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微“盐”大义 ——财政视角下的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0 11: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七彩盐池

刘韵婕/文

有人说:“盐是文明的尺度。人类的历史,就是嗅着盐味前行的历史。盐的故事,就是文明的故事。”

盐,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不过是普通的调味品,但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它不仅给食物增味、维系生命繁衍,还在某种意义上担负着治国安邦、保障民生的使命。

天下税赋 盐利居半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发展就与盐密切相关,人类的历史与盐的历史水乳交融。在盐资源尚未大规模开发前,盐是比金子还值钱的“天藏之物”,为了它,不知有多少人剑拔弩张,大动干戈。在西方,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最早就是指运盐的通道,罗马士兵发放的工资也是盐(salt),所以,现在英语中薪水称为salary。斯拉夫民族有将食盐与面包作为最珍贵的礼物献给尊贵客人的习俗。据专家考证,我国最早的战争就是华夏始祖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为了争夺山西运城地区的盐池而展开的。春秋时期,巴人为了“夺盐之战”,曾在西陵峡建了一百余公里的巴楚长城作为军事要塞。

盐是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之一。古代汉字“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象形文字,左上是一位朝廷guan员,右上是盐水,下面部分表示工具。这个字表明了国家对产盐的控制。我国历史上,盐被称为“国之大宝”,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尚书·禹贡》有“青州厥贡盐”的记载。周代财政收入为“九赋”,其中“山泽之赋”规定了对煮盐征收赋税。春秋时齐国实行食盐专卖政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盐业专卖的国家。东汉时食盐由专卖改为征税。隋唐初期曾放任盐业且免除食盐征税。安史之乱后,唐朝财政入不敷出,盐业专卖、征收盐税又重新施行。

官收盐利在中央财政岁入中占据重要地位。《资治通鉴》记载:“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饰、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以两宋为例,盐钱岁收最高者,各约为2500万贯和3100万贯,盐钱在国家货币收入中所占的最高比值,分别达36%和44%,占当时国家财政收入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南宋时甚至接近二分之一。明清时期,盐的运销大多数地区实行专商引岸制,由盐商垄断食盐的运销。清末,鉴于这一制度的弊端,宣统三年,清政府将盐政管理权集中于中央,后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终止。

晚清、民国时期的盐业政策,经历了商专卖、官专卖与贸易自由化三个阶段,我国的盐政主权也经历了放开与收回的过程。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我国盐业实现了近代转型。

盐税时代的落幕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食盐经营管理制度演变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食盐经营政府主导、计划管理(1949年至1994年),第二阶段是食盐专营体制建立及发展(1994年至2000年),第三阶段是酝酿盐业改革方案(2001年至2015年),第四阶段是盐业改革方案出台和实施(2016年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设立了专门的盐务机构,对盐业实行专卖管理。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盐业的恢复和发展,对经济恢复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盐税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明显降低,1950年只占到5.49%。实际上从新中国成立起,通过一系列的计划经济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国家对盐业生产经营活动一直采取计划管理,即整体上采取专营的办法,但专营的目的不再是增加财政收入,主要是为了保证供应和价格稳定。

新中国成立前的盐业大都是产、销、税统一属盐务机关管理,实行专卖或公营,尤以运销环节管制最为严格。1949年末召开的全国税务会议、全国盐务会议及全国城市供应会议共同确立了盐业产销分管的原则,并在这一时期首次建立了统一的盐业管理体制。财政部下设盐务总局,负责管理全国盐的生产和盐税征解。贸易部下属的中国盐业公司经营盐的运销,并由贸易部授权,负责盐的市场安排和运销商户管理。

1949年至1950年初,全国先后出现四次物价大涨风,盐价随之上涨。中财委随即出台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投机行为。1950年初,物价回落,盐价下跌,但食盐滞销情况严重。为了鼓励私人运销,1950年6月,国家召开了盐业运销会议,决定对盐税减半征收,调动了私商经营食盐的积极性。1950年下半年,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和市场情况好转,食盐市场购销两旺,全年销盐200万吨,其中私商报运量占总销量的42.18%,发挥了私商对国有经济的补充作用。

1952年6月,中财委决定将财政部盐务总局及其所属机构划归轻工业部领导。历史上的盐务部门大都以征解盐税与缉私禁私为主,划归轻工业部以后的我国盐务机构明显地烙上了工业生产的烙印,标志着盐业管理从财政税收为主向以发展生产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1985年,盐税收入占整体税收的比重首次降到1%以下。从1994年开始,盐税被纳入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盐税作为单独的税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盐路上的历史印迹

古代运盐的方式,可以用车船,可以使马骡,更有肩挑与背驮。一条条盐路,从盐场、盐井、盐池或码头出发,蜿蜒伸向远方,伸向炊烟飘起的每一个角落。古代盐路上不仅留下了运盐人的汗水,留下了不堪重负的马骡的叹息,还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迹。

江南运盐依靠水路码头,沿着河流一线,运商云集,修建了大批经营盐贸易的店铺。清代政府规定,禁止贩卖私盐,运盐商户必须在官方备案才能经营。具体流程是,先由实力较强的本地豪商引荐担保,再向衙门缴纳“盐贴”,之后才能获得朝廷巡抚盐漕部院批准,由所在地的盐运使司发放官盐木质招牌,类似今天的营业执照。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克服财政、经济困难,打破国民党当局对边区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政府曾发起了大规模食盐运销活动,鼓励边区民众把食盐一驮驮推销出去,换回边区紧缺的棉花、布匹、药品,这对当时边区的贸易、财政、金融,军政机关供给和边区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食盐的管理。为了尽快清除食盐库存、稳定物价,许多地区采取了公私兼营、自由运销的方式,私人运销占了很大比重。运盐商户由所在大行政区盐业公司负责管理,其购运盐斤,均须按规定缴足价款,换领盐税税票。盐、票同行,到销地后向盐业公司报告到盐日期、种类、数量,并缴验税票。盐商售价,以能维持运营成本并有适当利润为原则,不得投机、抬价、掺假。

盐,它不仅翻腾在大海的波涛里、埋藏在大地的岩层里,还实实在在涌动在我们的生命里、生活中。从古至今,食盐对个人很重要,对国家更重要。换言之,在封建社会,盐是“百味之王”,国家财政建立在每个人的舌尖之上,“得盐者得天下”;在现代社会,盐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虽然不再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但依然事关国计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盐漫长的“生命”史及不同时代的“生命”转折,折射了人类经济、财政、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中国财税报》)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4 21:14 , Processed in 0.068336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