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名不详,号已斋,一作一斋。
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流落大都,卖艺为生.。
生平和创作关汉卿大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1230年前后)。
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曾任太医院尹。元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说:“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永乐大典》卷4653天字韵引)
在元代杂剧作家中,关汉卿的创作年代较早,《录鬼簿》将他列于“前辈才人”56人之首;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也说他“初为杂剧之始”。
他和当时大都一带的杂剧、散曲作家杨显之、梁退之、费君祥、王和卿等交好,常在一起商酌文辞、评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明初贾仲明为《录鬼簿》补撰的[凌波仙]吊词称赞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以看出他在元初剧坛上的崇高地位。
关汉卿和当时一些著名的演员也有交往,曾写[南吕一枝花]散套赠给女演员朱□秀(艺名珠□秀)。他还擅长歌舞,精通音律。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散套中说:“我也曾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曾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会围棋,会双陆……”。他不仅编写了多达数十部戏曲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而且亲自参加舞台演出。
明臧懋循《元曲选序》就曾指出,关汉卿“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元灭南宋以后,他到过杭州,并写了一套[南吕一枝花]散曲,描绘杭州的景致。南游途中,他还在扬州等地停留过。而大都、扬州和杭州正都是元代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
元成宗大德(1297~1307)初年,关汉卿撰写[双调大德歌]小令10首,有“唱新行《大德歌》”的句子。不久以后去世。
根据各本《录鬼簿》的记载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关汉卿著有杂剧67部。
现仅存18部:《诈妮子调风月》、《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关大王单刀会》、《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闺怨佳人拜月亭》、《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关张双赴西蜀梦》、《望江亭中秋切□旦》、《温太真玉镜台》、《钱大尹智勘非衣梦》、《感天动地窦娥冤》、《尉迟恭单鞭夺槊》、《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山神庙裴度还带》、《状元堂陈母教子》、《刘夫人庆赏五侯宴》、《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其中,有个别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否出于关汉卿手笔,尚无定论。在现存关汉卿的杂剧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曲白俱全者15部;《调风月》、《拜月亭》、《西蜀梦》 3部曲文完整,科白残阙。另有《唐明皇哭香□》、《风流孔目春衫记》、《孟良盗骨》 3部,仅存残曲。
关汉卿的散曲,散见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雍熙乐府》诸书,现存套数12,小令35。
内容多为离愁别恨的抒写;
也有一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自然景物的描绘等。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
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