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旅途所拾一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5 17: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000.jpg

  读书不足万卷,行路未及万里,不过,出门终有所得。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不仅在建筑与山水上,更多的文化内涵往往藏在那些亭台楼阁的匾额、对联、题字里。因为古人认为,园林建筑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正所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宝玉等为大观园中园景题写额对,恰恰体现了中国园林所注重的精神内涵。所以,出门游览,我就喜欢看各地的摩崖碑刻、楹联匾额,一则欣赏书法、印章,二则体味其文辞之美、用典之妙。
  
春节前去的苏州,收获颇多,虽已时隔两月,仍在慢慢消化中。今日,便拈两个出来回味。

DSC0001.jpg

BAYWAY 摄于虎丘)
去虎丘,有一梅园,名曰“冷香阁”,便想起《红楼梦》中的“冷香丸”,单是看这园子的名字,眼前就仿佛已经一片白梅了。
春早,梅花初放,虽未及至盛,却正有“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妙。忽见梅园门后题额上以大篆书“明月前身”:


BAYWAY 摄于虎丘)

便想起吴昌硕曾有一印,刻的也是“明月前身”。
DSC0002.jpg

DSC0003.jpg

此印为吴昌硕六十六岁时所刻,边款为:“元(原)配章夫人梦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观。老缶记”,原来这背后还有一段凄美辛酸的故事:
  
据吴昌硕自述,早年家中将章氏许配给他,然而还未正式过门婚配,就遇到太平军攻入浙江,吴昌硕随家人逃难奔走,遂与章氏失散。多年后,吴昌硕回到故里,却听说章氏已不幸病故,而且,去世时,家中贫困,没钱购置棺木,就葬于园中桂花树下。后来,吴昌硕书画印扬名于世,欲为章氏改葬,掘开桂花树下坟茔,却已不见遗骨,遂成神奇。吴昌硕晚年得梦,梦中再遇章氏,心有所感,就刻了这方“明月前身”小印。同时,还在边款中记下治印缘由。

  
“明月前身”一句出自唐代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洗炼》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本是品评诗的简洁透悟如月如水,后人多以此比喻清澈如鉴的花。吴昌硕此印应是对未过门妻子纯洁美好印象之赞,亦是感叹她与桂花同魂化魄的神奇吧。
  
吴昌硕一生喜欢梅花,喜欢画梅花,在他眼中,梅花冰清玉洁,铁骨铮铮,而章氏恰是他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隔世梅花,所以他日后所作梅花图上常会钤有这方“明月前身”。
DSC0004.jpg
《蒋勋说红楼梦》里讲到中国古典园林时,提到拙政园里的 “与谁同坐轩”,于是,这次去拙政园,特意去找了这个“与谁同坐轩”。
DSC0005.jpg

BAYWAY 摄于拙政园)
当我真的坐在这个小轩里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扇形小亭,面向东南,临水而建。坐在倚栏上,栏下是一弯浅水,不远处,便是对面的游廊,视野并不开阔,但抬头,却能望见园子上空一片辽远的天,倘是朗夜,当正好赏月。突然明白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轩亭很小,眼前的池塘园景也略显局促,此时此地,能让你释然的唯有清风明月了,恰恰暗合了苏东坡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词句。
  
身边窘仄,只须抬眼,“与谁同坐”,豁然开朗。

谨以拙作“明月前身”向吴昌硕大师致敬,并以“与谁同坐”,向豁达的东坡先生以及那与谁同坐轩的设计者致敬。

篆刻专业论坛作品发布
点我注册
点我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6 16:48 , Processed in 0.03999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