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篆刻中“疾”“涩”“藏”“露”的线条什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2 14: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000.jpg
  篆刻中的线条理论上有“疾”“涩”“藏”“露”几种表现形式,这个抽象的概念一下很难理解,篆刻微刻小编搜集整理了这篇文章并配图名家作品,更加直观的表现线条中的这四种感觉。
  “疾”感的线条,并非是指作者在运刀过程中速度的迅疾与否,是篆刻时在使用自己特有刀法的前提下,利用运刀在动作变化与快慢合成后的产生的线条形态,所造成的“疾势”。猛利、流畅、活泼清新与落落大方,但欠浑厚、少圆润和凝重不足是“疾”线条的具体特征和外在表现。在明清流派印章中,黄易、吴让之、黄土陵等人的刀法所产生的线条,在各自的流派或篆刻体系中,大致均可以归入此类,下面是黄易的篆刻作品。
  
DSC0001.jpg

DSC0002.jpg

DSC0003.jpg

DSC0004.jpg

  “涩”感线是朴拙、厚重、充实等由人们经验或体验所形成的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概念之总和,同时灵动欠缺和极易板滞又是它常常会发生的问题。因此,篆刻中线条的“涩”感,决不是用简单机械的运刀运用或程式所能说明的,当然也不是在刻刀使用上熟练与生涩的程度。例如,浙派印人中的赵次闲等人,虽也用那“欲行不行”的切刀,但他们篆刻中的线条却是那么地流畅娴熟,并无什么“涩”的意味。对吴昌硕,特别是钱松等篆刻家的作品与浙派其它印人或皖系其它印人的作品线条的对比与比较中,不难体会到“涩”的真义。看看钱松作品的“涩”。
DSC0005.jpg

DSC0006.jpg

DSC0007.jpg

DSC0008.jpg

  “藏”感的线条是“力量藏在线条内部而不外泄或外泄得到控制的线条”,“藏”的线条中的力必须可见,否则无所谓“藏”意可言。举例说来,篆刻中那些刀痕不见或少见相应石迹的线条,如黄士陵、陈巨来等人的篆刻,朱文大多显得细而有劲,白文则粗中见健,均可谓“力在其中,不见外泄”,但他们两者在“藏”的程度与方法方式上却并不一致,甚至悬殊极大。
DSC0009.jpg

DSC00010.jpg

DSC00011.jpg

DSC00012.jpg

  “露”感的线条,有两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所具有的力量必须相对外泄,同时线条的“泄气”得到控制,并产生与所泄方向相反的“势”。具有的“石味”要明显多于刻刀所具有的“金味”。也就是说,石性的表现在“露”的线条中,非常的突出明了。因为就单刀线条而言,刀锋所接触一面较为光滑,外泄点较少,这无疑是“刀”起了重要的作用,故“金味”较浓,而刀刃所不接触的一面,则完全是石头那自然的崩落,其参差不平所形成的外泄点,从而使线条内在力量在此得到释放和显示。吴昌硕、齐白石的篆刻线条,均可谓是“露”意表现的典范之作。
DSC00013.jpg

DSC00014.jpg

  总之,不同的刀法,可以赋篆刻线条以“疾、涩、藏、露”等四种有意味的抽象感觉,它们之间各自在程度上的不同与相互之间在某一根线条中的合成,使得篆刻线条表现变得极端丰富和多彩。

篆刻专业论坛作品发布
点我注册
点我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8 00:47 , Processed in 0.071398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