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河津市高质量发展走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7 2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河要津观潮涌
——河津市高质量发展走笔
image.png
腾茂科技“新三板”挂牌
image.png
全国十佳小康村龙门村
image.png
宏达集团打造“智慧工厂”推动数字转型
image.png
文明实践 凝聚力量
image.png
黄汾十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项目
image.png
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列装暨实战实训百日会战誓师大会
image.png
安昆新能源369万吨焦化项目
image.png
鹤龙精细化工年产18800吨高纯度对甲酚项目
image.png
城乡公交全域免费
image.png
子夏书屋  书香河津

      位于三晋西南、运城西北的河津市,自古便是黄河要津,秦晋古渡。回望历史,涌动着沧桑的浩浩大河孕育了这方热土厚重的底蕴;聚焦当下,激荡着朝气的汤汤大河潮涌龙门,拍岸飞雪。

      拼在2022,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以“五抓一优一促”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按照“五先协同、三动融合”高质量发展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需求继续回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主体预期向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我市先后荣获“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中部工业五十强县(市)”“中华诗词示范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一系列荣誉桂冠。

      胜出2022,我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1.2亿元,增长1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3亿元,增长15.5%。财政总量、排名均位居运城市第一,创历史新高。

      莫问春曦几更还,冬月犹是不觉寒。年关岁末再访河津,产业园区车间内机声轰鸣、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商业街道洋溢“烟火气”、美丽乡村美如画卷……古耿大地孕育着新的“春天的故事”,欣荣河津蓄力高质量发展无限可能。

立足工业主导

转型赋能资源型城市“硬核”实力

      作为黄河沿岸一座以传统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煤炭、焦化、钢铁、电力等关联产业撑起了河津市的工业架构和产业体系。资源优势的赋予,使我市曾跃居山西省县域经济第一强并多年蝉联全国百强县。贯彻新发展理念,亦使河津毅然决然勇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走出了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争先进位的底气与自信。

      岁末传捷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针对中部地区476个县(市)的工业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价,遴选出2022年中部工业五十强县(市),河津市实至名归!

      见微知著,这份捷报无疑是我市转型赋能、提质增效、高度发展稳步致远的深度诠释。

      这份捷报,见证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释放的产业集聚效应。

      2022年,我市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作用,积极完善樊家庄、铝基新材料等5个工业园区环评、水评、能评各项手续,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园区标准化厂房、道路管网和双创基地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筑巢引凤”。同时,全力加快何家庄(天成堡)整村搬迁工程,目前,搬迁539户,腾退土地5000余亩,为全力打造国家级煤化工园区建设和碳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腾出空间。

      这份捷报,见证河津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与新兴产业强势崛起的全新矩阵。这也是贯彻落实运城市“415”十大产业集群和“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的重要举措。

      我市重点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煤化工园区、铝工业园区、精品钢园区、科技创新园区”五区联动,推动“碳基新材料、铝精深加工、精品钢、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数字经济”五业并举,强化“政策引领、科技赋能、人才支撑、金融助力、土地保障”五大支撑,充分发挥中铝新材料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和阳光运城市级重点产业链“链主”的龙头引领作用。目前,全市已形成产能电解铝深加工30万吨,氧化铝深加工20万吨,焦化化工100万吨,炭黑60万吨。

      “数”读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成绩单”:阳光集团369万吨焦炉、龙门集团172万吨焦炉等重大标杆项目建成投产,焦化行业先进产能占比提高65个百分点,达到87.1%。阳光集团、宏达集团跻身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0家,占到运城市15%,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产值过千亿”的十四五总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实例注解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成绩单”:昕煜碳纤维、宝森科技5G智能制造、吉亚半导体材料、魏强汽车等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宏达集团全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万吨绿色低碳薄带铸轧项目签约落地,炬华科技公司跻身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龙清环保公司等7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9.4%。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山西首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县(市),河津数字经济发展亦亮出“高分”:智慧城市服务中心大厅基本建成,9大平台成功接入省市71个数据资源和本地24个部门数据,初步实现“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王家岭煤矿智慧矿山、宏达集团数智工厂等“数字工厂”建成投用,与国科新材料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中科三阳合作共建大数据综合体,推动中科院科技创新资源向河津转移,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加速融合,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注入了新动能。

