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百岁军医周继林:让患者自信笑出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6 0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解放军总医院,有这样一位口腔大医,她曾救治了大量口腔颌面受伤的“最可爱的人”,让志愿军战士们可以重新吃饭、说话、露出自信的微笑……她是周继林,著名口腔医学专家,我国口腔颌面缺损修复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她长期从事口腔颌面修复学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工作,对志愿军伤员颌面战伤造成的上颌骨大型缺损修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口腔医学界的重视。

  深冬时节,记者来到北京西郊,走进解放军总医院金沟河干休所,走近这位为无数人找回自信笑容的百岁军医。

  忠诚一生

  ■“我在旧社会毫无建树,新社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49年5月28日清晨,上海。32岁的著名口腔科专家周继林像往常一样推开窗户,眼前的景象把她和丈夫洪民惊呆了:高楼广厦下,马路边躺着一排排解放军官兵,除了站岗放哨的,战士们一个个枕着背包,抱着枪支,进入激战后的熟睡之中。上海初夏的黎明,凉气潮气袭人,解放军战士宁可受凉,也不肯打扰任何一户温暖的人家。周继林夫妇的心,被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冲击着:如此爱民的军队,古今罕见;如此严明的军纪,世间鲜有。1949年初,有人动员周继林去台湾国防医学院,并许诺种种好处,夫妇俩明确表示“要留在大陆”。此时此刻,他们更加确信选择是正确的,对党的铁心追随也从这次从未有过的冲击开始,延续了一生、一个世纪。

  周继林的学生、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刘洪臣说,老师时常表达对党的深情:“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在旧社会毫无建树;新社会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成绩的取得依靠领导的支持、友科的协助及全科同志共同努力。”“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周继林夫妇对口腔医学事业的忠诚与热忱传递给了下一代:女儿、长子、次子、女婿、儿媳都从事口腔医学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腔世家”。小儿子洪浩每次遇到不懂的业务问题,就回家探讨,“他们总是耐心解答,成了我们家的‘饭后甜点’。”洪浩笑着说。长子洪演对母亲创办的“走廊大学”记忆犹新:“那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牙科医生和技师到北京求教,母亲就带着他们一起观摩医治患者的过程,大家伙就站在走廊里讨论专业技能……”

  医者仁心

  ■“对这位伤员随诊观察长达42年,先后进行增填修补手术50多次”

  按照现代医学分类,口腔医学的治疗范围包括牙齿、口腔与颌面等,这些范围又各有许多分支。以颌为例,有口腔上颌与下颌及其骨头和肌肉组织;而颌面,通常涉及到鼻、耳、眼等器官,其治疗和修复过程复杂而精细。“周继林老师主攻口腔颌面修复,洪民老师主攻口腔颌面外科;两人互相支持配合,让无数患者自信地笑出来……”口腔科主任郭斌对前辈无限崇敬。

  朝鲜战争开始后,大量志愿军伤员被送回国内治疗。1954年,周继林和洪民奉命加入由全国外科各专科骨干专家组成的“全国抗美援朝晚期战伤治疗研究组”,负责口腔颌面伤伤员的治疗。周继林来到后方医院,志愿军中口腔颌面伤伤员的数量之多、伤情之严重和复杂,远远超出她的想象。火线上的官兵,身体各部位或多或少有些遮挡保护,但面部却是暴露在外,使受伤几率大增。有的战士下颌骨被炮弹炸成粉碎性骨折,嘴巴合不拢,说话吃饭都困难;有的鼻子或耳朵被炸没了;最让人痛心的,是部分伤员的眼睛被炸瞎了……

  有个叫刘恩林的志愿军战士受伤后,天天忍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一度产生轻生念头,他对周继林说:“周医生,炸伤的耳朵和眼睛还能复原吗?你们别费心了,别给国家添负担了。”周继林感到揪心的痛,她拍拍小刘的肩膀安慰说:“小刘同志,你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你减轻痛苦,恢复容貌。”经过反复研讨和精心准备,洪民的高超手术为他而展开,周继林的精细修复为他而实施。第一次解开头上的绷带,小刘惊喜地说不出话来:炸伤的耳朵复原了,赝复耳跟真的一样!第二次拆除绷带,赝复眼球栩栩如生,外翻的眼眶也基本恢复原状了。出院后的刘恩林,娶妻生子,幸福地生活着;此后几十年里,他常来北京看望“救命姐姐”周继林。

  一位被炮弹击伤上颌骨的志愿军战士,被许多专家诊断无救治可能。周继林经过多方探索,利用“颧颊沟成形术”成功修复伤员上颌骨,让伤员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口腔科主任医师步荣发竖起大拇指:“周老对这位伤员的随诊观察长达42年,先后进行增填修补手术50多次,真是对病人极端负责。”

  类似的手术和修复太多太多,类似的奇迹和惊喜太多太多,类似的感恩和感动太多太多……

  战伤治疗研究组的诊治任务结束后,由周继林等人总结撰写的《面颌部战伤204例病案分析和治疗经验总结》,被国内外口腔医学工作者反复参考和援引,“至今对颌面伤依然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口腔科主任医师胡敏告诉记者。

  青山夕照

  ■“病人千里迢迢来找我们看病,绝不能让病人失望”

  上世纪90年代初,周继林主动向医院申请,将自己的专家号改为普通号,还带动洪民一起这么做,最大限度地方便更多患者看病,被患者称颂为“不挂专家号的名专家”。

  “1996年时,周老已年近八旬,本可以光荣退休、颐养天年的她,却依然像在职时一样,每天照常出诊、查房,即使节假日也很少休息,无论风霜雨雪,从未耽误过出诊。”口腔科副主任储冰峰是周继林的第一个博士后,有时天气不好,周继林腿脚也不方便,大家就劝她不要出诊了,可她却认真地说:“病人千里迢迢来找我们看病,绝不能让病人失望。”“颞颌关节的病症需要依据片子诊治,周老每次都耐心地在办公室等病人把片子拍回来,什么时候给病人看完病,什么时候再去吃饭,从来没有固定饭点。”

  现88岁的石磊老人曾是周继林的患者,当时52岁的石磊来就医时,一颗牙齿都没有,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被周继林医治好后,20多年来一直跟着周老治疗。记者采访石磊时,老人说:“我的年龄和周医生加起来188岁啦!我信任咱们总医院的口腔科,刘洪臣主任前几年又给我换上了种植牙,现在牙口好着呢,吃嘛嘛香!”

  口腔门诊的副主任技师侯康林细心地发现,周继林每次都会为老年患者制作两副牙:一副吃饭用;一副讲话用。“周老会分别考虑不同场合对牙齿实用和美观的要求,老年人都非常满意。”

  “回望60年前,总医院口腔科连一张病床都没有,到今天拥有40多位高级职称人才、80张床位、130多张口腔诊疗台。连来自西方国家的患者都感慨,这儿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远比他们本国的好,费用也比本国便宜。这都是恩师周继林和洪民两位专家教授打下雄厚基础的结果。”刘洪臣抚今追昔,感触颇深……

  1995年在纪念从医55周年之际,周继林曾写下这样的感言:“如今我俩已届暮年,喜见人才辈出,学有创新,且接力已有后来人,感到无限欣慰。青山夕照,当更显光彩。最后,引杜甫诗一首以共勉: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摧。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5:52 , Processed in 0.04618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