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义务文物保护员贾俊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9 10: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俊魁,闻喜县阳隅镇下丁村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农民。说他普通,是因为他确实是生活在乡村的一个农民;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坚守一方文化厚土,为弘扬关公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下丁庄关帝庙,作出了贡献。

下丁庄关帝庙创建于清雍正元年,道光、咸丰年间屡有修葺,内有大殿3间,前有献亭,大殿左右有厢房各3间。大殿对面建有古戏台,台左有门楼。庙宇群岭环抱,庙院前塘水清澈,翠柳环绕。

下丁庄关帝庙是闻喜县目前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关帝庙。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首任大使柴泽民,为该庙题写了“下丁庄关帝庙”5个字。该庙是闻喜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丁庄关帝庙成了下丁庄小学所在地。“文革”期间,学校停办,庙宇也随之荒废。近年来,贾俊魁为保护文物古迹多方奔走。2004年年初,他召集张景东、张景伟、赵小月、贾俊仕等热心人,历时3个月对庙内建筑进行了修缮,接着又找雕塑技师完善了庙内的塑像。当年农历十月十九,该庙举行了竣工仪式,不少群众慷慨解囊捐了善款。2005年元宵节后,贾俊魁又协调相关人员,对门楼进行了修复。

为了更好地保护下丁庄关帝庙,贾俊魁多次联系运城市和闻喜县有关部门,最后经县文化和旅游局批准,于2005年农历四月初八,在下丁庄成立了关公文化研究会。当年农历八月二十二,贾俊魁与关公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了运城国际关公文化节,自此,下丁庄关帝庙加入了世界关帝庙联谊会。

据记载,闻喜县下丁庄关帝庙,创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至今保存完好。20世纪40年代初,这里曾是我党领导的太岳区第三军分区抗日九支队司令部驻地。

过去,该庙舞台和正殿相对而立,互相映衬,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据碑与梁脊板记载,舞台为清道光二十年创建,光绪八年改建。因年代久远失修,2005年农历五月,下丁庄村决定修缮舞台,保护文化遗产。附近的两个居民小组的村民,人均集资50元,另有9名村民,每人捐款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修缮舞台。2005年农历五月,舞台顶前坡换了60根松木椽,并全部换成筒瓦、琉璃花脊,路面全部用水泥硬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下丁庄关帝庙内现存7通古碑,其中“井桩石”上镌文记载了下丁庄的历史:“清康熙壬午年,贾之耕因下丁村宅基狭窄,种地显远,纠集七、八户,移徙村南约三里处,安庄立社,掘井筑园,安磨造碾,环岭而居,曰:下丁庄也。”后来,下丁庄于清雍正元年始创关帝庙、庙院及墙外之路。碑文记载,这些均由卫家庄村刘之钧捐献善款修建,其后屡有修葺,得以完整。

这7通碑,原镶嵌于舞台山墙之上,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修建舞台时被拆了下来。2007年,村民在殿左筑了一个高台,将这7通碑置于其上,欲再建碑廊,将其长久保护下来。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碑廊未能建成。

贾俊魁又多方奔走,于2020年5月募资7万余元,远赴河南寻找石工巧匠,镂青石雕碑廊。历时半月,碑廊完成被运回,工匠不顾天气炎热,立柱装架,筑台阶,贴台面,铺地板,压条石,连续施工,建成碑廊。建成的碑廊坐西向东,3间7.5米阔、2.5米进深,台高0.8米,5级台阶而上,雕栏四围,四柱鼎立,青石雕梁画栋,花卉动物形态逼真。

抗日战争时,该庙曾是太岳区第三军分区抗日九支队司令部驻地。“夜袭火车站”“上丁围歼战”“窑头沟突围战”等著名战斗,均是下丁庄关帝庙游击队司令部运筹指挥的。为此,贾俊魁多方走访,将这些历史整理成文稿,建起占地50平方米的“红色教育室”,为九支队司令部刻了一通碑,并将材料报送运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和闻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如今,下丁庄关帝庙中关公文化与红色文化相得益彰,成为人们传承文脉,学习历史的重要场所

王长远 解稳/文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21:42 , Processed in 0.06336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