      同样,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成为河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分项”:据统计,2022年全年发放数字消费券1400万元,汽车消费券400万元。和聚通互联网物流平台落户河津、建成投用。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依托,实施“公路+”战略,一体推进苍头古镇、游客服务中心、森林公园建设,黄河龙门景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古今天下景区成功创建3A级景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运城市“沿着黄河游运城”自驾游首发仪式在河津举行,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3亿元。

      透过这份捷报,看到的是我市“项目是第一支撑”的鲜明导向和大手笔规划、大投入建设、大力度推进的积极作为。

      2022年总投资510亿元实施120个重点项目……我市建立“1+6+3”项目推进机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215个。同时,抢抓国家重大政策红利,盘活国有资产5.4亿元,成功争取专项债资金5.98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充足资金支持。以省校合作为契机,全面深化与全国1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先后开展招商活动23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91人,全年签约招商项目45个、签约金额273亿元、到位资金29亿元,为项目建设积蓄了强劲动能。截至目前,120个重点项目除前期项目外全部开工建设,6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排名运城市第一,14个“1311”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排名运城市第二,开发区“三个一批”项目综合排名运城市第一。

      解读这份捷报,读懂的是一个城市珍视企业、倾心服务,事不避难、务实担当的发展格局与气魄。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延宕反复的疫情形势,助企纾困是202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以优化服务开局破题,深入开展稳经济“六帮一增一稳”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组建11个工作专班,建立“结对子”“半月谈”“直通车”“大讲堂”“严督查”五项工作机制,组织500余名干部深入194家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制定141项标准化政务服务指南,对企业开办“全链”迭代升级,市场主体开办实现“零距离”“零收费”“零延迟”,最快2小时办结;全市设立85个企业开办代办点,实现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全域通办”。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23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万户。

      梳理集成中央、省市各项优惠政策,出台《河津市助企纾困45条》,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8.8亿元。靶向解决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疑难杂症”和重大历史遗留问题146个。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为110家企业集中授信101亿元,用信企业52家43亿元,融资规模和金额均排名运城市第一。在全省县级首家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发行6亿元企业债券,推动腾茂科技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全面提速阳光集团主板上市步伐,多渠道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多元选择中寻求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达到平衡点,在多难局面中找出突破口……我市经济指标平稳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佳绩频现。

聚焦民心所向

倾情提亮生态河津的幸福底色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空间,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现在真方便,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免费公交了。”城区街道西王村村民申喆高兴地说。

      ……

      广大人民群众切实的获得感源于河津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打实的成效——

      出资179万元,为全市6921名残疾人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出资2700万元新购置58辆新能源公交车,推动17条城乡公交线路全免费;投资12亿元,实施四大教育工程,推进龙门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建设,8所乡镇公办幼儿园4所已基本建成,全市新增各类公办教育学位1.15万个;通过“市直校+农村学校”的方式,实施以强带弱战略,组建5个教育集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覆盖;投资2亿元的市中医医院开门接诊;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楼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可容纳5000人的体育馆投入使用;公共实训基地主体完工,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72人,新增技能人才1960人,城镇新增就业681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820人。

      端稳绿水青山的“金饭碗”,锚定“一山两河”,全力推动“蓝天常驻”,努力保障“绿水常清”,着力实现“黄土复净”……魅力河津的秀美画卷徐徐展开——

      积极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河津先行区,全力争当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我市下硬功、出实招,生态河津建设驰而不息。阳光焦化、龙门水泥等重点企业超低改造全部完工,8家砖瓦企业脱硫除尘设施完成改造,基本完成焦化、电力、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新建39座污水处理站,敷设主管网160公里,村级支管网接入率达到90%,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同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投资3.5亿元,铺开局县合作造林、村庄绿化、百里生态廊道绿化提升等20项绿化工程,投资4亿元对辖区内历史遗留矿山和关停矿山全部进行生态修复,完成国土绿化2.4万亩、绿化村庄38个,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在此基础上,我市持续推进国道、县道综合整治,拆违治乱5万平方米,压减平交道口565个,硬化改造道路44处,建设排水渠26公里,建成综合服务区8个,升级改造25家沿线企业冲洗装置,整体提升4个高速出口形象,全市道路沿线环境大为提升,以绿色为主基调的生态之城基本形成。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年底,河津市乡村振兴工作同样亮点纷呈——

