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对推进运城市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调研与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3 09: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是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根基所在,是决定区域经济实力的关键因素。今年是全省市场主体建设年。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决策部署,我市多措并举培育市场主体,强基础、优服务、重扶持,有效促进了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激发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一季度,全市市场主体实现“井喷式”增长,总量达到460264户,同比增长23.99%,比全省同期增长高出11.24个百分点。从主体结构看,企业113088户、个体工商户33263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541户,其中企业净增长5.55%,个体工商户净增长8.71%,增长率均名列全省第一。从增长速度看,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77.53%,其中企业8685户,同比增长74.99%;个体工商户32960户,同比增长238.59%;农民专业合作社254户,同比增长22.12%。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实现市场主体倍增工程首季“开门红”。从产业布局看,一季度第一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11854户,同比增长722.62%,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市场主体;第二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2425户,同比增长64.74%;第三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27608户,同比增长140.72%。截至5月底,全市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突破百户,达到100.22户,较2021年年末的90.27户上升了9.95户。

培本固基,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市委、市政府把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任务来抓,精心研判,科学谋划,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推动、全领域支持的工作格局。

高位推动,吹响倍增“冲锋号”。市委、市政府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科学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全力以赴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规划先行定目标。制定出台《市场主体培育“十四五”专项规划》《关于开展全民创富行动加快市场主体培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市场主体年增长15%的任务目标。全面动员快启动。省动员部署会之后,全市立即印发《市场主体倍增实施方案》,明确9方面160项工作任务,将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纳入全市“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密集部署抓落实。创新实施“1+1+9”模式(1个领导小组、1个工作专班及9个行业工作专班),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本行业行动计划,持续压实部门职责。定期召开行业专班分析研判会和工作部署会,对行业专班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落实。

放大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培育壮大各类经营主体,厚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因地制宜育主体。各县(市、区)结合实际,依托优势,精准发力,实现了市场主体速度质量双提升。万荣县立足水果特色优势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以一产优势特色带动二三产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新绛县聚焦非遗、轻工、特色农业等优势,大力发展电商物流产业园、云雕文化产业园和水果小镇等,全方位引导产业创新集聚发展。稷山县翟店镇以印刷包装产业作为镇域经济主要载体,全力打造区域包装产业基地,成为产业富民、产业兴镇的重要支撑。着眼长远挖潜力。狠抓企业培育,建立了280户“小升规”企业基础培育库和199户“小升规”企业重点培育库,117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和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形成了省、市、县级“专精特新”梯次培育体系。截至5月底,全市“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达到入规条件的有57户,培育数量全省第一。拉动消费促活力。积极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生活集聚区,启动全民文旅惠民消费月,面向全市发放电子消费券3000万元,对晋陕豫三省居民推出100元运城旅游年票优惠活动,开展“好吃运城·嗨购河东”“好吃运城·享受美味美食节”等一系列促消费惠民利民活动,畅通经济“微循环”,点旺城市“烟火气”。

创新举措,按下服务“快捷键”。在严格落实登记注册实名认证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全链条、全覆盖、全免费的商事登记全帮办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全帮办体系。在市、县、乡、村同步设置商事登记帮办代办服务区(窗、站),实现帮办区域全覆盖。截至5月底,全市帮办代办网点由2021年年底的510个增加到今年一季度末1042个,其中560个布局在农村,共计帮办代办达到3.4万余户,占新登记市场主体的60%以上。加强规范化建设。大力建设“六有”标准帮办代办网点,配备专业的帮办工作人员,为申请人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深化“政银合作”。充分拓展合作银行网点,强化银行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使市场主体能及时享受到金融扶持政策。

