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8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舜和他的家人 (资料图)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十七年而崩。

——《史记·五帝本纪》

长眠在永州九嶷山的舜帝在几十年的治国理政生涯中身体力行,兢兢业业,率先垂范,形成了以公正、贤能、爱民、勤政、廉洁为内涵的道德思想,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德治传统,为后世树立了不朽的典范。他光辉的一生可以用“四大”来概括。

一是大德。《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帝的德,主要体现在修身、持家和理政上。首先是以德为人。舜修身以德,待人诚实,乐于助人,踏实做人。他种过田,狩过猎,打过鱼,挖过井,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坚持用完美和高尚的人格来熏陶人、感召人。“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只要是舜居住的地方,便兴起礼让之风。其次是以德持家。舜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虽然其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狂傲无礼,几个人串通一气,意欲置舜于死地,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孝道,对弟弟十分友善,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终于以孝道感化了他们。再次是以德理政。舜帝摄政后,体察民情,心怀天下,治理洪水,发展生产,推行五教,选贤任能,广开言路,最后“勤民野死”,其治国方略是以德治国,其“只为苍生不为身”的精神感天动地。

二是大爱。舜帝大“爱”,始终荡漾着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其一是爱国如家。舜帝领导百姓通九泽、决九河、治天下洪水;平土地,划定九州地域,以土地好坏交纳租赋;感化“三苗”,使远方各族归服。《尚书》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十有一月朔巡守,至北岳。”他风尘仆仆,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临近百岁时仍巡视南方,终驾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其二是爱民如子。舜帝《南风歌》吟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吾”与“民”心心相通、平等相待,既重视民众的物质需求“阜财”,又重视民众的精神需求“解愠”,民本思想跃然歌中。其三是爱才如渴。舜帝矢志不移地推行重德尚能与公平公正两大用人政策,选出了一批有操守、有能力的廉洁官员,形成了一个群众满意度很高的清廉政府。《尚书》曰:“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三是大诚。舜帝为人正直诚恳,守信重诺,做事脚踏实地,务求实效,表现出大诚的品德。首先是讲实话。尧在经过多番考察之后,决定将帝位禅让给舜。他对舜说:“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所谓“言可绩”,就是言行一致。尧明确表明这是他传位给舜的根本原因。舜登临帝位时,曾“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向上帝、祖先及天地群神做出了自己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百姓的承诺。舜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其次是报实情。舜坚持“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他特设纳言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保证下传上达的真实性,防止谗说殄行蛊惑民众。舜帝还提出“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要求大臣们对自己的缺点当面指出,而不要当面顺从而背后议论。再次是办实事。舜坚持从实际出发,重实情,求实效。他“耕历山,三年大熟”,源于他对农耕生产规律的认识;他进入深山野林,虽然遇上了雷雨狂风,却没有迷路,源于他对森林生活的了解;他让大禹采取疏导的方法治理水患,源于他对洪水奔流规律的把握;他主持修订法制与诗乐教化,源于他对人性的理解。

四是大公。朱熹说:“公而无私便是仁。”舜帝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一是于公无私。舜帝不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而是从“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大义出发,将与自己有杀父之仇但治水有功的禹作为帝位继承人。尧将帝位让给舜的时候,尧与舜存在姻亲关系,尧对舜的禅让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算是纯粹的禅让。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舜传位给禹,才体现了真正的公而无私。二是于民无求。舜耕历山,就把辛勤开垦和耕作的肥沃土地让给别人;渔雷泽,就把经营得很好的渔场让给别人,以致人们都愿意以舜作为邻居,因而“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三是于己无欲。《韩非子》记载说:“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子,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舜登临帝位后,宫廷食具仅为十分粗糙简陋的木器。不难想见,舜在吃、穿、住、用等方面都是很简单、很节俭的。舜死后下葬也没有享受任何特殊的礼遇。《墨子》记载说:“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衣衾三领,榖木之棺,葛以缄之,已葬,而市人乘之。”舜作为帝王,下葬时仅用普通的楮木做成棺材,用葛藤束棺,随葬品只有三件衣衾,葬毕将穴填平而不起坟,人们在上面照样可以走来走去。葬礼之简单超乎后人想象,可谓是崇尚节俭的最好例证。

呜呼,舜帝已远去,其风范长存。(《中国纪检监察报》)


齐小玉/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15:45 , Processed in 0.068969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