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蒯鲁班”的榫卯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4 1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开始在北京建造规模宏大的紫禁城。蒯祥随父应征,参加了皇宫的建设。蒯祥出身木匠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技艺精湛、闻名遐迩的木匠。尤其是父亲蒯福,明初曾主持金陵皇宫的木作工程,在建筑界颇有声望。蒯祥从小受家庭熏陶,加上父亲教育严格,技艺进步很快。16岁那年,他即能“主大营缮”,被人们称为“巧匠”。

来到北京后,蒯祥很快就由“营缮匠”提升为“营缮所丞”,即紫禁城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据《皇明通纪》记载:“祥,吴县人,木工也。父福,能(主)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以老告退。祥代之,营建北京宫殿。”蒯祥擅长画宫殿的设计图,画出来的图稿皇帝都十分满意;他还精于计算,只需看上一眼就知道需要多少材料,尺寸如何,尤其擅长榫卯技术。

紫禁城的宫殿建筑大多使用木料作为建筑材料,为了解决木料衔接难题,确保建筑牢固耐用,对榫卯技术掌握炉火纯青的蒯祥,在施工中大力推广使用了我国传统的榫卯技术。榫卯是古代木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榫卯使用得当,构件之间完全不用金属钉子,也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在紫禁城的建设中,榫卯技术被蒯祥使用了数十种之多,包括馒头榫、箍头榫、透榫、半榫等。特别是将榫卯技术中的斗拱引进到紫禁城建设中,效果更佳。斗拱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遇到地震时,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能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巧妙化解地震冲击。

蒯祥在使用榫卯技术建造紫禁城时还有一个故事。当时一座大殿的门槛被锯短了一截,蒯祥把门槛的另一头也锯下来同样长的一截,在门槛两边各做一个榫卯槽子,门槛可以装上去也可以拆下来。这就是被后世建筑界津津乐道的“金刚腿”。朱棣前来视察时发现了蒯祥这一设计,大为赞赏,把蒯祥称为“蒯鲁班”。

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建成600多年以来,经历过多次地震,但都安然无恙,其中蒯祥使用的榫卯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永加/文 《北京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3:11 , Processed in 0.066339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