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东大有村第一书记王垚用行动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1 13: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王垚在村民家中了解用水情况
image.png
王垚在贫困户黄因虎家里帮忙喂鸡

8月的稷山县翟店镇东大有村,天高气爽,行走在村间路上,一盏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硬化亮化过的水泥路面、新修缮的引水入村工程、村里最高点千余平方米的观景台和停车场,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

8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大有村,见到了正在村卫生所施工现场的王垚,和村民打招呼,唠家常,他就像土生土长的东大有村村民。

东大有村地处翟店镇西南旱垣丘陵地带,运稷一级路以西。全村共有121户358人,党员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017年7月,31岁的王垚,带着组织的重托,肩负着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使命,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

从稷山县住建局政务大厅,到翟店镇东大有村,两年多来,他始终坚持以“第一书记”为纽带,团结村委会干部,着眼东大有村特点,凭着脚踏实地克难奋进的精神,得到了当地干群一致认可。

□记者 刘凯华 王棉

一步一步干实事,想为村民谋条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王垚明白,一条干净结实的水泥路是东大有村脱贫致富的“保障路”。找准了症结所在,工作便有了抓手,他决定从硬化道路入手,踏踏实实开展扶贫工作。

“来之前我了解到,东大有村共有农户121户,人口358人,地处丘陵半坡地带,在村里最高点——峨嵋岭,可以看到万荣、河津、稷山三座县城的全貌。”王垚说,一进村口,村里的情景真让他傻了眼,垃圾围村,一条土路走到底,一打听就听到村民埋怨遇见刮风、下雨、下雪,村民基本不出门,村子整体在丘陵半坡地带,没有几块平地,车辆一过就尘土飞扬,真是“风天扬灰路,雨天南泥湾。”

开局总是困难的,卸下包裹,制订好方案,王垚就和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户了解村里的情况。为了找准工作切入口,他一户一户走访,一家一家交谈,详细了解村民们尤其是贫困户的所思所想。经过走访调研,王垚了解到道路和用水是困扰东大有村脱贫致富的大问题,村民们早就期盼解决修路难题。

为了早日开工,王垚多次向县交通局等相关部门领导汇报,邀请工作人员深入东大有村实地调研。在他和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修路的资金很快到位,2017年,投资20余万元的东大有村水泥硬化路按计划如期开工。

在东大有村弯弯曲曲的半山路上,1800余米长的环村乡间路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也拉近了村民到万荣打工做生意的距离。“这是一条便民之路、希望之路,但是我明白,这是帮助村民致富的第一步。”王垚告诉记者。

一点一滴引水源,让村子用水难成为历史

东大有村地处丘陵地带,地下水开采困难,以前村里生活耕地用水只能“靠天吃饭”——用自家的水渠收集雨水,又少又脏不说,这几年别的村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这让东大有村两委干部犯了难。

“饮水问题是我村一大历史问题,也是老百姓最期望解决的一大民生问题。”王垚说,从来到东大有村工作的第一天起,村民的饮水问题一直挂在他的心头,去年,他开始协调参与村子里的饮水惠民工程。

“自来水入村、入户工程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住建局、水利局、交通局、农业局,县里的、市里的,我都不只是去了三五次了。”王垚笑着介绍道,“争取项目资金,规划施工方向,我们村的惠民饮水工程终于落地了。”

在王垚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筹措下,2017年,项目资金30余万元的饮水入村、饮水入户项目工程正式开动,挖槽、接管、全新的存水用水设施……如今,为期两年饮水惠民工程已接近尾声,东大有村靠天吃水的过去已经历史,全新修缮的饮水工程不仅可以让村民用上更加干净卫生的生活用水,更是促进了村里各项农业发展,帮助村民提高收入。

一心一意谋发展,用集体经济开发展好头

东大有村的半坡地形,极大地限制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王垚任第一书记后,通过与村两委共同努力,最终向县扶贫办争取10万元资金,在东大有村设立了16千瓦光伏板发电项目。该项目现已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可为东大有村增加1.5万余元的集体收入。同时建成的,还有68盏太阳能路灯,使村子实现一整夜全覆盖亮化照明。

由于水源先天不足,杏树一直是东大有村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家住这片峨嵋岭高地的村民杨培业介绍,家里每年都靠卖杏补贴家用,除了果实喜人外,每年三月,漫山遍野的各种颜色的杏花竞相绽放,花香飘荡在这座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那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

“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才更应该促进产业的升级。”在东大有工作两年有余的王垚在心里琢磨着东大有经济的未来。今年3月,这个机会来了。

今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梯田杏花开,花香扑鼻来”为题,对东大有村的特色种植进行了报道,在杏花盛开的二十天内,前往该村观赏杏花的省内外游客日均达到1000余人次。“这不仅为我们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开了个好头,还让我们村民的土特产直接进行了销售,实现了人均增收580余元。”王垚表示,不仅仅是要做杏花观光节,接下来,他们计划对全村所有的杏树实现规模化管理,统一包装、统一定价,打响“东大有杏”这个特色品牌

一举一动感人心,和村民为脱贫共同努力

自2017年驻村以来,王垚走遍了东大有村的家家户户,村民家小到买粮买菜,大到过节过事,他都放在心上。“要弯下身子来,用双手帮忙、用双脚跑腿,真心实意地为村民做实事。”在这个小山村扶贫的两年多时间里,王垚常对自己这样说。

七十多岁的贫困户黄因虎,因妻子腿部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学历低无所事事,成为村两委心中亟待助贫的典型。王垚知道情况以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关注群众冷暖安危是他最上心的事。

为此,他积极联系县残联和相关部门,为黄因虎申请争取党组织扶贫款3000元,又根据黄因虎家的实际情况再次送去100多只鸡苗,帮助他们两口子销售土鸡蛋,为其儿子在昆山一企业找到了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现在我的儿子刚谈了对象,你看我家里的鸡苗也越养越多,都是放养的正经土鸡,每年光卖鸡蛋的收入就够我们生活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这都得感谢我们的王书记哩。”黄因虎说。

“我以为你要走哩,你可不敢走,不能走。”在黄因虎家里,正在为土鸡更换饲料的他,见到王垚就像见到自家人,和他唠起了家常。在村里时间久了,王垚和村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谁家几口人,谁家孩子上什么学,谁家娶媳妇了,谁家孩子还没谈到对象……他都记在心上。

此外,他还积极协调贫困户外出打工,去运城、万荣、稷山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部分已经实现就业。驻村以来,王垚用一颗火热的心,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用实际行动唱响了一曲攻坚克难的赞歌。

东大有村现在路宽、水甜、花香,村民钱袋子鼓了,村里人爱夸村里好,也爱夸王垚。提起王垚,村民们说:“王书记人好,无论做人做事都负责任、实诚。还有他那鞋啊早上是干净的,下午肯定跟没洗的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12:04 , Processed in 0.067683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