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古人先贤爱植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8 16: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万物复苏、春山可望的季节,人们纷纷走进大自然,走进田野乡间,广植树木,广培绿色,为美丽的家乡增添一抹抹新绿。

树木能给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活物资、生产原料。其中有香甜美味的果实,有清香的茶叶,有珍贵的药材,还有用作建筑的木材等等。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扩大山林资源、增加森林储量,还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修复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善举。所以,我们的先人都很懂得这个道理,历来重视植树造林。

早在先秦时期,统治者就设有专门“山虞”或“林衡”的官员来掌管国家山林。山虞主要负责制定保护山林资源的政令,对树木的栽种、砍伐予以决策。林衡职位相对较低,属山虞领导,其职责是巡视山林,执行禁令等,相当于现在的护林员一类。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在诸侯混战、四方割据时,植树依然盛行。先秦《礼记》中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后,曾颁布法令在道旁植树,地方官员积极遵行,并采取多项奖励措施,鼓励百姓植树造林。《至言》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树以青松。”

西汉时期,拥有很多树木的人,财富可以与千户侯相比。在已发现或出土的秦汉时期的壁画与画像石、画像砖中可见到大量的树木形象,可见当时植树之盛。

隋朝时期,隋炀帝虽负荒淫无道的万古骂名,但也非常重视植树造林,在植树方面很有建树。他特别酷爱栽植柳树,曾下诏令民间每栽活一棵柳树,赏细绢一匹作为奖励。

到了唐代,朝廷下令,凡驿站与驿站之间、各地通衢两旁,都要种上树木,以荫蔽行旅。同时规定,王公以下都留有“永业田”,相当于现代的“自留地”,每家或每人都必须在永业田中种上一定数量的树木。

宋元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根据植树多少把百姓分成五等,并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对率领百姓植树有功的官吏,可晋升一级。这就足以说明朝廷对种树的重视。元世祖忽必烈颁布《农桑之制》规定,每丁岁种桑、枣二十株。土性不宜者,可种榆、柳等。同时要求各级官吏督促实施,如失职或审报不实,按律治罪。

明清时期,植树造林规模有更大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有“植树皇帝”之称,到他病逝后,全国各地栽种树木多达几亿株之多。清朝初期,朝廷要求地方官员劝谕百姓植树,禁止非时采伐和牛羊践踏及盗窃之害。鸦片战争之后,一批有识之士提倡维新,光绪皇帝曾诏谕发展农林事业,兴办农林教育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在1912年5月就设立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定为植树节,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都要到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参加植树节活动。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也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意指孙中山先生生前的遗愿得以在新中国实现。人民群众为此发愤图强,锲而不舍,持续不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祖国大好河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4:29 , Processed in 0.064383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