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坐落在运城东部新区,长800米,宽50米,占地4万余平方米(60亩),是一座开放型、公益性的城市文化公园。公园以华夏农耕文明为主题,讲述古中国的孕育形成、衍生发展和辉煌成就。这里构筑了6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塑造了10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呈现了500多组经典故事,多采用石雕、铜塑等材质,以诗词、歌赋、剪纸、书联等艺术形式来表现,恢宏大气。
它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形象展示,运城灿烂文化的艺术呈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阐释。蔚为大观,令人震撼!
西侯度之圣火 华夏农耕文明的曙光
“一位魁梧的汉子,高举着熊熊燃烧的圣火,傲立于黄河岸畔,展示华夏先民彪悍的体魄和创造的智慧……”公园中,古铜色的西侯度圣火铜铸塑像,迎接着游人的造访。
古代中国长期以农立国,源远流长的黄河农耕文化,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本,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奠立了深厚根基。运城西侯度180万年前燃起的第一缕圣火,点亮了华夏农耕文明的曙光。
西侯度遗址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土各类原始石器和动物遗骨化石,其中有人工用火的烧骨。西侯度烧骨的发现,把古人类用火的历史,推进到180万年前。这也是人类最早用火的实证。
学会用火,是人类最初掌握的自然力。恩格斯指出,火的使用,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因而把火的发明视作“人类历史的开端”。古人类用火照明、取暖、防身,还将火用于狩猎、烧荒,进而出现刀耕火种,烧制陶瓷器,冶炼铸造铜器、铁器。这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强大物质力量,特别是火的使用“以化腥臊”,人类逐渐摆脱“茹毛饮血”而开始熟食,体质与脑力进化,智慧不断提升。火的发现和使用,随着漫长的孕育演化,生成了底蕴厚重的河东古老文化。人类经历原始的采集与狩猎后,迎来农耕文明,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运城市13个县(市、区),现存各类不可移动古建文物67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高居全国地级市榜首。从旧石器、细石器、新石器到陶瓷器、青铜器、铁器,运城遍布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文明遗存,自成体系。
公园中的大型雕塑炎帝、黄帝、蚩尤,唐尧、虞舜、夏禹以及华胥、伏羲、女娲群像,七彩盐湖、禹王城、海光亭、龙凤门景观,景观墙上描绘的女娲补天、伏羲制卦、大禹治水、伯益凿井、奚仲造车、傅说版筑、风后指南车等故事,以及从运城博物馆的177件馆藏珍品中,精选展示的小口尖底瓶、青铜鼎、彩陶、甬钟、铜爵等,都指证这里最早叫“中国”。
后稷教民稼穑 华夏农耕文明的养成
华夏农耕文明的发轫,首先体现在耕作技术的创新。
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社会文明的形成与进步,常常体现在劳动工具及其生产方式的创新发展上。河东新石器遗址已经发现400多处,其中保存有丰富的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器具。
芮城县东庄遗址、西王村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锄、石铲、石锛等;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杵石;纺织、缝纫工具有石纺轮、骨针;狩猎和捕鱼工具有石镞、弹丸、网坠等。这也说明当时石器磨制及钻孔等技术已普遍使用。
垣曲县龙王崖、平陆县潘南村、夏县东下冯等遗址,出土石铲、石耜、木耒;收割工具已有半月形石刀、石镰、蚌镰;纺织、缝纫工具有陶纺轮、骨针、骨锥;狩猎工具石镞、骨镞等。
新绛县等地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铲、陶刀,还出现了三角形的犁型器,三角犁型器是中华牛耕器具的雏形。
牛耕技术的出现,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典标志。尧时的《击壤歌》、舜耕历山、大禹的水土治理,都展现了古河东是华夏牛耕文明的重要策源地。
春秋时,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和炼铁技术的逐步成熟,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在运城生成出现。战国时代,铁犁牛耕首先在河东推行开来,逐渐流传到中原和黄河流域。
新绛稷益庙的烧荒、狩猎、伐木、耕获壁画,平陆县枣园出土的汉墓壁画牛耕图和耧播图,为古河东牛耕农业的创始演进,提供了形象、可信的依据。源于这里的农耕文化,社会经济基础扎实,河东大地崛起了许多思想家和杰出人物。
古中国农业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首要的是粮食生产。考古发现、典籍记载,都一再显示运城是华夏传统粮食作物的重要起源地。粟、黍、稷、菽以及麦等,最早在河东培育和大面积种植。田野考察和考古研究表明,早在中石器时代,垣曲县历山、沁水县下川一带就已经有了河东粟的种植。
1931年,中美科学家和相关部门,在万荣县荆村遗址,发掘出土了黍稷壳。1982年,中国考古学家在平陆县西延村与盘南村汉墓中,分别清理出一碗朽了的高粱米和两枚当地称为草稻黍的外稃。早在新石器时代,运城先民已经培育种植高粱,后逐渐传播到南北各地。“诸谷唯高粱最高大,而又先种,谓之五谷之长,不亦宜乎。”“稷为五谷长,故司农之官曰后稷。”(程瑶《九谷考》)高粱播种时间较早,并且植株在五谷中最高,故我国先贤将高粱(稷)列为五谷之长,上古司农之官也就称为“后稷”。于是便有了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故事。
农业经济与天时地利、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尧委派羲和四人分别住在东南西北四方,观察星象变化、鸟兽羽毛更换及昼夜长短等物候现象,确定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时令,指导民众根据物候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和生活。羲仲、羲叔与和仲、和叔,是稷山人。在稷山县东庄村原有“羲和故里”碑楼,村北有羲和神庙,庙后有四个大冢,为羲和陵墓,历代皇帝派官员前来祭祀。河东先民凝聚世代智慧,上观天文、下查地物,最早创制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二十四节气,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一项标志性成就,沿用至今。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8年国家确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来确定的。2020年9月22日,首次走出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盛典和主场活动就选在运城。
嫘祖西阴养蚕 华夏农耕文明的华彩
公园中的一组精美的大型钢石雕塑“春蚕丝绸舞”,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赏。不锈钢制作的丝绸塑像,银白亮丽,显示出蚕丝的质感,展现了丝绸的柔美飘逸,律动感强烈。这尊浪漫主义的春蚕丝绸舞彩塑,正是依据1926年在夏县西阴村考古发现的半颗蚕茧,艺术创制而成。
1926年,我国考古学家李济率队前来河东考察,在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一枚人工割裂的家蚕蚕茧标本。这表明运城先民早在炎黄时期,就已掌握了人工饲养家蚕制丝的方法。
而夏县西阴村,正是传说中黄帝元妃、先蚕娘娘(蚕神)嫘祖的故乡,至今存有先蚕娘娘庙,在当地还有流传许久的嫘祖教民养蚕的故事。《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黄帝内传》云:“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易经》也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路史·后纪五》又记:“(黄帝)元妃西陵氏曰累(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近年在距此地不远的夏县师村遗址,考古又发现了一枚石雕蚕蛹。
考古、文献、传说、风习交相印证,河东是华夏丝绸的故乡。
公园中还有一幅神话传说董永仙女石雕图像。种植和桑蚕文化的成长,奠立了男耕女织文明社会的基础,催生了天人和合、丰衣足食的美好理想,形成了董永天仙“你织布,我耕田”的美丽神话。这正是河东古老农耕文明,在社会生活、婚姻家庭层面上的投影。
“天仙配”经典故事的发生地,就在万荣县和盐湖区交界的山区农村,至今存留大量的传说故事。万荣董永传说,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中国、大河东,神仙也艳羡的人间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