      深耕丰产增收的沃土,我市新建高标准农田9400亩,建成万色农业、中湖潮两个粮食优质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和1万吨粮食收纳仓,粮食播种总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2.1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全力挖潜黄河10万亩滩涂资源,成功打造5个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一期,培育省级产业联合体1家、家庭农场47家、农民合作社52家,发展设施蔬菜313亩、特色水果1200亩,全年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2亿元。

      对标“一升二评二治三建四改五化”17项环境整治标准,完成巷道硬化308万平方米,绿化33万平方米,改厕3013座,完成清洁取暖9985户,高标准打造39个示范村,累计打造110个示范村,基本实现全覆盖;把苍头村作为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的关键节点,力争打造成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文旅驿站、河津近郊度假的城市后花园。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我市25个村率先开展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清化收”工作,化解集体债务9657万元,清收债权4162万元,新增各类土地资源4307亩,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9亿元,125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集体资产达40亿元的龙门村连续27年为村民分红,今年拿出2100余万元,人均分红5100元。同时,精准识别“三类户”150户399人,多措并举、精准帮扶,解除风险128户326人。全市6042名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4186元,同比增长17.2%,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加美好。坚持规划引领,梳理公共活动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这里落地落实——

      有目共睹,我市总投资7.5亿元实施18项交通重点工程,108国道改线、张高线改造、忠信—张西线翻新、万苍线改造、卫米线改造等12项工程全部建成投用,下化—沿黄旅游路支线、南方平工业路、张西线改造、杜家湾—任家窑道路改造等6项工程加快推进;全市上下高度关注的政务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外贸片区完成拆迁,体育馆改续建工程全面竣工;事关群众出行便利的22条背街小巷及城中村道路硬化工程建成投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对华兴路、中兴路、莲池公园等“四路两公园”进行高标准绿化提升改造。投资8500万元,实施城乡生活垃圾社会化清扫转运项目,引进海螺创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对全域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密闭转运、综合发电,全市城乡环境大为改观。

恒守如磐初心

培根铸魂蕴蓄高质量发展“红色动能”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料峭寒冬,河津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从座无虚席的会场到农家院落,从机关、企业、学校,到农村、社区,一场场透彻深入的宣讲,一次次鲜活生动的解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领悟、铭记、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建强则事业兴,作风硬则士气高。此情此景也是我市以政治引领进一步凝聚了全市思想共识的缩影。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市委坚持把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重大工作的综合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切实担负起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以政治引领进一步凝聚了全市思想共识。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我市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创新开展转作风、强作为、见实效——“十个聚焦抓落实”专项行动,以作风提升促进工作落实。持续举办《请人民阅卷》大型电视问政节目,各部门负责人公开承诺、践诺、兑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实干、苦干、硬干的精气神,在全市形成争先进位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凝聚力。我市大力实施选育、茁壮、头雁“三个计划”,“比优选强”选拔17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科级岗位。进一步完善“1+3X”综合考评体系,实行任期承诺制、目标责任制和辞职承诺制,让每个单位、每名干部都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轮,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

      基层组织建设巩固高质量发展“战斗堡垒”。我市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创新开展“实施十大工程、提升十大能力、实现十大目标”揭榜领题行动,10个常委人人揭榜、29家单位领题探索、75个项目引领示范,13个工作专班协调联动、跟进督导,创建“五面红旗”示范点17个。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可期待。东风劲,大潮涌,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置身波澜壮阔的新时代,40万龙门儿女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只争朝夕抓落实,踔厉奋发争一流,为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作出河津贡献。

     薛俊杰   史耀琪   图/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8 08:27 , Processed in 0.083006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