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杜波,占据了现代蒲剧史的重要一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8 1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蒲剧,作为一个古老的梆子戏剧种,在明代中叶已趋成熟,于清代康乾年间达到鼎盛。20世纪50年代,蒲剧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老树新枝,青春焕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五大名演如皓月当空,朵朵梅花似群星灿烂。蒲剧的声音,让山南海北的戏迷观众如醉如痴。

一个剧种,红遍大江南北,全凭着剧情的动人心弦,表演的赏心悦目,声腔的沁人心脾。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靠的都是戏剧家的呕心沥血和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演技。

现代蒲剧史上,著名的戏剧家杜波先生占据了重要一页。



戏剧家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称谓。一般的剧本创作者,是剧作家。只有那些顶尖的剧作家,其剧作对本剧种具有提升意义,同时也能够使本剧种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剧作家,才能够称之为戏剧家。具备了戏剧家的品格,达到了戏剧家的高度,才能够称之为戏剧家。

杜波先生一生剧作颇丰,创作和改编剧目就达28部之多,代表剧目有《白沟河》《麟骨床》《烟花泪》《意中缘》《周仁回府》等,也获得过多种奖项。他的剧本经蒲剧院团演出后,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蒲剧剧种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使广大观众对蒲剧产生了一种新的审美满足。

戏剧家的艺术创作,与时代主流和人民的心理期待有着紧密的联系。杜波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戏剧家,他的家国意识、爱国情怀、文学立场,在剧本中都有鲜明表现。那年,杜波先生的新编历史剧《白沟河》横空出世,擅场城乡。民族英雄杨家将不计荣辱、同仇敌忾、舍身保国、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大共鸣,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白沟河》由晋南青年蒲剧团在北京演出后,轰动京城,观众和戏剧界反响强烈,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全国一流的戏剧大家对蒲剧剧本的成功创作和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对蒲剧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新时代的枝繁叶茂,都做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这是时代的肯定,也是人民的肯定。

这一份灿烂和辉煌里,有着杜波先生的心血和努力。

同样,杜波先生改编的蒲剧《麟骨床》也风行一时。剧本反映的奸人宵小投机钻营、陷害忠良、扰乱朝纲的历史故事,契合了广大群众经历的强烈爱憎,表达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人间正道和历史规律。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是社会情绪的表达。《麟骨床》的剧情发展、人物行动和故事结局,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响应。戏剧家心里有人民,挥笔写人心,真正做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麟骨床》在北京演出后,再次轰动京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予以好评。全国20多个剧种,纷纷移植演出了这个剧目。

人民心声,尽在笔下。

杜波先生,具有和人民心连心的思想品格,是一位心系人民的戏剧家。



杜波先生有着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他的剧本立意高远,题旨深邃,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当讲究,剧场效果良好,深受观众喜闻乐见。特别是他对蒲剧的老剧本进行“旧戏新编”,常常化腐朽为神奇,赋予旧戏新的生命。他改编的《烟花泪》,拍摄了继《窦娥冤》之后第二部蒲剧电影,在全国各剧种面前展现了蒲剧的新生代,让全国观众认识了蒲剧新时期的艺术家梯队和领军人物,为蒲剧艺术家的新老交替提供了后续阵容。

老剧本中的唱词道白,多佶屈聱牙,经过杜波先生的斧斫、润色,或者另起炉灶,剧本的艺术品格立刻别开生面。蒲剧传统戏《意中缘》杨云友的一段唱词,原是:自幼儿学会了丹青描绘,每日里摩人笔不敢抬头。为只为我父女朝夕孤守,何一日才不度这样春秋……这一旁画一个诗人老叟,大门外画一个幼女伺候。非是我画几笔桥断不修,怕只怕大贵人找上门楼。

杜波先生将这一段唱词改成:家贫穷无彩线难以挑绣,借丹青慕名笔济困消愁。砚为田墨为粟笔耕糊口,何一日才度过这样春秋……提画笔我来把家宅描塑,门无限墙有缺鸡犬任游。这门外画一个诗人老叟,风雪中急切切越溪过沟。门儿里画贫女依门等候,白茫茫雪盈尺令人担忧。非是我画残桥断绝行路,怕只怕索债人来过岸头。我这里将单条一一描就,假冒他董思白再把款留。

杜波先生,文字功力炉火纯青,是一位艺术造诣很高的戏剧家。

《意中缘》是一出描写才子佳人的戏,旧戏中的唱词,实在难以胜任现代剧情和人物的需要。经过杜波先生的改写,一个乡间才女的生活现状,文化素养,爱情向往,都表现了出来;而且意到词达,意蕴贴切,意境优美,文词工整上口,句式节奏有序,一字一句都展现了板腔体戏曲的内在规律。杜波先生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娴熟的韵文功底,在这出戏的改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已臻上乘。当然,杜波先生的其他剧本,如此深厚的词韵功夫也都有重要体现。过去,同行常常赞许“蒲剧的唱词讲究”,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戏剧家孜孜矻矻、字斟句酌的原因。



杜波老师在编写剧本的同时,还写出了许多戏剧评论和研究文章,都展示了他的内行眼光和艺术经验,体现了他很高的戏曲理论素养和学术品质。他撰写的《王秀兰评传》《继承革新发展——王秀兰舞台艺术初探》《试论阎派艺术的形成和特点》等,都是蒲剧艺术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蒲剧界几代艺术家的舞台实践,经过他的总结提高,都成为宝贵的艺术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杜波先生还和另外两位蒲剧专家一起,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层次的文化视角,编撰了《蒲州梆子剧目辞典》。这是蒲剧界一项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一部蒲剧传统剧目的历史性集成,对蒲剧事业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学术价值。

在杜波先生即将百年诞辰之际,他的子女们把父亲的剧作,遴选10部编辑成册。这是对蒲剧辉煌历史的一次检阅和回顾。这不仅是杜波先生的后辈,更是我们蒲剧界和广大观众对杜波先生最好的纪念。

王西兰/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23:05 , Processed in 0.067542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