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河津活字典原县志办主任高尚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6 1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尚友,1938年11月11日生于河津县南阳村(今属运城市万荣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生活清贫,爱好广泛,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地方志工作者的学习典范,被称为“河津活字典”。

他一生兢兢业业,硕果累累。

1957年自学音乐,在本村办起艺术夜校,带动全村文化活动,使南阳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化村,受到文化部嘉奖,他也被评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

1958年,他整理改编《自本熬活》,创作《记者访问英雄庄》。

1972年,他创作的《加钢》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剧目。

1973年,调入延安编创组,其间创作《象咱家的人》《定线》《青川口》三个小戏,均参加调演并获奖。

1975年,创作中篇故事《巧夺军用图》,获陕西省故事调演一等奖,大型现代戏《山高水长》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陕西省分片调演,被认为是修改后可拍成电影的优秀剧目。

1976年调回河津文化馆,1979年调入河津剧团任业务副团长,其间整理了《牧羊卷》《假金牌》《二度梅)(连台)等传统剧目。

1981年,调入县志办公室任副主任,在河津县志编委会的领导下,主持光绪版《河津县志》的标点、注释、重印工作,之后发动全县各部门编写专志,掀起全县修志热潮。

1985年,任县志办主任后开始新县志的编纂。1989年,新版《河津县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1年,编纂出版《河津古今谈》。

1993年,主持《河津年鉴》(1986-1990)的编写工作。1994年,主编《河津税志》。

他性格豪爽,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每当遇到别人有困难,就不计得失,勇往直前。从事地方志工作后,曾先后参加运城、永济、芮城、平陆、夏县、闻喜、绛县、新绛、稷山、万荣、临猗、阳城、沁县、古交、陕西大荔等县志稿的评议与审定,并为部分县市修改了志稿;有人求他,如力所能及则欣然应允,或昼夜劳作,或慷慨解囊,或四处奔走。虽然对自己毫无益处,也在所不惜。六七十年代困难时期,人们生活艰难,食物短缺,常常食不果腹。他把自己的口粮全部留在家中,自己到陕西崖岔煤矿(今桑树坪煤矿)做井下工。他告诉家人,把多余的口粮分给邻里,让大家共同渡过难关。

他甘守清贫,乐于奉献。任县志办领导13年间,他的办公室只有一桌一椅一书柜。因公来客多在他家吃饭,别人大惑不解,他说:“客虽因公来,但也是我朋友,公私兼顾就为国家省点吧。”1989年前,县志办聘请过数名编辑,工资在事业费中开支,常常是至3月款不到位,他多次把自己的工资领出再发给聘请的人,并说大家都是凭工资吃饭,能关照就关照吧。

他讲规矩,守纪律,从不因自己是领导搞特殊。他从来没有抽过单位一支烟,喝过单位一两茶,因公出差没有坐过一次卧铺,外出住宿没有住过一宿高档酒店。1985年石家庄有一河津籍干部寄给他200元,想为其父立传,并声称这是润笔之资。他将原款退回,附言:“乃父传当立则立,党领导修志经费自有”。他从未向上级提出过待遇和个人问题,在县志办13年共出书20余种,却是没车坐、没房住、少钱花。他工作40年,子女家属至今多在农村,别人感到惊讶,他却一笑置之:“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都走后门当国家干部,那农村谁来建设,我身为国家干部,更不能开这个头”。

大家都称赞他是“河津活字典”,他笑着说;“大家过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2:43 , Processed in 0.08037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