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诗词] 永济王官谷司空图的诗及《诗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6 11: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唐衰落的挽歌——王官谷

——司空图的诗及《诗品》

    坠笏朝堂为失仪,吟成廿四品犹极。王官谷里唐遗老,总结唐家一代诗。

——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五十首》

    使王官谷在我国文化史上留下重要一页的,是晚唐诗人司空图,是他的诗和《诗品》。

    司空图的家就在王官谷,各种历史典藉,都说他是蒲州虞乡人。他的父亲司空舆,本是安徽临淮人,朝廷派他来蒲州任职,管理潞村盐池。盐池那时候是国家直属的,属国家专卖,是国家平拟物价和增加税收的重要部门。读西汉桓宽编撰的《盐铁论》,使我们知道这个官职的重要性。级别虽不高,但也是受到重用的。司空舆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都属上乘,工作成绩很得上级赏识,朝廷就擢升他为两池榷盐使,全权管理安邑、解县两个盐池。没想到他不光是具体工作做得好,而且有政策水平。他根据国家对盐池管理的政策性漏洞,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办法,盐池的管理就规范得多了,对全国的盐池管理工作都有指导意义。朝廷对他就更加赞赏,擢升他为户部郎中。那时的户部主官一正(尚书)二副(侍郎),下来就是两位郎中,分管各个内设部门工作,大约可以相当于如今计划、财政、经贸部的副部级委员或党组成员吧。司空舆长期在盐池工作,距王官谷不远,也常来这里消闲度假。爱上了王官的优美风光,就在这里买下一处庄园。会昌三年(843年),他的全家就从安徽搬到这里。


    这一年,司空图七岁。


    司空图的父亲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待遇不会低。原来又是管理盐池的肥缺,奖金、补贴、福利都不会少,家底就厚实一些。司空图从小就是****,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他勤于读书,经史子集成绩也都优秀,作诗更是不同寻常。三十三岁那年(咸通十一年,970年),他才不慌不忙去参加科考,考取第四名进士。司空图从没有参加过考试,也没有在复习班混过,一考成名,大家都怀疑他的真才实学,私下里叫他“司徒空”。主持考试的官员是礼部侍郎王凝,对司空图的才华十分赞赏,就对大家说,我今年主持科考,选拔了这么多进士,其实有真才的也就是司空图一个而已。这一下再没有人叫他“司徒空”了。后来王凝因事遭到贬逐,下放到地方,司空图感激王凝的恩义,也不忍他一个去边远地区,就随着王凝,当他的幕府,直到王凝死去,还为他写了悼词性的文章。感恩之心,报答之心,不忍之心,同情之心,是司空图的性格特征,也是他的做人标范。应该说,这种性格的形成与蒲州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


    就在司空图沉迹下僚满腹才学无从展布的时候,政治上遭遇打击的前宰相卢携认识了他。随着对他的深入了解,这位前宰相为他的屈居低级官位大抱不平。有诗为证:
    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

    老夫如且在,不用叹屯奇。

                       ——卢携:《题司空图壁》

    这首诗是写在司空图家里的,也许就真的写在墙上。司空、司徒、司农,是朝廷最高级别的官位,号称“三公”。姓氏为司空,当然是高贵的。职务呢,却是个御史,从六品吧,就太卑下了。我如果还能执政,你就不用叹息奇货屯放在家里了。后来这位贬职宰相果然复了职,于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又担任了宰相。他没有忘记他给司空图写的那首诗,就提拔司空图为礼部员外郎,不久又升任礼部郎中。于是,司空图和他父亲当年的官职是同等级别了,虽然只是正五品上,位置却很重要,对朝廷大事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努力报国的时候,黄巢起义爆发了。起义军攻占了首都长安,唐僖宗也像当年玄宗皇帝一样仓惶逃往四川。逃跑途中,路过马嵬坡,有所触动,还写了一首诗,凭吊我们蒲州女儿杨贵妃。以身临其境的痛切体会,他终于明白一个王朝的失败不会是因为一个女人造成的。当朝宰相卢携眼看山河破碎,无力回天,愤而自杀。司空图也没有跟上皇帝逃跑的队伍,乱兵之中东躲西藏,只好辗转逃回故乡。这是他任职当年腊月间的事,官场得意还不到一年。


