把玉米穗掰下来集中脱粒的。这个时候,脱粒机前有三个人用大铣往机器里面扔玉米穗,然后车后就抛出来许多玉米皮丝,旁边出来的就是黄灿灿的玉米粒儿,20多亩地的玉米棒一会功夫就变成了“玉米粒”。

等玉米穗变成玉米粒后,晾晒玉米粒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小张坞村我见到了晾晒玉米的壮观场景:田间道路上,大街小巷里,舞台下,广场上,大队里……凡是能晾晒玉米的地方,都晾晒上了玉谷粒,一片又一片,一段又一段,从这条路到那条路,从这个场到那个场,洋洋洒洒,铺满了玉米粒。特别是九、十队,从五级站南向东拐向田间路,再向南,再向东,再向南,一直拐到走大张村的路口,大约有六、七里长,五米宽,全都晾晒的玉米粒。远远望去,尽头已经伸进了天庭,“天谷一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场面,那气派,那情景,真的震撼人心!

就在这震撼人心的时候,我想起了前些年在王范公社任党委书记时的情景:那时,王范公社也回茬了不少玉米,收获玉米就成了社员的一大任务。每到秋后收玉米时,就像打一场人民战争,先千军万马在地里掰穗,再拉回来剥去绿皮,晾干,然后各家各户才利用晚上,围坐在一起,由一、两个人先用改锥顺着玉米穗上的行,刺去一到两行,然后交给其它人再用手把其他玉米粒剥下来。

为了争取时间,一般都要剥到晚上十二点以后。就是这,一晚上也才能剥一小堆。如果一家种上十亩八亩地,光剥玉米就得一个多月的时间呢!

再看看眼下,一会儿功夫就把十几亩地的玉米穗变成了“玉米粒”。

为啥?就是因为农业实现了机械化。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要牢牢记住毛主席的这个教导。
image.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3 21:13 , Processed in 0.05899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