真金白银,激发主体“生命力”。充分发挥金融要素服务保障支撑作用,持续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政策引导激励。出台《2022年运城市金融服务业提振赶超工作方案》《运城市助企纾困40条》等,开展“纾困增效·金融助企”专项行动。一季度,全市投放市场主体倍增贷款3365户7.72亿元,助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渡过疫情难关。财税支持减负。精准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等方面,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截至5月份,市级财政部门安排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安排“运城苹果”“运城面粉”“运城蔬菜”三大品牌创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资金共5600万元;安排文化旅游全要素发展专项资金1.7亿元;为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减免税费7.61亿元。助企纾困增效。开展“百亿送贷进市场”行动,推出邮储商贷通、创业担保贷等贷款产品。设立企业开办奖补试点,对入规服务业企业、投资1亿元至3亿元及3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提供一次性5万元至20万元、100万元至200万元奖补,以真金白银破解发展困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对标对表,中流击水更需“奋楫加力”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作用下,我市市场主体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在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企业占比相对较低。全市一季度46万户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72%,仍是市场主体的“主力军”,虽然在推动就业、繁荣市场、促进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整体抗风险能力低、竞争力不强。相较而言,企业占比偏小,增速缓慢,产业集聚度不高,产值大、影响广、带动强、贡献高的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偏少。

主体质量有待提升。市场主体整体实力不强,许多传统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小、转型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辐射效应,自主或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够,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作用还不明显,“散小弱”仍然是培育工作的短板。

服务环境仍需优化。部分保障措施基本承接省上政策,具体落实结合我市实际还不够紧,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还有更多探索和提升空间。推进商事登记全帮办体系构建过程中,对帮办网点建设和帮办代办人员业务素质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市场信心亟待提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叠加影响,诸多行业遭受冲击,许多市场主体面临发展困境。生存周期短、淘汰率高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营者的发展信心,也令更多创业者望而却步,增加了市场主体倍增工作难度。

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国家、省、市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涵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项政策宣传还不深入、形式较单一、公众知晓率不高。

锚定目标,向着高质量发展“破浪前行”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市场主体培育,聚焦重点、靶向攻坚、综合施策,以实招、硬招、新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动力、潜力。

聚焦产业培育,优化主体结构强支撑。围绕“三个强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在“链”上发力,打通上下游的堵点、卡点、痛点,全力打造市场主体发展的新增长极;坚持项目建设“主引擎”作用,培育引进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延伸发展上下游相关产业链,注重提升本地配套率,实现关联企业市场主体倍增;创新打造平台经济和特色专业镇,科学规划布局,以强带弱、以老带新,促进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加大梯次培育和分类施策力度,培育中小微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进一步聚集,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聚焦量质齐增,积蓄发展能量固根基。坚持科学研判,警惕盲目追求数字倍增,防止违背发展规律的“摊派”,把行政资源、攻坚火力真正集中在真增长、真发展的刀刃上;加大对现有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把惠企纾困的一揽子政策一竿子插到底,让更多市场主体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积极融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紧抓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加速资源要素流通,切实将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聚焦政策支持,深化惠企纾困增活力。加强政策稳预期作用,市县两级出台各类配套政策应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要留有适应调整期,做好政策储备,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政策组合,确保各项纾困解难政策直达、精准、高效;加大金融、财政等“输血”力度,强化政府引导和担保体系作用,资金适当倾斜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让受疫情等影响的困难主体在“输血”中快速恢复“造血”功能;持续在市场主体降成本、减负担上发力,高效落实减税降费、融资贷款等优惠政策,规范中介服务,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聚焦服务保障,持续改革创新优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拓展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从“可办”转变为“好办”“易办”;坚持以法治建设为着力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发展安全感;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主动靠前服务,做到“无事不扰,一叫就到”;全面提质升级全帮办体系,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区域界限,密切配合、政策集成,形成强大合力。

聚焦靶向宣传,突出精准高效增氛围。持续开展精准入企入户宣传,面对面解读和答疑,让好政策落到实处,成为帮助企业解渴的“及时雨”;充分利用市、县、乡、村微信工作联络群,将政策宣传直达基层一线,确保让大家清楚“有什么好政策、我符合哪条、怎样去受益”;创新扩大宣传阵地,有效利用人流量大的商超、菜市场、早市、公园等场地,通过“顺口溜”“小视频”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使群众看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形成好政策就在身边、想创业政府支持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创富的激情和活力。

(运城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执笔人:张云、晋泽军、朱玲槿、刘宁胜、吕莎、赵淑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4 12:50 , Processed in 0.0641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