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古人如何预报天气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气象观测的记录。盛唐时期,国家实力强盛,气象观测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唐太宗时期的科学家李淳风所著的《观象玩占》一书中,曾详细介绍了当时观测风的方法:“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以鸡羽八两为葆,属竿上。候风吹葆平直,则占。”

宋代,随着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天文、气象方面的观测活动更加丰富,观测方式也多样化。南宋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首创天池测雨、竹器验雪等方法。明清时期,建有专门的“观象台”进行比较专业的天文、气象观测。其中著名的观象台有北京古观象台和南京鸡鸣山观象台。清代的发明家黄履庄,曾设计和制造了多种观测天气的仪器和器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建立了隶属于教育部的中央观象台,下设气象科,到1915年,已能开展24小时观测。

不过因为历史的原因,到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气象观测停滞不前。我国为数不多的气象观测站也一度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直到1918年,从哈佛大学毕业的气象学博士竺可桢回到国内,中国的气象研究才正式走出独立研究的道路。1927年,竺可桢在南京北极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他在这里开展了现代意义上的气象观测,几年后,北极阁气象台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自主天气预报。后来,北极阁气象台涌现出涂长望、赵九章、叶笃正、陶诗言等一批气象科学家。他们为新中国的气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极阁气象台也成为中国近现代气象发祥地。

韩淑云/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09:26 , Processed in 0.07348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