    对司空图来说,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什么政治理想,什么远大抱负,什么功名前程,都在一夜之间破灭了。朝廷的重用,恩相的提携,都已无法报答。太平用文,乱世用武。司空图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还说什么救国救民,匡扶社稷?他,绝望了。


    好在他还有诗。


    唐朝已经江河日下,而唐诗,还正是晚霞绚丽的时候。


    在痛苦的日子里,在忧虑的日子里,在颓唐的日子里,他又开始写诗。在朝廷时政务繁忙,他好久都没有正经写诗了。这一下,没有了朝堂待漏,没有了表章奏折,没有了经筵讲课,没有了上司同僚,对于他,就只有诗了。


    功名前程,已经成了永远的过去。他在中条山下的田野阡陌上踽踽而行。距离王官20多里的吴村杏花开放,他也要去赏花,当然也要写诗:
    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

    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


    这个吴村,如今还称作吴村。每年春天,杏花依然灿烂。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前辈诗人的诗,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触动心弦,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体会深切。再不说什么建功立业了,再不说什么封侯拜相了,赏诗作文,就是今后的第一功名了。


    告别官场,回归山野。这是人生精神取向的无奈转换,是人的价值实现方式的无奈选择。这里有多少夜不能寐的痛苦煎熬?有多少食不甘味的忧思如焚?“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他的心情,都在这两句诗中,我们是不难理解的。


    这一类诗,他写了很多:


    凡鸟爱暄人静处,闲云似妒月明时。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山中》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

    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竞竞。

                       ——《退栖》


    还有一首,后世伟大人物毛泽东也非常喜爱,曾用那龙飞凤舞的毛体书法抄写过:


    乱后烧残满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缺粒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光启四年春戊》


    没有了官场的繁文缛节,也杜绝了社交的频频往来。司空图钻进了诗歌世界。不说唐代以前的了,光本朝的诗,就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天地。200多年的历史长河,簇拥着千万朵浪花,每一朵浪花都是一首诗。盛唐时代,是多么让人神往的年代!国家是那样的富强,经济是那样的繁荣,外交是那样的活跃,文化是那样的昌盛,人民是那样的自信,民族是那样的和谐。而唐诗,也水涨船高地登上会当绝顶的境界。不管唐朝已经衰落到什么地步,而唐诗却要存在于永远。“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但唐诗却永远是艺术的顶峰。作为晚唐诗人,他看到的前辈诗人,是星光灿烂的天空;他读过的前辈诗人的诗,是浩淼无垠的大海。盛唐时代开一代诗风,热情洋溢,豪迈雄壮,朝气蓬勃,刚健奔放,风流浪漫,表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高远的生命追求。中唐时代,诗人们又面对现实,反映民生,寄情山水,沉湎田园,觅新追奇,表现了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和攀高援顶的艺术探索。而司空图身处的晚唐时代,随着王朝的衰落,盛唐气象已不复存在,盛唐诗风也渐渐颓靡。哀婉和无奈成为诗人的主流情绪;对历史的缅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体味成为诗歌的主要题材;对人生的反思与心灵的抚慰,成了晚唐诗歌的重要特色。这一切,构成了唐诗的整体和全貌。他的眼前,常常会出现一个个烁古耀今的名字:陈子昂、王勃、王之涣、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岑参、白居易、高适、韩愈、柳宗元、杜牧、李商隐……他的脑际,常常会涌现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雄奇的、豪迈的、昂扬的、激越的、哲理的、清新的、淡雅的、空灵的、洒脱的、缠绵的、哀婉的……唐诗是一座高峰,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岁月如何更替,这都是不可逾越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司空图为自己庆幸,为自己生活的时代庆幸。前辈诗人一个个都故去了:李白死了(762年),杜甫死了(770年),柳宗元死了(819年),刘禹锡死了(842年),白居易死了(846年),就连杜牧(852年)、李商隐(858年)和温庭筠(870年)也死了。前不久,同乡的诗人聂夷中也死于贫病交加(884年)。同代诗人,也只留下了杜荀鹤、罗隐、韦庄等几位,已经寥若晨星了。


    司空图成为整个唐诗的最后见证者,成为浩浩荡荡的唐诗大潮的终点。这一阵,在山间小路徘徊时,在山涧溪流戏水时,在休休亭里高卧时,在王官庄园流连时,他都在思考着一个重大问题:唐诗这场大戏就要落幕,我该为唐诗做些什么呢?


