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城河相融”新永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1 15: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河相融”新永济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流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山西,是黄河流经跨度最长的省份,有着灿烂而悠久的黄河文化。而黄河文化中,文化蕴藏最丰富、历史追溯最悠久的地域,便是历史上称作蒲坂”、“蒲州”的永济。从古至今,永济的黄河文化熠熠生辉。

以山为骨,以水为魂,做足山水文章。今年以来,永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启动建设沿黄“农林文旅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循环圈,“”出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新天地。
沿黄“农林文旅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循环圈全长36公里,共涉及2个镇(街道)14个村,串联了神潭大峡谷、尧王台、万固寺、鹳雀楼、铁牛馆、普救寺等旅游景区,囊括经济林、芦笋、水产养殖、大棚蔬菜等一批以观光、采摘、垂钓、农家乐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
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乡镇是“主战场”,乡村是“着力点”。通过乡村环境整治,永济的乡村刷出了新“颜值”。伴随着“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季”等一系列以整治乡村环境卫生为主题的活动接连启动,永济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战进行得轰轰烈烈。此外,永济市还对中条山沿线被毁山体和沿山洪水冲积扇进行了绿化栽植生态修复,黄河沿岸,再现了绿水青山。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尧舜文化源远流长;普救寺、黄河大铁牛、鹳雀楼等特色景点星罗棋布。历史赋予了永济得天独厚的文旅优势。
为了发挥这一优势,永济市充分挖掘利用旅游资源,变美景为“钱景”,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
水峪口古村是永济市文旅融合的最早践行者。游客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村落里,可以尽情品尝特色小吃,体会岁月静好。目前,古村已吸引了山西、陕西、河南等省的民间小吃、民俗工艺、民间演艺入驻,容纳了近110余家各地特色小吃,节假日期间游客日均吞吐量达5万余人次。
一树芳菲点亮满园春色,水峪口古村的发展在循环圈内并非个体,神潭大峡谷、尧王洞天、普救寺、鹳雀楼等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圈,镶嵌在圈内的14个村犹如星星般频频闪现,也成了循环圈里的新景点。
产业高质量的融合发展,是沿黄示范循环圈的支撑。黄河永济段全长40余公里,河床宽浅滩涂平坦,水源充足。近年来,永济市立足县域特色,围绕黄河滩涂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了水产养殖、芦笋、莲藕、水稻、小麦、鲜果、干果、防护林等黄河滩涂八大万亩特色种养殖基地,占地总面积15.6万亩。其中,水产1万亩年产值1.9亿元,芦笋2万亩年产值6000万元,莲藕1.5万亩年产值4500万元,水稻0.6万亩年产值900万元,小麦1.8万亩年产值720万元,鲜果等年产值1.5亿元,干果3万余亩年产值达1.8亿元。这些颇具黄河文化特色的永济产业“名片”,借助循环圈的建设,将会变得更加耀眼夺目。


产业为支撑,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文化借旅游出海,旅游借文化立足,产业借融合腾飞。
奔腾河水向东流,气象万千满目新,如今,一个靓丽的沿黄“农林文旅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循环圈正在永济勾勒凸显,“山河相依、人河相亲、城河相融”的新局面已经在永济迅速开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6 07:50 , Processed in 0.080275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