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仓颉作书天雨粟 解字刻印祭文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5 1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000.jpg

DSC0001.jpg

(摄影 BAYWAY)

  2016年11月,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今天我们就循着古人智慧,在“谷雨”将至的时候,说说和谷雨相关的文字
  
DSC0002.jpg

(摄影 BAYWAY)
  要说这“谷雨”还真与“文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DSC0003.jpg

(仓颉画像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提到文字,就不能不说传说中造字的人、被誉为“文祖”的仓颉。《淮南子》中有这样一段:“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春秋元命苞》中对仓颉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两本书都提到“天雨粟、鬼夜哭”,这是啥意思呢?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解释说:“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也就是说,因为仓颉造了字,揭示了自然造化的秘密,所以上天或是害怕了,就下了一场“谷雨”(雨粟),据说,谷雨节就是这么来的,因而,在“谷雨”时节祭祀仓颉,就成了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现在,在陕西渭南、白水等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这个风俗。
  
DSC0004.jpg

(谷雨公祭仓颉活动  图片来自新华网)  

   DSC0005.jpg
(谷雨公祭仓颉活动  图片来自新华网)

  

  前几年去成都游玩,在武侯祠里见到一座不太高的小塔,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这种塔形的建筑叫作“字库塔”,或者惜字塔、惜字宫、焚字炉、敬字塔等等,是专门用来焚烧写过字的纸的,古人对文字一向怀有敬畏之心,对写过字的纸也格外尊敬,“惜字如金”,有字的纸不能随意丢弃、污损,要收集起来,在这样的字库塔中烧掉,焚烧字纸就变成一种非常郑重的仪式,甚至还有专门的礼仪,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习俗——“敬天惜字”。由此可见,古人爱惜字纸,其实是对文字所负载的文化的尊重与膜拜。
  

DSC0006.jpg

(各地的字库塔  图片源自网络)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的运动规律总结出的一套知识体系,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早在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便记载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谷雨,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
  
  今天,就来说说“雨生百谷”这几个字吧。
  

  “雨”是一个象形字,早期的写法是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几个点,表示雨点。
  
DSC0007.jpg

雨点有长有短,长的像丝线,不禁让人想到作家三毛给她的西班牙丈夫荷西做粉丝煮鸡汤,荷西不认识粉丝,三毛就开玩笑说这叫“雨”,是春天第一场雨被冻住了。

“生”,是一个会意字,下面一横代表土地,上面三个小芽,表示植物的生长,有的写法,还能看出明显的种子的形象。
  

DSC0008.jpg

关于“百”字的起源,说法不一,说这个字之前,先讲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

那是文革末期,我父母所在学校有一个老师的爱人是农村妇女,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语言里保留了很多农民语言的生动。有一次,她说她家房子墙皮裂了,裂开了一个“韭菜叶那么宽的缝儿”,当时,我觉得这种说法真新鲜,韭菜家家都吃,一说韭菜叶那么宽,大家都知道啥样了。

其实,古时候的人说话、造字也跟这农村阿姨的表述方式一样,用大家身边最熟悉的东西作参照,打比方,一说都懂。
DSC0009.jpg

这个“百”字,上面的一横表示一尺的长度,下面呢?是一粒黍米,表示摆下一尺长所需的黍米的个数——一百个。

DSC00010.jpg


  

刚好,这两天买了些黍米,我摆了10粒试了试,差不多22mm,而汉代的一寸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还是比较接近的。可见古时候的度量衡制,就是以人们最常用的、离不开的粮食作为计量基本单位的。
在《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样的文字,说明人们还是习惯于用黍米作为长度的参照物。

最后说“谷”字。简化字“谷”,在古代,其实是两个字,一个是“山谷”的“谷”,另一个是“谷物”的“谷”,旧作“穀”。
  
  先说山谷的“谷”吧。这是一个象形兼会意字,
  
DSC00011.jpg

DSC00012.jpg

  “谷”字上面的两个“八”是蜿蜒峡谷两侧的山岩,下面的“口”表示峡谷中间的山口,因而“谷”就表示“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水道”。
  
  而“穀”,是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禾”,一个是“”(殻)。“禾”是禾苗的象形,泛指庄稼,这个好理解,那“”是啥呢?想要知道“”的本义,还得看看这个字的甲骨文:
   DSC00013.jpg
  
   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是两部分组成的,“ DSC00014.jpg ”像是一个用绳子吊挂起来的大钟,而“ DSC00015.jpg ”则是一只握着槌子的手,文字学家们基本上一致认为“”是以手执槌敲击钟的会意字。
  
  (说点题外话,“”也是一个贞人的名字,在甲骨文卜辞中曾经大量出现,甲骨文卜辞一般的文法结构是“天干地支记法的时间+贞人名+‘贞’+问卜的内容”,因为每次由这个贞人记录刻写的卜辞都会有他的名字,所以,流传下来很多,写法大同小异)
  
DSC00016.jpg

(在甲骨文中作为贞人名字出现的“”)

  
  这个字的本义是“敲、敲击”。什么东西需要捶打、敲击呢?一定是有硬壳的东西,后来这个字又引申为“外壳”的“壳”(“殻”)。
  
DSC00017.jpg

左边是没有去壳的黍米,右边是去了壳的

  
  表示“敲打”的“”+表示作物的“禾”,意思就是“需要除去外皮的禾类作物的种实”,也就是禾类作物所结的粮食——穀,所以,“穀”的本义就是粮食的总称。
  
DSC00018.jpg

DSC00019.jpg

(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舂米画像砖)

  今天,认识了“雨生百谷”这几个字,了解了这几个字的造字来由后,是不是对发明文字的人由衷佩服呢?用如此简练的笔画,却如此真实地描述了万事万物,怪不得老天要下一场粟雨呢。最后,就以“雨生百谷”印向造字的先人表达我们的敬意吧。
  
DSC00020.jpg

篆刻专业论坛作品发布
点我注册
点我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6 16:35 , Processed in 0.04161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