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从照片和纯外观上来看,新手很难区别寿山石与老挝石,但任何一方的石头,都不可能做到与另一方石头百分百的“像”,内在的质地更难展现一致。 笔者往返于各大市场之间,对各种石头均有涉及,对大家常问起的挝石与寿石中主要的区别之处做出总结。 寿山田黄地里已经很难有十克以上的田黄出来,可老挝的产量还是劈天盖地的,如果没有区别,后者对于价值的冲击能一下子冲垮关卡。老挝有产量优势,田黄身价有诱惑力,因此有人一度闭口不谈二个石种的分别。
但二种石头的比较,从出身上着手依旧可观一二。老挝“田”多数是山产独石,“严重”区别于寿山田黄田产的身份;前者产处多干燥,难以在吸纳外围养分上发挥十足功力,后者有着田中丰沛泥水元素无时不刻的滋养。这造就了,老挝“田”很难做到从外至里的纯一黄色,多是外现黄皮、内现白心或红心的情况。但是,外地的石友说福州的石商比较聪明,知道老挝的内心碰不得,就以薄意工艺来规避风险。
不能通过内心的情况观察二个石种的区别,寿山田黄的萝卜丝可谓帮上大忙了。它如同守护寿山核心的门神,它的存在如警卫时刻警惕,使其身份不容混淆质疑。这方面,老挝可能也有所谓的“丝”,但是比较粗,用“纹”来形容会更恰当。有的一部分石友可能会觉得,寿山田黄中没有丝的怎么办?
其实外相的皮、格、丝都是寿山田黄的重要特征,还可佐以这个石种的“温、润、细、结、凝、腻”六德去判断,这些条件足以抵御一切外力的冲击。另外来讲,寿山田黄石极为珍贵,一些上份量的在老挝田未出产前,就频见于网络、书刊、拍场等,在身份的判断上足可安枕无忧。份量田黄如此,一些古董级别的田石,在拍场上未见低下一丝高贵的头,更可说明田黄的垄断地位了。 因为从老挝从出产到现在,从没有放松过对这个石种的认识,手上收藏也颇丰,可以在分别上言语一二了。上面的二“田”区别,因为挝“田”的相似度还不够所以难度不大,但接下来要辨别的这个老挝流水纹“杜”就要叫不熟者头大不已了。
寿山杜陵的密度在寿山体系内都是出了名的,若是二章相碰必发出清脆的“锵锵”之声,这种特征首先就有别于老挝。质地上的区别表现在刀感上,入刀于杜陵会崩弹而出,有别于挝“杜”的粘刀。
除此之外,从外观上,二者之间的差别也甚大。二者辨别最大的难度出现在流水纹上,老挝的流水纹有种像松木横切纹理的感觉,整齐谨慎、线线分别;杜陵的流水纹更加立体,也有更加自由一些的感觉,再有类似于虱子球类的特征相佐, 岂可无别?
当然如上只是从普遍程度上的常见区别,不排除个别出现与文中描述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前两步不行,剩下的还是以石种的特征来帮助辨别了,杜陵常有的砂钉,虽在挝“杜”上也有出现,但频率比较低;棺材灰又是挝“杜”极少或没有企及的地方。
如上,细微处的分别,再于生活中用于组合手段进行判断,二者差别将被无限放大。
接下来的识别难度将更高,那就是令人迷惑不已的老挝朱砂、桃花类了。
因为朱砂、桃花的大量存在,作为“外衣”或“内衣”阻挡了石质的呈现,而这些无数的砂点与寿山类是无二无别的。至今为止,还时有发生将老挝当成寿山买的。笔者在二类石种上不曾少花钱,是故今天还是大胆地呈现它们了。
从外观上,寿山水洞已绝产多年,现存的量若现于人们面前,多是有包浆的情况,或者是外现油黄的表象,这点异于老挝这类石头的光鲜。另外,从纯净度来讲,寿山水洞可以从多针或有无水泡等部分证明身份。
一寿山当地的石农讲,水洞有留白部分是加分的地方,有种似水凝珠的感觉。有些情况可以从这种清透的底来判断,但例外的情况始终会出现。无论如何这些差别从图片上看都是极其细微,只是在艺人或篆刻动刀后可于手端立辨。
综上二种石头的比较,从目前面市的情况下来看,寿山在蜡性石种(芙蓉、汶洋、山秀园)、白晶石种(坑头晶、高山晶)、萝卜丝石种(田黄、荔枝)等表征极难为外石所窥破。除此之外的识别,普遍是如上所说的,但个体位的差别也是千变万化,具体情况还是要以经验判断。
篆刻专业论坛作品发布
点我注册
点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