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河东张嘉贞与赵州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1 14: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赵州大石桥铭》残碑拓片 (资料图)



image.png



▲《赵州大石桥铭》残碑 (资料图)


学者梁勇介绍,巧匠李春有一点小小的幸运,他和赵州桥进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政治家的视野。李春的名字被唐代名相张嘉贞写入了《赵州大石桥铭》:“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

张嘉贞(公元665年~公元729年),是唐代名人,《旧唐书》和《新唐书》有传,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定居山西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拜监察御史,又任中书舍人。唐玄宗开元八年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开元十三年至开元十七年出任定州刺史,历仕四朝,封河东侯,死后谥曰恭肃。

《赵州大石桥铭》也是他在定州刺史任上所作,时距隋亡仅百年,所以,张嘉贞为赵州巧匠李春建造赵州桥的贡献留下了珍贵证据。但因为张嘉贞写得太简略,就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联想空间。清代文人饶梦铭在《安济桥》中写道:“谁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长虹应卷涛声急,似向残碑说故人。”可见,张嘉贞的碑刻虽历经战乱和风雨已经残损,但为李春这位工匠留下了令人敬仰的荣耀。(《河北日报》)

□赵志勇 董勤锁

自隋朝大石桥落成,咏赞大石桥的诗词歌赋铭不计其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唐代开元名相张嘉贞的大石桥铭、刑部侍郎张彧以及唐参军刘涣的大石桥铭。在唐代,这些铭文已勒碑上石,并矗立在大石桥头,以此来纪念唐开元十三年重修大石桥这一壮举。

1933年11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一行考察赵州桥并写下了《赵州大石桥即安济桥》的调查报告。

梁先生在文中写到,关于安济桥的诗铭记赞,志载甚多,其中最重要的为唐朝张嘉贞的《安济桥铭》。

当年梁思成在赵州调查时曾多方查询《安济桥铭》石,但苦寻无果,于是在文中推断“可怜这铭的原石,今已不存”。

梁思成哪里知道,这铭石就在他昼夜居住的石桥南端关帝阁内,只是做了柱石无人知晓而已。

由于此碑铭文在明代石碑倒地后没有引起人们重视,错误地将它一分为二打造成基石,用于修建石桥南端的关帝阁,隐姓埋名藏于柱下。

1946年关帝阁毁于战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县文保所工作人员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关帝阁的废墟内发现两个大型柱基石,经鉴定确认为《赵州大石桥铭》石碑雕凿而成。此铭石现藏于赵州桥陈列馆内。

大石桥铭被凿为两块圆形柱基石,其一柱基石上赫然雕凿有“赵州大石桥铭”六个篆书大字,字体有峄山刻石味道,圆润秀美。六个大字占据了柱基石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为碑的正文,左半部分为张嘉贞的大石桥铭,右半部分张彧的大石桥铭,中间部分为刘涣的大石桥铭。

碑的正文由唐楷书写,字2厘米见方,字体清丽隽永。由于是残碑,若从2厘米见方一字计算,这10个字,长度为22厘米推算,从碑最右侧“赵郡洨”三字始推,到下一柱石的右下方“用石之妙”止,中间缺24个字,仍按2.2厘米计算,中间缺字部分长度应为53厘米,再加上碑额以及上下边栏的云钩花纹推得,此碑高应为110厘米。碑宽从右侧第一行“赵郡洨”始,至左侧“述作”二字后一行“似赐”,再加上边栏云钩花纹推断,碑宽大约为62厘米~65厘米之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6 16:50 , Processed in 0.04509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