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实践中,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这三个问题是投资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却没有标准答案,因此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迷茫着,困惑着,绞尽脑汁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今天,让我们尝试抛开先入为主的一些观点,以股票市场为例,不探讨答案,只是简单的聊一聊这个话题。 第一个问题:买什么?即投资标的筛选。 有人说,这个问题简单,买好公司就行了。那么究竟什么是好公司呢?不同的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答案:龙头白马可以是好公司,小市值高成长可以是好公司,低估值高分红可以是好公司,热门概念龙虎榜可以是好公司,流通盘小且公司喜欢市值管理可以是好公司,一直涨的公司可以是好公司,一直跌的公司也可以是好公司,甚至哪怕有一个不增长不分红无概念长期横盘的公司,假如你能够做空它的波动性或者做波段交易挣到钱的话,对你来讲这也是一个好公司。因此,英雄不问出处,投资只看结果,只要能合规合法的为你盈利的标的都是可以选择的。 所以,这个问题首先是在问你要买哪只股票吗?不是,它问的是你的投资理念是什么,你选择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投资者。这对所有致力于投身投资领域的人都是最核心的问题,都是你首先要考虑清楚的问题,是“道”的问题。 接下来才是进一步问你市场赚钱的机会具体在哪儿,你的研究框架是什么,是“术”的问题。而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不再过多讨论。 第二个问题:何时买?即投资的时机把握。 有人说,这是不是在说择时的问题?很简单,我们做价值投资的,买入持有等待收益兑现就好了,不择时。其实,只要涉及买卖,任何投资的方式都牵涉到择时。股价到达目标买入价时买入,超过目标卖出价则卖出,不就是最简单的择时吗?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往往是很难的,买入持有其实是门槛最高的择时。如果你是买入持有型的选手,那么以下这些问题一定是你经常对自己做的灵魂拷问: “股价未如期上涨,反而大幅下跌,怎么办?要不要止损,如何止损?基本面没有变化,如果止损了还要不要继续买,怎么买?”,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买错了?“每个人都有看错的时候,买入并持有可能会使仓位承受巨大的风险。请记住,让你亏大钱的往往是你最熟悉、最信任、最喜欢的那只股票; “买入后股价一直不涨怎么办?别的股票出现机会开始上涨,要不要换过去?”,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买早了?“买入后持有即使股票下行空间不大,也可能因长期震荡整理占用资金,从而错失其他机会,降低了整体投资效率; “目标价到了,股票依然在涨,要不要卖?不卖的话跌回去怎么办?卖掉的话涨飞了怎么办?为什么200% 的行情我只赚到了50%?”,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卖早了?“到达目标价则卖的做法,有可能无法成功卖出,也有可能错失更大的行情。 所以,不要因为对投资标的选择自信满满,而忽视了择时的重要性。能够真正靠买入持有长期赚钱的投资者少之又少,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可能是你难以想象的。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问你机会在哪儿,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考验你把握机会的能力。如何把你的想法落地,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交易能力,是第二件需要不断思索的事情。泰山就在那儿,看到也许不难,爬得上去才是真本事。 第三个问题:买多少?即投资仓位的分配。 有人说,我今年在X股票上挣了100%。你问他今年账户一共挣了多少%,他说别的股票表现不好,所以整体一般般。你再问他X股票挣了多少钱,他支支吾吾不肯说。 这个人选对投资标的了吗?选对了。 他把握住X股票的投资时机了吗?把握住了。 为什么他还是没挣多少钱?答案是没有做好仓位的分配。 我们做投资,不是买一只股票就完事了,往往需要构建一个投资组合,一来机会可能不止一个,二来为了分散风险。实践中,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平均分配仓位,容易操作但效率不高;进一步的方法是按照对股票的研究程度或者机会的质量高低给与不同的权重,分为核心和卫星仓位,体现出仓位重要性的不同,但权重分配主观人为的因素较多;更加科学的方式是按照马科维兹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通过寻找股票池的有效前言来确定同样波动率下期望收益最高,或者相同期望收益下波动率最小的最优投资组合,只不过实践中会比较复杂。 除了构建投资组合之外,还涉及到加减仓的问题。我是应该顺势加涨势好的股票,还是应该去补跌的多的股票平摊成本等待反弹?我是应该减掉短期涨幅巨大的仓位,还是砍掉浮亏深套的仓位?亦或是我应该按比例平均调整所有的股票? 总之,资金是有限的,而潜在机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不确定性,如何尽可能的将资金匹配给表现最好的股票,最大化资金的运用效率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第三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