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清廉慈惠邵嗣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1 10: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邵嗣尧 (资料图)

邵嗣尧(?~1695年),字子昆,山西猗氏(今运城市临猗县)人。历任知县、监察御史、学政。清康熙九年中进士,先后任山东临淄知县、直隶柏乡、清苑知县;清康熙三十年,任“直隶守道”;清康熙三十三年,“以参议督学江南”,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于成龙说他“矢志清洁”;老百姓则把他比做“包青天”。

邵嗣尧始终没有违背自己当官之初的志向,他任官二十余年,也辛勤工作了二十余年,直至以身殉职。邵嗣尧死后,竟“身无长物”,还是同僚一块儿凑了一点钱,才将他安葬。然而,“士民思之,为立祠,肖像以祀焉”。邵嗣尧正是以二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尽职的精神,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同时也“循名上达,闻于天下”。

◆囊空犹是当年我

邵嗣尧,励志好修,尔室不愧,是一个正直上进、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他在河北保定担任官员时,妻子给他写了一封信,并从山西专程来看望他,都到了保定城外,他却不许妻子进城,写了一首诗来劝阻妻子:

看罢家书意惘然,纷纷相劝置庄田。

狼山不卷千年尽,鸡水新载五亩莲。

击鼓登堂真说法,燃灯独坐类参禅。

囊空犹是当年我,未许妻儿索俸钱。

妻子读完该诗,就独自返回了故乡。后来,邵嗣尧担任御史,在江南督学。

诗中“狼山”在江苏南通长江边上,“鸡水”在山西长治鸡鸣山下的鸡鸣水,这两句的意思是沧海桑田、人事变迁,其他诗句意思比较通俗易懂。妻子在信中说,这次来保定,是希望从他手里多要一些钱财,回家乡购置庄田。他在保定担任大官,多少会有些钱财吧,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燃灯独坐”,自己只要伸手,谋点私利应该不难。但是自己清正为官,只有维持生活的俸钱,何来购置庄田的余钱?他能给妻子什么呢?在一番类似“参禅”般的思想斗争之后,他没有给妻子购置庄田的财物,连维持生活的俸钱都给不出来,更不要说不义之财。

◆法不徇情

邵嗣尧任柏乡知县期间,做了许多有益百姓的事情。兴修水利,降低火耗,禁止差役扰民等,深受百姓的爱戴。他执法严明,不顾情面。柏乡人魏裔介是当朝大学士,又是邵嗣尧参加会试时的主考官,两人有师生名分。魏裔介的家人犯了法,邵嗣尧按律查办,并没有看老师的面子。

满族人是清朝的贵族,给满族人当奴仆的“旗丁”,往往专横跋扈。有个旗丁欠了汉人的钱,不仅不还,还把债主毒打了一顿,被债主告到了县衙。这个旗丁被传到县衙之后,气势汹汹,根本不把汉族官员邵嗣尧放在眼里。邵嗣尧办案严谨,他先把旗丁关起来,然后行文给管理满族人的八旗都统,要求都统询问这名旗丁的主子,欠债不还毒打债主是不是其主子的授意。那位主子当然不敢承认,于是,邵嗣尧按律严惩了这名旗丁。

◆智慧为民

邵嗣尧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依靠超人的智慧,几句话就能把事办成。有一年,柏乡县粮食歉收发生饥荒,官府赈灾的能力不足,有人就想打财主们的主意,劝邵嗣尧去威胁富户,让他们捐献粮食。邵嗣尧说:“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积攒粮食,一到荒年就饿了肚子。那些善于积粮的富户们有什么错呢?我还想劝他们借这个机会大发横财呢,怎么会去威胁勒索他们?”

富户们听到这个消息,知道知县大人允许他们高价卖粮后,都非常高兴,纷纷拿出存粮来出售。卖粮的富户多了,粮价也就涨不起来。富户们赚了一笔钱,穷人们则勉强糊口,平安地度过了荒年。

有人曾向直隶巡抚于成龙建议,开挖滏阳河,发展水路运输。于成龙命令邵嗣尧去滏阳河一带考察。邵嗣尧坚决反对开河,他向于成龙汇报说:“这条河流量不稳定,干旱天气经常缺水,雨季则经常泛滥,不适合搞水路运输。即使能勉强通航,只恐怕航运的利润都归商贾所有,而挑泥疏浚的苦差事全归了本地的穷苦百姓。”于成龙人称“天下第一廉吏”,听邵嗣尧这么一说,也就放弃了开河的念头。

◆感奋自励

邵嗣尧断案不讲情面,得罪过不少人,也被别人算计过。有一年,强盗在柏乡县界杀了人,邵嗣尧迅速派人抓捕,将强盗处决。有人却举报邵嗣尧滥用**,朝廷便将邵嗣尧罢了官。

他替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老百姓都记着邵大人的恩德。尚书魏象枢奉命到直隶一带视察,柏乡县百姓拦轿喊冤。魏象枢调查核实后,为邵嗣尧平了反,并重新起用,被任命为清苑知县。

经过一番波折,邵嗣尧深深地感激老百姓,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在清苑县屡断疑案,公平公正,被当地百姓誉为“包青天”再世。

康熙三十年,邵嗣尧升任“直隶守道”,仍然清廉刚正,杜绝人情贿赂,严肃办案,敏捷果断,当地有权势的人都很怕他,不敢为非作歹。下属官吏肃然奉法,生怕犯在邵大人手里。

◆质朴清贫

康熙三十三年,江南学政出缺,邵嗣尧“以参议督学江南”。他上任后,发挥才能,谦虚谨慎,认真考察培养人才。文学创作崇尚简易质朴,邵嗣尧专门撰写了一部《四书讲义》,给江南的读书人做参考。

令人惋惜的是,邵嗣尧在江南刚刚主持完三个地方的考试,就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死后,同僚们检查他的行李,发现他一贫如洗,身无长物,连灵柩还乡的盘缠都没有。于是大家凑了一笔钱,这才安排了邵嗣尧的后事。(本报综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7 04:59 , Processed in 0.06574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