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龙门三匠:范高相、吕仁义、吕谚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3 10: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高相雕刻龙形根雕.jpg
吕仁义在砖雕的底坯上捏雕.jpg
吕谚荣在泥塑表面雕琢.jpg
从深山里的一段枯木到形态各异的珍贵藏品,从弯腰掘起的一捧泥土,到光彩灵动的城墙屋宇,回溯历史的洪流,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先民,在刀砍斧凿、制陶烧砖之时,便已将技艺的种子深深埋下。千年的智慧流传、匠心凝聚,书写着不服天命、不困囿、追寻自我价值的精神内涵。在各个时代展露技艺的华彩,从金银到草木,从皇家器物到民间瑰宝,中国古代匠人以杰出的智慧和技艺,雕琢无数珍品。

根雕匠人范高相

传统雕刻艺术根雕,因其别具一格的选材与工艺理念备受瞩目。根雕制作讲究天然与人工的结合。对于根雕匠人范高相来说,亲自上山挑选根材,是创作每个作品中的必备环节。越是深山里的树根,年头越长,造型也越奇崛。范高相决定去探索一片过往未至的山林。

(同期声,范高相)这个根不错,崖柏子掉到这个地方,咱待会儿把它弄下来,竖起来,你这样放,抬到湿的这面。

范高相口中称赞的好材料,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些“枯枝败叶”。透过表象锁定一块根材的内在是根雕匠人必须掌握的本领。眼前名为崖柏的根材,材质坚硬,木质细腻,不容易变形,可以长久保存。

地处黄河要津的河津市,历史上曾以龙门为名。对河津人而言,龙即是家长的象征,这也为范高相新的作品,提供了灵感。

对根材进行初步加工,用含有碳酸钠成分的碱性溶液浸泡树根,将树脂皂化,成为可溶性皂,在晾晒根材时,油脂跟随木材中的水分一同排除出来,经过脱脂脱水的木材不易开裂,保证了雕刻作品的稳定性。

根雕艺术遵循“三分雕琢,七分天成”的原则。从绘制设计图开始,范高相便严格践行,配合根材盘结弯曲的走势,根雕匠人“下笔”笃定,绘线清晰,曲折盘亘的龙形跃然纸上,凝结着的是河津人对龙的深厚情感。

(同期声,范高相)我开始做根雕的时候,心里很茫然,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但是我相信我会把这么多废弃的根化腐朽为神奇,所以我一直坚持做根雕,最后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不被看好到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支持,范高相的根雕人生与他手中的根材几乎如出一辙,他也因此对根雕技艺倾注了更多心血。

设计图完成,范高相立刻展开粗雕,即定型打轮廓,这一步也是成就根雕艺术的基础。根雕匠人选取平口刻刀,削去树根表皮的腐朽,打轮廓时下刀利落,根材截面才能足够平滑,雕刻出的造型图像更为自然流畅。对匠人来说,根雕不仅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更是一个人的修行,尤其考验制作者的专注程度与耐心。

削切轮廓时需要由浅入深,根材靠近外层的部分,最具备根系本身的形态特征,在削切刻画时,范高相尤其注意取舍,选定数个部位,定点保留根材形态,不多加雕刻。

通过这种方法,根材所具有的自然之美,便可以完美融入后续的成品之中。为了完美地呈现出中国龙的姿态与神态,设计构图尤为谨慎。但从平面到立体的跨越,仍然存在无法预料的变数。

在精雕龙形的过程中,范高相多次尝试,但始终无法精确把控作品中龙的神态,为此他来到了河津市博物馆,希望马鹏亮馆长能够为自己指点一二,破解难题。

(同期声,马鹏亮)中国龙一直在演变,我们现在已经整理出一套清晰的脉络,最大的区别是东汉之前,中国龙的龙身和龙尾没有明显的区分,到了东汉之后,大约是两晋时期,龙身和龙尾才有了明显的区分。

回溯中国龙这一艺术形象的变迁过程,根雕匠人对眼下龙形根雕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付诸实践。精雕过程中,范高相采用圆雕技法,将刻刀深入木材、细细雕琢的同时,更兼顾了整个作品曲线过渡上的流畅性,根雕匠人细腻的刀锋之下,龙头呈现出宽、短的特征,龙角分叉形态与鹿角接近,造型十分优美。在眼型上,范高相选择了凤眼,细而不小,眼尾平滑略微上翘,真正做到了“画龙点睛”,配合曲折而极具动感的龙身,分别吸纳了唐代龙画的灵气、智慧,以及元明清时期龙的威严、矫健。为了确保作品的连贯性,范高相在雕琢的过程中,不断转动位面,这样无论从哪一方向观赏,都能获得优质的体验。这使得独根成器的作品达到了浑然天成的效果。

