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魏文侯伐交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2 1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简称“晋”,晋是黄河流域文化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西周时为唐地,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成王给弟弟唐叔虞的封地。古时的国君,习惯上在名字前面冠上封地的名号,于是唐国国君叔虞,就叫唐叔虞。唐国施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国策,以“尚公、尚法、尚贤”为治国的文化理念。农、牧业显著发达,加上盐池、炼铁,经济十分繁荣,国富民强。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继位。姬燮继位后,迁居到晋水之傍, “唐”国号改称“晋” 。
image.png
公元前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了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杀死智伯。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领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韩、魏三家受封为诸侯。当时的晋或三晋疆域都远超过现在山西省的范围。

在三家分晋的时候,魏国在安邑建都,所在的地区是晋国的腹地。当时作为晋国战略主力的两支军队分别是赵候的骑兵以及韩候的步兵,魏候的势力则是负责为这两支军队提供后勤与补给。三晋分家的前期,魏国是没有正式军队的诸候国。如果这时候赵国联合韩国进攻魏国,魏国就是一只束手待掳的肥羔羊。
image.png
这时候,魏国国君魏文侯经过深思熟虑,站在战略的制高点,制定了具有战略性的伐交策略。孙武曾经就有过预言,晋国六卿会被赵国所吞并,在三家分晋时,赵国成了三晋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三晋西有秦,南有楚、郑、卫,东南有齐,东北有燕,北有北狄,是“四战之地”,四面受敌,生存压力很大,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赵献候和韩武子错误的判断形势,认为三晋的国土四面环山,受的外部威胁少,产生了内斗的思想,制定了错误的策略。赵献侯想联合魏文侯消灭韩氏,赵、魏平分韩氏。韩武子想联合魏文侯消灭赵氏,韩、魏平分赵氏。对于赵、韩的提议,魏文侯均给予了明确的拒绝。魏文侯劝赵献侯打消分化韩、魏,从而各个击破的念头。他说,魏和韩比较弱,韩、魏内斗而与赵国平分对方的想法是与虎谋皮,最终都会为赵国所灭,因此,形势使韩、魏必须联合。魏文侯劝韩武子也不必因为赵氏的威胁而联合魏氏进攻赵氏,赵国的实力太强了,韩、魏联合也只不过与赵国能打个平手。双方硬拼的话,必然是两败俱伤,周围林立的秦、齐、楚都是强大的国家。而且即便赵氏被击败了,韩、魏也必然会继续内斗。魏文侯的建议很是有建树,赵韩两国君均认同了魏文侯的想法。
image.png
赵韩内斗,为啥都来来拢魏国呢?魏国在当时,虽然没有強大的军队,但在经济上独霸盐池,还必较富裕。比之韩国铁山,赵国广袤的土地,魏国山多地少,人口密集,粮食生产是农耕发达地区能夠维持国内的需求,还可以给别国提供经济援助。魏国在初期不对外扩张领土就是因为不想被韩赵所关注罢了,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下,不变则弱、不变则穷、不变则亡。魏文侯在伐交方面与勾践灭吴时采用的计略是相同的,他提议,赵、魏、韩三国紧邻,必须要和平相处,如果内斗,就会被拖在晋这个封闭的环境里,谁都无法发展。赵、魏、韩只有联合起来向外扩张才有出路。对于魏文侯的联合发展策略,赵献侯与韩武子都表示同意。以后如何联合,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如何分利,三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通过这次会谈,三家基本上明确了各自的目标,其中,赵国把目标瞄准了北方的中山国与燕国;韩国则把目标定为郑国与宋国;魏文侯则把目标瞄准了西方的秦国,由此,三晋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

这种短暂的修养生息时间给魏国提供了训练正规军的机会,只要缓上两三年,这支正规部队出现,那么赵韩两国就不能轻易打击魏国了,这便是魏国崛起的前期基础,进行军事改革,建立职业化军队魏“武卒”。关于魏武卒的精锐战斗力有书记载:“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引自《荀子.议兵》。这当中,所有的军队都是当时的职业化部队,齐国技击之士是从齐桓公管仲时代便开始的,代表的是当时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就当时而言,魏国的武卒建设非常成功,逐渐地演变成为魏国的建军制度和军功贵族制度,甚至可以说,后来的秦国锐士也是得源于此模板。但是养育这么一支军队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以魏国此时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

在强国战略之中,春秋五霸各有特色。魏国是三晋之一,强盛一时的晋文公,晋悼公都是魏文侯的先辈,魏文侯很有理由选择他们。但是,最终魏文侯却根据魏国自身的地缘实际采用了郑庄公与齐桓公的强国战略。即,商业强国。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即,魏国时刻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戍守国土,但是强大的军事力量需要强大的国家经济来支持。魏国山多地少,人口密集,粮食生产也基本能自给自足,这是魏文侯所看到的事实。魏国没有晋文公的广袤国土以供治国强军。

在春秋初期,郑庄公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情况与魏文侯极为相似,但是,当时,郑庄公采用了“以兵护商,以商养兵”的强国战略,取得了极大的影响。而魏文侯比之郑庄公还有一项资源优势,魏国境内有当时著名的盐产地盐池(安邑盐池)。盐池生产的盐销往周边的国家,获利颇丰,是魏国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魏文侯将同时吸纳郑庄公的商业强国与管仲的贩盐盈利战略。

魏国供养武卒,武卒保护盐铁贸易,盐铁贸易又反过来供养武卒,如此以来,魏国从一开始的被迫防御到主动防御再到成为中原霸主,主要源于魏文候的伐交战略和蹈光养悔的商业强国策略。

赵   波/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3:02 , Processed in 0.074409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