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赓哲:找到年轻人契合的点 宣传关公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4 10: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于赓哲教授接受运城晚报记者采访

在“帆书·书卷里的中国”全国大型知识类巡讲首站活动——“书卷里的运城·致敬华夏之根”活动现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于赓哲,用历史典籍带领大家认识了“您所不知道的关公”,讲解了不同于大众认知的历史细节,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作为历史系的专家学者,运城对他而言,更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对于关公故里如何创新宣传关公文化,他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运城是谈起中国历史绕不开的地方

提及运城最吸引人的地方,于赓哲教授说:“运城对我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他,认为谈起中国的历史,怎么也绕不开运城。

在他看来,运城是黄河中游的一个重要的阵地,中华文明原本就是在黄河中游这个地方开始的。“我们现在经常说‘一带一路’、古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于历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运城这个地方,恰恰有丝绸起源的传说,就是嫘祖。在咱们夏县西阴村遗址出土了目前中国最早的家养蚕的证据,就是半个人工养蚕、上面用锐器剪掉的蚕茧,这个出土的实物和历史传说就匹配起来了。一直到北宋时期,山西地区仍然是中国重要的丝绸产地。”于赓哲说,“所以谈丝绸离不开运城,谈上古三代离不开,更不要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关公了。中国的文圣是孔子,说孔子肯定离不开曲阜,谈起武圣关公,自然离不开运城,谈信仰的时候,也离不开关公。”

从古代交通角度来说,运城控制的渡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的一个要处,是黄河上重要的关口。“请大家去看一看黄河旁的那几个唐代大铁牛。铁牛所体现的雄浑的气势、唐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是那个年代黄河渡口繁荣的一个象征。”他说。

于赓哲认为,谈起文学,说到鹳雀楼,说到《西厢记》,说到王维等,都跟运城相关。“有一句话叫‘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在运城地区,比方说裴氏家族,就是中古时期的名门望族。”他说,“裴氏家族诞生宰相级别的guan员将近60位。整个中国历史,再难找到一个能与之相匹敌的家族。所以说,运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地方。”

于赓哲最喜欢运城的一点,就是其深厚的历史。活动之前,他还专门到盐池转了转,“盐池对我来说,有一种情愫在里面。因为我发表的第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就是关于盐池的。”他说。

盐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是供应长安、洛阳食盐的重要地方,“没有盐池,其他地方就吃不上盐。”他说。

“运城要好好地宣扬传统文化,把文章做足了,加强对重要遗迹的宣传,要让更多人知道运城的光荣文化,有很多能够让国人惊叹的东西。”他说。

书香建设泽被子孙

运城一直在打造“书香运城”“幸福运城”,能够把书香和幸福连在一起,于赓哲也给予了肯定。

“知识就是生产力,而生产力会带来我们人生的幸福生活。我们可以注意到,跨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追求温饱的阶段之后,在小康社会我们追求的,是一个重要理想,那就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富足。”于赓哲说,“精神生活的富足靠刷短视频吗?显然不够,我们更主要的还是阅读。不管阅读的载体怎么变,不管信息传播的手段如何变,阅读永远是我们最基础的精神需求,没有任何其他方式能够取代阅读。”

“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只要阅读下去,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提升。一个地方也一样,只要注重文化建设,能够提出‘书香’这样一个口号,这就是一个长久的、长线的投资。短期内也许见不到直接的效果,但是长久发展下去,你一定会发现它的好处。”于赓哲说,这个好处就是泽被子孙。

创新关公文化宣传

此次活动中,于赓哲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关羽名字中“羽”的由来、与“羽人崇拜”的关系等,阐释了其来自于汉代对长生的一种期盼,并结合历史变迁讲解了关公形象和关公所用武器的变化。

运城即将举办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弘扬关公文化、让更多人全面了解关公精神方面,于赓哲说:“关公的事迹、关公的精神,作为中国人几乎都能讲出来一点。宣传上,我们可以注重现在年轻人的感受,可以看到年轻人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喜爱,跟中老年人的兴趣点不一样。”

于赓哲举例,比如苏轼,按中老年人的理解,苏轼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提起他,就想到他跟新党、旧党的矛盾,在文学方面的贡献等,“但要问年轻人,‘90后’尤其是‘95后’,对苏轼哪些地方感兴趣,他们可能会眉飞色舞地说,‘苏轼,最好的饭搭子呀,苏轼走到哪儿,不管碰到什么艰难险阻,首先想到第一件事就是吃。他的人生特点,就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这些点。”

于赓哲认为,在关公文化建设当中,也可以挖掘出类似这样的点。“我们可以发掘关公身上跟现代年轻人能够契合的点,比方说在面临职场压力的时候,你怎么去沟通?当有人诱惑你跳槽的时候,你看看关公是怎么做的?”

“要想让关公文化持久走下去,还得知道年轻人感兴趣的是什么,抓住了年轻人就抓住了未来。”于赓哲说。

记者 王捷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23:06 , Processed in 0.069567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