    唐诗选择了他,时代选择了他。一部“总结唐家一代诗”的诗论专著,在他的笔下诞生了。

                       ——《诗品二十四则》。
    “诗品者,品诗也。”(清,杨振刚:《诗品续解》)司空图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读书甚多,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而他有生之年,正经当官的时间少,退隐闲居的时候多。他又生活在唐代最末期,唐代诗文大戏都在他之前充分表演过了,诗人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诗作,他大都读过了。他,也只有他,具备了总结唐诗的条件。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主要在于文学原理、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方面,阐述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追求,总结了文学创作的方法、经验和体会,展示了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是200多年来对唐诗的全面审视、正确评价和理论提升,是文学理论史的重要建树和发展。对于诗歌和整个文学,它功在当时,利在后世。在王官庄园里,淙淙溪水和啁啾鸟语轻声伴奏,徐徐山风和缕缕花香迷漫周身;轩窗外浓浓绿荫,星空下点点流萤,都为他洗烦涤俗,都为他醒脑清心。一篇篇诗歌鉴赏论文,时而像东峪瀑布飞流直下,时而像西峪泉水,汩汩流淌。伴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伴着他的喜悦和悲哀,终于写了出来:
    雄恢 冲淡 纤浓 沉着 高古 典雅 洗炼 劲健

    绮丽 自然 含蓄 豪放 精神 缜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实境 悲慨 形容 超诣 飘逸 旷达 流动

    一共二十四种。

    不同的风格,进行不同的品味。司空图生活优越,没有多少下层人民生活的体验,对于诗,现实内容注意的少,形式意境注意的多。他品诗的主要角度,就是“韵味”,就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比如“含蓄”,他是这样阐述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绿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译成现代语言,就是:

            不用文字明确表达,

    就能显示生活美妙。

    文辞虽未说到苦难情状,

    读时却使人十分哀伤。


    事物存在着实在的情理,

    作品和它一起沉浮呼吸。

    含蓄,就像漉酒时酒汁渗漏不尽,

    又如同花开时遇到满天霜气。


    空中的沙尘游荡不定,

    海里的泡沫飘荡涌流。

    万物不断变化聚散,

    诗歌需要博采精收。

                       ——译文选自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

    “含蓄”一篇,是司空图写得最有文采的。所谓含蓄,就是含有深意,而不正面说明,意思都蕴含在字面之外。正像他论述的: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诗味常在酸咸之外。文辞之外余味不尽,是司空图美学理想的重要方面。含蓄的反面是直白,是浅露,是一眼看透,是毫无回味。对比一下,含蓄的审美意义就可以明白。司空图是诗论家,又是诗人,他的诗,就体现了他的诗论。就说含蓄,他有这样一首诗: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漫书五首之一》

    外乡行旅,看见村庄小溪家户桑麻,就思念自己的家乡,但又不明说,一句“杜鹃不是故乡花”全都表达出来,这就是“意在言外”,就是含蓄的意思了。


    二十四则,全都是这样阐述的。


    司空图的诗品,抓住了文学创作的本质特征,提倡运用形象思维,辨明和阐述了诗歌的不同文学风格和艺术意境,强调了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对于文学创作和艺术欣赏,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对于唐诗,这是全面的总结和高度的概括。在我国诗歌理论方面,是开创性的。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后世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学理论是文学创作的领航。诗论对于诗歌的意义,就不言自明。对于文学来说,创作和评论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诗品》的意义,也不言自明。


    唐代的诗,花团锦簇,星汉灿烂。唐代的诗论,也应该是高度总结,准确评价,深刻分析,生动阐述。唐诗达到什么高度,唐代诗论也应该达到什么高度。


    我们欣慰的是,司空图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有唐一代,诗论家,就司空图一人。


    我们更欣慰的是,是王官谷给了他充沛的激情和深刻的思想。唐诗圆满的句号,是在王官谷划成的。


    不但有诗人,而且有诗论家。这才是完整的诗国古蒲州。


    这才是完整的唐代诗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5 21:29 , Processed in 0.03641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