雕琢完毕,一件好的根雕作品,却并非以此为终点。范高相备上红树皮汁和大漆,准备开始最后的工序,着色上漆。红树皮汁均匀涂抹在作品表面,晾干后色素沉淀,为根雕赋予了古色古香的底色。大漆加水稀释,刷遍各处。阴干两日,用布擦去浮漆,打磨后再次上漆,如此反复,直到漆面呈现出光亮的效果。上漆后的根雕作品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自然木质的纹理,还能够避免木材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作品的长久保存。此时,根雕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精致与古拙并存,呈现出一派端庄凝重。栩栩如生的龙形根雕,呈现着“黄河要津、神龙可越”的地方印记与文化内涵。跨越时间的长河,人们从未将古老技艺遗落在历史的角落。埋首倾注一腔心血的匠人,手起刀落间刻画的是作品,是艺术,亦是人生。技艺不死,薪火相承,如根系延展。

枯木又逢春!

砖雕匠人吕仁义

山西运城河津市樊村堡村,林立的清代古民居建筑,以古朴的姿态讲述着脚下这片土地风云变幻的历史。民居之中,那些造型精美、花样繁多的砖雕艺术更凝聚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砖雕技艺手艺人吕仁义穿行于建筑群间,探索着前辈工匠们一手创造的宝藏。

(同期声,地方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你好,今天我们请你过来,主要是让你看一下我们这个砖雕,怎么给修复一下,你给提点儿建议。

(同期声,吕仁义)这个老的东西挺不错,这是咱晋南的手法。

这是个完整的四合院,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中精美的砖雕,仿佛时代为这片土地打下的深刻烙印,诉说着曾经的家园故事。受地方文物部门邀请,吕仁义将针对古民居中部分损毁的砖雕,进行复刻重制。

吕仁义之子吕佳丰从小跟随吕仁义学习砖雕,两人是父子更是师徒。吕佳丰对技艺领悟快,个性却有些急躁,父亲认为这次的古民居砖雕修复工作是个磨性子的好机会。

晴朗的早上,父子二人登上高山,从挑选原料泥土开始便严格把关。

(同期声,吕仁义)咱这个砖雕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窑前雕,咱河津这个砖雕就属于窑前雕,它对土的品质要求比较高,比如说湿度和黏性都要达到制作的要求。

轻车熟路,他们很快便找到了目标土源。眼前这片棕红色的土坡正是河津砖雕匠人视为珍宝的红黏土。

(同期声,吕仁义)锹拿来,你看这土质,不光是看颜色,主要还要看这个湿度跟黏度。

这些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黏土具有天然密度小、含水量高、可塑性强的优点。对采用窑前雕方法制作的河津砖雕而言是极佳的制作原料。

在河津,发掘泥土制陶烧砖由来已久。1973年,中科院专家来河津考察时,便在固镇、庄头等地发现了数块仰韶、龙山时期的灰陶、彩陶片,陶片之上,纹饰清晰可辨。由此可见,河津地区的先民们很早就掌握了制陶烧砖的技艺,砖雕技艺的种子从这时起便已埋下。

经历了晒干、和泥等过程的红黏土最终进入工作间,在这座见证了父子技艺传承的三氏砖雕厂中,吕仁义与吕佳丰将正式开始古民居砖雕的复刻重塑。

窑前雕,这一技法的关键在于捏雕与刀刻的巧妙结合。砖雕匠人用泥土捏制大样,为作品的整体形态打下基础,按照需要修复的砖雕尺寸取用泥料、辅料,抹平制成底坯。考虑到砖雕作品尺寸较大,无法在现有的砖中整块烧制,师徒二人选择将底坯切割成20块小砖分工合作。

受泥土硬度、黏度限制,捏雕技法十分考验匠人们对力度的把控,过轻时泥料不易成形,过重则容易导致泥块碎裂。底坯之上,泥块在吕仁义灵巧的双手中变换形状,牢牢固定在图案相应的位置。针对细节部位,吕仁义则采用揉搓拉条、小块填补的方法,在补全泥塑形的同时确保图案不溢出、不断裂变形。

