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万荣名人王勃(650年~676年),通化镇人。字子安,王通孙,唐初著名诗人。其父福畤精于撰述,历官太常博士,齐州长史。勃自幼成长于书香之家,六岁善诗能文,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发现书中误失,著成《指瑕》一书。十多岁精通六经。十四岁时,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王勃上书论朝政得失,对当朝穷兵黩武、重商轻农、执法不严、用人不当之处,多有指责,其情痛切,其言中肯,被赞为神童,推荐于朝廷,遂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后又任为沛王府修撰。当时宫廷盛行斗鸡,一次沛王与英王斗鸡嬉戏,勃开玩笑写了《檄英王鸡》文,不料高宗认为是破坏诸王关系,当即逐出王府。之后,勃远游蜀中,每每登山临水,寻朋访友,多有记游抒情之诗,借以寄托抒发他坚贞不屈、愤世忧时的感慨。此时正是他一生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咸享三年(672年),他由蜀中回到长安,吏部侍郎裴行俭早闻其名,意欲召用。勃在《上吏部裴侍郎启》中指出朝廷以诗赋取士,未必能真正选用英才,竭力主张从“激扬正道,大庇生人”的实际本领上物色“骏首”、“真龙”。颇有逆世树新之精神。后被补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参军。
  勃恢复公职后,官奴曹达犯法,藏匿其家,勃惧事而擅自杀之,犯罪当斩,恰遇大赦而免死,但官职已丢。其父受牵连,被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勃借钱往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都(今南昌),正值阎都督伯屿重修滕王阁落成,大宴僚吏宾客,盛会空前,勃应邀赴宴。阎本打算将其女婿早写好的《滕王阁序》出示众人面前炫耀,却故意在席间佯请众宾作序助兴。众宾知阎用意,互相推诿,独勃不解,欣然命笔。阎愤然离席,密令手下人站勃身旁,凡勃落笔出句,均逐一向阎报知。开始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说:“不过老生常谈”。接着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沉吟无语。当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心中叫绝,转恚为乐,回至席上,惊喜交织地说:“奇才也!”等写到“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诸句时,阎心神飘然,立即热情款待王勃,极欢而别。
  勃曾到达交趾探望父亲,后又随父迁回江南,归农隐居。此期间,勃潜心著述,修撰了《续书》十六篇,以及《周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百里昌言》、《黄帝八十一难经注》等。内容涵哲学、历史、训诂、历法以至医学诸方面。勃所作诗赋文章,突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文浮艳、颓靡的内容,改变争构纤巧、竞为雕琢的习气,抒发了政治感慨与进取精神,颇具健康倾向。尤其对推动五律的发展,改造拘泥“四六”的死骈,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海内,人称“初唐四杰”,勃居其首。勃死后,诗文由杨炯收集编为《王子安集》二十卷。
  勃之年龄,《旧唐书》云二十八岁,《新唐书》说二十九岁,据近年山西师大教授、王勃研究专家何林天考证,当在三十五岁。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