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有一种生活叫看戏——冯明青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8 10: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小就喜欢蒲剧。

十三四岁的时候村里闹家戏,我滥竽充数,二胡伴奏。妈妈在台上演《苏三起解》里的苏三,我在台侧咯吱咯吱“杀鸡”。1969年,我从万荣中学毕业后回村,不论是春秋学扶犁耕地,还是五黄六月在场里跟着碾麦,都能听到乡亲们那大吼的“乱弹”。后来,不管上学、当兵,还是转业到电视台,我始终是戏迷一枚。1990年春节,我和王益民台长还与临汾电视台合作,策划组织拍摄了9集《河东戏曲荟萃》舞台艺术片,解说词是我撰的稿,播出后反响极好。

故此,20多年来,我与运城蒲剧界的几朵“梅花”都是比较熟悉的,特别是景雪变。她就是为蒲剧而生的,极具表演天赋,长相俏丽,嗓音甜美。她刻苦练功、革故创新、教书带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蒲剧表演艺术。在承师前辈艺人、借鉴同行特点的基础上,她综合了工花旦、刀马旦、小旦、老旦、武旦、青衣、花彩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打、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将蒲剧的唱腔、表演艺术及艺术主张、传承教育,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了较为完美的艺术境界。

雪变早慧,11岁时就以《红灯记》中李铁梅的一段唱,被原运城县蒲剧团看中,成为剧团年龄最小的学生;15岁时即以《刘胡兰》中刘胡兰一角首挑大梁,在运城人民剧场连演24场,引起戏剧界的极大关注。继而扮演了众多主要角色,直到她主演的蒲剧电影《窦娥冤》《山村母亲》,将蒲剧表演推向高峰,成为专家和观众公认的蒲剧表演艺术家。

自2002年4月起,雪变担任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团长,运城学院特聘教授、音乐系学科带头人后,注重戏曲理论研究,著书立说,更致力于蒲剧后继人才的培养。2005年至今,她已和指导老师一起培养出40多名全国戏曲小梅花奖演员。她还获得了原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一位卓有成效的蒲剧表演艺术家和蒲剧表演教育家。

我喜欢景雪变的戏,也敬佩她的人品戏德。雪变的戏我以前看过许多,纯为欣赏。后来受命撰写景雪变表演艺术的书,又补看重看了不少,越看越觉得她的悟性极好,演艺水平极高,越觉得蒲剧之深奥。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永远的精神食粮。半个世纪以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景雪变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剧,创造了一系列辉煌。从景雪变的《关公与貂蝉》《山村母亲》等剧目在北京、上海、苏州演出的热烈反响来看,特别是蒲剧电影《窦娥冤》《山村母亲》获大奖和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及院线上映,更加深了我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解。我也理解了山西省启动编撰《蒲州梆子志》的重大意义。

景雪变主演的《山村母亲》,我已经看过三次现场,还看了电影,次次感动,次次泪崩。景雪变50年为戏而活,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以演出2000余场的经典剧目《山村母亲》为标志,景派艺术已日臻成熟。然她已60周岁,长路漫漫,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戏剧工作者坚守与传承,发展与创新;需要更多的景雪变及其传承人,共同撑起蒲剧这艘航船,乘风破浪,继续前行。祝愿她不离舞台,不离讲台,不断探索,艺术之树长青!

我是景雪变的忠实戏迷,我的生活已离不开蒲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5 00:20 , Processed in 0.09806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