(同期声,吕仁义)砖雕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自然风光、生活场景、中国佛教文化、民间吉祥图案、典故故事。我们对这次古民居的修复部分,到时候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为了做到复原作品与古民居原件分毫不差、形神兼备,对待砖雕始终秉持着严谨态度的吕仁义在精雕开始之前沉心查阅了大量资料以期摸清历史背后的图样印记。

明清时期,山西境内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而此时富裕起来的晋商也开始大兴土木,广建高宅大院。正是在百姓富商修屋建院、装饰家宅的过程中,砖雕逐渐走出宫廷庙宇,走进了民居之中。如果说手捏塑形是为砖雕艺术赋予变化的灵气,那么对细节部位的精雕细刻则彰显着沉淀时间的匠心。

(同期声,吕仁义)你看你这手法就不对,由宽到窄,宽窄比例要协调,要把这个感觉做出来。

吕仁义指导吕佳丰手持刻刀,在捏雕完毕的大样上采用切、勾、削、剔等手法,沿着图案方向加以雕琢。

对作品进行精雕时匠人需要具备足够的空间规划能力,借由下刀的轻重、角度变换将图案的深浅层次与远近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对于细部稍显粗糙、不够光洁的部位,砖雕匠人们向来付出十足的耐心加以打磨。正是这种对细节精益求精、丝毫不敷衍的态度令砖雕作品能够达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出彩效果。

(同期声,吕仁义)现在基本都晾干了吧,差不多了你再看看,晾干了以后咱们就可以装窑了。烧窑的基本要点你都掌握了吧。

(同期声,吕佳丰)基本清楚。

雕制完毕的泥坯阴干半个月之后入窑焙烧,这是河津砖雕完成华丽蜕变的最后节点。小火热窑,中火烧制,吕仁义用凉水浇遍烧制完毕的窑顶土层,直到将窑中砖雕淋透。历经半个月的烧制,砖雕出窑,拼接相连。在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古民居中损毁的砖雕艺术品被完美再现。

吕仁义将自己从小跟随爷爷学习的祖传砖雕技艺传递给儿子吕佳丰,也教授给了更多年轻的后辈。曾经秘不外传的技艺,如今以开放的姿态续写传承。匠人们知道,这些呈色青灰的砖雕,哪怕日后经历日晒雨淋亦能千年不碎。

从山间地下的一捧泥土到古朴大气的艺术佳品,从先民时期朴素的陶片到世代相传的精巧技艺,匠人之手能改天地,能塑乾坤。

正因如此,砖雕技艺才得以走过漫长沉默的岁月,在不同时代的大浪淘沙下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琉璃匠人吕谚荣

亭台楼阁相映成画,陶瓷雕刻、琉璃小瓦,点滴细节凝聚贯穿时光的审美与匠心。拨开历史的云烟,工艺艺术的瑰宝如星辰般散落民间,映照着广袤大地流传不绝的千年故事。

(同期声,吕谚荣)泥来了。发泥了师傅们。来,好好干。老师傅加油干,争取今天把这单活干完。

河津琉璃产于窑头,有名者当数吕氏琉璃,作为吕氏琉璃烧制技艺第九代传人的吕谚荣,年轻时创办这座琉璃工艺厂不觉已过去30年。

眼前这批琉璃匠人从办厂之初便同甘共苦,数十年的朝夕相处堪比家人,30周年厂庆来临,众人希望制作一件特别的作品。

琉璃,这种集结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工艺技法与审美设计的建筑装饰构件,在宫殿、寺院等地方,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明代修建故宫的时候,朝廷在河津窑头一带抽调了大量的工匠去往京城参与烧制,河津琉璃也因此登上了故宫的屋顶。

(同期声,吕谚荣)皇家建筑,它所使用的琉璃瓦的规格以及造型,在明清的时候已经基本定型了,不允许有其他改变。现在在这里,至今还保存着康熙三十三年的琉璃模具。

琉璃烧制技艺传承至今逐渐烙下各个时代的印记,成了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包括吕谚荣在内的琉璃烧制匠人们一致认为传统工艺应当有所坚守,亦可推陈出新。

