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故事] 我的古郇扎花之缘 陈玉芳 口述 冯建国 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4 11: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缘”字,成就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也丰富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不是吗?看看我们周围的一切吧,什么天缘、地缘、人缘、事缘、姻缘、血缘、亲缘、乡缘、爱恨情仇缘、悲欢离合缘、油盐酱醋缘、锅碗瓢盆缘、名胜古迹缘、山水风光缘,等等,无不浸润着“缘”的元素,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逃脱不了。就我自己而言,自小就喜欢扎花,经过半辈子的风雨沧桑,如今又重新开始扎起花来。这大约就是“缘”的缘故。

扎花的官名儿叫刺绣,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我们山西民间刺绣,史称“晋绣”,主要分布于晋北与晋南,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晋绣因其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而名扬海内外。作为晋绣的组成部分,我们古郇扎花更是独树一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史料证明,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古郇阳地区,是民间刺绣艺术品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人类历史的“童年”时代,就记录着嫘祖养蚕缫丝织帛动人传说。出土于夏县西阴村经过人工切割的半个蚕茧,彰显中华民族的智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养蚕结茧缫丝派生出纺线织布,继而产生扎花刺绣的工艺,也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域的影响和文化的差异,虽然是同一种事物,却产生出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构成了万紫千红的艺术世界。我们古郇扎花受猗顿时期种桑养蚕文化和峨嵋涑水地理条件的影响,整体显示出朴实、率真、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显示出当地人自然、洒脱、实用、朴素的美学追求和勤劳、聪慧、多思、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岁月的长河中,经过祖祖辈辈的耕耘和播种,古郇扎花始终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绽放着耀眼的艺术光芒。

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再现,无不印拓着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追求的痕迹。也许正是受脚下这片土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影响,我们古郇人形成了容易满足现状,喜欢安居乐业的生活方式,追求着“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生活。所以我们从每一件古郇扎花作品中,都能够体味到一种崇尚自然、平安是福的厚重感来。而这种厚重是观念、技巧与生活高度完美的统一,是来自古郇阳这方水土民间艺术的具体再现,也是丰富多彩民俗生活的真实反映。

由于受农耕文明和耕读传家文化的熏陶,在过去的时代里,妇女们多是养在深闺,足不出户,刺绣就成为她们主要的生活内容,因而才有了绣楼的称谓。在我们当地农村也流传着“麦忙秋忙,绣女下床”的农谚。正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妇女经过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都成为扎花高手。就我自己的扎花技术而言,就是跟着奶奶和母亲学来的,据说奶奶也是跟着她的奶奶学成的。时常是晚上坐在土炕上,点着煤油灯,有时候一不小心,手指头被绣针扎得鲜血直流,用嘴巴吸吮一下又继续着扎花的梦想。

生活就是这样,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女孩子放学或从地里干活回来,都会拿出一个竹制的撑子,撑上白布,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有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切磋着针法手艺,说说笑笑,形成了乡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近乎随心所欲的传承方式,使古郇扎花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来。只是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渐行渐远,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一个模糊的背影,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

在物质条件困顿的年代里,人们的生活也比较简陋朴素,没有什么过多的奢侈品。特别在农村乡下,那些以扎花刺绣作为装饰的生活用品,往往被视作高档礼物用以赠送。比如小孩子过满月,老人家做寿,尤其是年轻人订婚、结婚时,扎花绣品常被作为定情信物、陪送嫁妆。而这些扎花水平的优劣,也会成为街坊邻居们评价过门新人的一个话题,甚至会出现将婆媳、姑嫂的扎花放在一起相比较的情景。因此临近订婚或者结婚的姑娘们常常是点灯熬夜,甚至请来闺蜜好友私下里帮助自己精心赶置嫁妆,以免被婆家人评头论足,沦为笑谈。

我们小的时候,就像是处在一个扎花的世界里,到处充满扎花的工艺。像衣服的领口、袖口、裙边、披肩、帽子、鞋子、手绢、鞋垫和生活用品中的被面、枕头、喜帐、寿帐、布袋、桌围、椅垫等,都会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绣着不同纹式的图案。这些图案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诸如日月同辉、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而日常生活中的瓜果蔬菜、飞禽走兽、山川风景、亭台楼阁等内容,也是我们古郇扎花中百见不厌的题材内容。

从我们古郇民间扎花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人们很善于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己设想的题材,有的写实,有的虚拟,有的浪漫,有的理性,从而创造出既富有装饰趣味,又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绣品来。尤其是在色彩运用上,我们古郇扎花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通常采用强烈的对比色彩,比如大红大绿、大蓝大黑等颜色作为底色,所绣的纹样则用淡雅的颜色,使绣品图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求得颜色的和谐与视觉的完美,虽然在绣品中只用几种颜色调配,却显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古郇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古郇扎花艺术提供了广泛的题材空间,在构思图案时仁者智者,各有千秋,产生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来到我们公司陈列室就会发现,旧时日常所见到乡下儿童戴的扎花帽子,不仅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绣工精细,而且帽子上的耳朵、眼睛、舌头都能晃动自如,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配以扎花的披肩,相得益彰,是难得的民间工艺品,如今已经走进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前景十分广阔。

任何事物都是需要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我们古郇扎花艺术从诞生到现在,经过无数人的薪火相传,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才有了今天的艺术成就。老话说得好,“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说每个事物只有具备自己的特色,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古郇扎花在针法上选用传统的齐针绣、齐套针绣、平针、平套针绣、散针绣和打籽绣、乱针绣、滚针绣、盘金绣等,并且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使用不同的针法,反映了我们古郇大地民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也成为我们开拓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古郇扎花艺术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瑰宝,需要我们不断坚守和努力,使之在新时代条件下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我们从选题到工艺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就是对我们古郇扎花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尤其是我们绣制的《初春图》《胡杨礼赞》《开国大典》《关帝圣绩图》《关公故里 神圣河东》等作品,更是展现出古郇扎花艺术的独特魅力,相继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并被永久收藏。古郇扎花由此走进了艺术殿堂,走进了一个新的春天。

许多时候,事物更像是一条河流,后波总是推着前波,前波总是向前奔流,尽管有时候断流干涸,但是它永远不会消亡和毁灭。值得欣慰的是,在我们爱润信绣艺公司中,一批有理想、有热情、有创意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迎着朝阳出发,为古郇扎花呕心沥血,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绣品来。我相信,在全体扎花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古郇扎花这门古老艺术的明天,必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8 19:05 , Processed in 0.0467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