生于黄河之畔,鱼跃龙门的传说,影响着代代河津人。琉璃匠人们决定采用锦鲤这一意象制作一件大型琉璃锦鲤,以寄托琉璃厂以及传统技艺突破桎梏、逆流而上的美好期望。

设计既定,原料的择取是一切工艺的基础。

(同期声,吕谚荣)泥料的选择通过咱们手的触感以及光滑度判断泥料品质的高低,好的质量和普通的做出来的工艺产品,差别很大。

坩子土是一种黑褐色的泥土,因可塑性强,干燥性好,是烧制琉璃工艺品的最佳原料。吕谚荣通过捏、拿、触、碰的方式判断泥料优劣,用手指将坩子土捏碎时,若能明显感到泥土颗粒细且多,说明泥料结合性强,适于塑造。

从单纯的泥土到烧制艺术品的原料,“炼泥”决定着坩子土能否正式踏上浴火重生之路。经过晾晒、粉碎后的泥土细如面粉。众人齐心协力,将泥料运入大池放水浸泡,充分沉淀。琉璃匠人们采用脚踩与泥叉摔泥相结合的方式,对泥料反复翻搅,次数越多,最终获得的泥料越易使用。

在众人的设计构想中,此次制作的大型河津琉璃锦鲤,具有胖头圆身、形态俏皮等特点。而为了凸显锦鲤的灵动轻盈,鱼腹内部更采用了空心设计。对艺术工艺品而言,塑形永远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采用反复叠加的方式捏成雏形,泥料由湿变干十分迅速,工匠们需要依靠双手触感与丰富经验判断定型及添加新料的时机。针对琉璃锦鲤图样细节运用阳刻的雕刻技法,在泥塑表面雕琢。精雕细刻下,鳞片、尾鳍栩栩如生,这些凸起的纹路经过烧制将变成琉璃锦鲤身上细腻的纹样。

(同期声,吕谚荣)烧制琉璃瓦的难点在于就像我们古人形容的一句话“火里来,水里去”。

“火里来,水里去”,“火”指入窑烧制,“水”指釉料上彩。匠人们始终恪守着这条准则,力求琉璃之美能够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高度超过半米的锦鲤是古法烧制所能完成的最大规格。烧制琉璃,泥料块粒的分布、入窑位置、窑内热量分布等诸多因素都能左右最终的成败。这对吕谚荣等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温度高达800至1400℃的窑内,倾注心血制成的琉璃锦鲤将在烈焰中完成蜕变。

(同期声,吕谚荣)这上面进的速度是不是还是按照13分钟设置的?

(同期声,烧制艺人)现在12分钟多一点。

(同期声,吕谚荣)这个时间到了你把上面的排气孔打开让它充分降温一下。

烧结中降温过程尤为关键,为使琉璃内外均匀降温,避免放热不均匀导致龟裂,众工匠凭借过往经验分批次打开散热孔,严格掌控温度变化,精确把控成了琉璃匠人“一击制胜”的有力武器。

(同期声,吕谚荣)这次咱们锦鲤的配色主要以红色和金色为主,红色代表兴旺,金黄色代表富贵,是咱们最传统的配色。

上乘泥料烧制出的琉璃锦鲤,胎质呈现出光泽动人的月白色,质地十分坚硬。在河津,琉璃匠人往往选取石英和氧化铅作为釉料的主要成分。如此调配的釉料明亮透底,着色更显流光溢彩。采用蘸釉的方法对坯体进行施釉,金黄、碧绿、朱红,瑰丽色彩附着素坯之上,为锦鲤注入了勃勃生机。施釉的过程中坯体所吸附的釉浆并非等量,唯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匠人才能轻松把握釉浆厚度,令作品表面平整光滑。上釉后的作品再经一轮烧制最终完成,众人合力将作品摆放在琉璃厂大厅最显眼的位置。

阳光下,光彩动人、俏皮灵动的锦鲤,凝结着琉璃厂众人的情感和美好期望,河津琉璃的独特魅力,深深在每个人心中画上了如釉料般明亮而瑰丽的一笔。

时代坚守,创造出了灿烂的窑炉文化与无数存世的瑰宝,塑造的不仅仅是一方器物,更是历史、文化、情感,从无形到有形的依托与载体。

黄河流域,这片底蕴深厚、接纳包容的土地上,无数能工巧匠凭借双手让枯木重生,令尘泥幻化。千姿百态、点石成金、延续至今的古老技艺携带着地方独有的印记跨越时空,辗转一代又一代人,无论兴盛与沉寂,从未远去。

游映霞根据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第三十八期视频资料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5 22:11 , Processed in 0.072270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