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运城行_薛世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事要乘车去一趟运城,我心里不免有些激动!这不仅因为此行是我的《白虎岗》影视剧本要申报省作家协会2020年重点作品扶持选题,更重要的是我与运城有着不一般的情愫。

    首先,运城是我去世的老父亲曾经工作过并有过一段辉煌的城市。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太原云山高中的父亲,同蒲铁路招工后走上了铁路运输岗位。父亲有文化、有知识,历任客车车守、阳明堡车站站长,工作红红火火。但不久,日寇侵华,太原失守。父亲不愿为日本鬼子服务,愤而离开铁路。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重返旧业,并被提拔为运城车务段段长。

    运城的车站和不少老巷道,曾留下父母当年生活的印记和足迹。在他老人家百年后,重新来到他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回想他当年的故事,心里自然有一种亲切感。

    其次,我在运城也有四年的工作经历。1981年7月,我从禹门水泥厂调到运城地区建委工作,上班的地方位于原地区经委大楼一楼。在这里,有我曾经的许多老领导,如刘振山副主任,高大的身躯,性格豪爽;卫一平副主任,清瘦寡言,曾任万荣县县长。我与建材科的王青才、孙挺正、张振勇、周五升等同志密切合作,工作很愉快。我们曾到闻喜、安邑、夏县等地举办全区化验人员培训班;春季在运城盐池南解州等地植树造林。当时,我还有幸参与《河东经济》一书的编写。运城文化局的《河东文化》编辑部和地委宣传部图书馆也是我常去的地方。

    在运城工作时的星期天,我不是在河东广场转悠,就是步行到西花园、火车站附近画速写。在运城,我完成了《神州恋》《黄河出禹门》的版画处女作。

    1983年8月,我的儿子冠强出生了,由他妈在河津照管。小女冠珍已经4岁,她妈管不过来,就由她奶奶带着,也临时和我在运城同住。秋季,经委楼后大院的菊花盛开,姹紫嫣红;冬季落英缤纷。记得小女冠珍还捡了许多菊花瓣,帮奶奶做了个降血压的菊花枕。

    1984年的初冬,儿子冠强已经一岁多了。有一次,河东广场有大型马戏表演,儿子和他妈一起到运城住了几天看热闹。回家的路上,小家伙捡到一个玻璃球,高兴地眉开眼笑……直至1985年初,因个人要求,我才调回河津经委。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在运城的情况一幕幕在我脑海里掠过。这些年来,虽然中间有乘车路过运城的情况,但再没有专程到运城办事,所以这次去运城,真有点“久违”的感觉!

    运城距河津并不远,乘客车也就不到两个小时。疫情期间,车上人不多,座位很宽敞。早上7点整发车,8点40分到达运城公交车站。

    几十年不到运城,这里变化真大!到处是20多层的楼房,道路比过去也加宽了不少。我要去的周西路北运城市文联和作协办公地点就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四楼。我只知道大概方位,但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

    下了客车,到市内公交车站去问,听说99路车路过体育馆,而体育馆距目的地不太远,于是上车。这是个半小时开一趟的慢车,等了一会,车开了。先向南到原来百货大楼东侧,再往东一直前行。

    这是我熟悉的河东街。市委、市政府就在这条街的东边。但是,沿街大型建筑物明显增添了不少,让我无法辨认。过了蒲剧院、康杰中学、军分区、南风广场和市委大楼,我从车窗里留心寻找过去工作过的经委大楼,然而,面貌全非,根本认不出来。再往东,应该是过去的槐树凹了,这里原先没有多少建筑,大片地是农田和村庄,现在却是高楼林立。大约经过五六个路口,过了原运城师专、新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中心医院等,才到了体育馆。

    我原先还以为我基本算个“运城通”,到跟前才领略到“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受。改革开放,万象更新。别说运城这个地级市变化之大不可想象,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农村,有许多巷道和地方我都不认识了。

    运城市作协所在的公积金中心大楼距体育馆约有600米的路程,边问边走,9点多到达目的地。作协的董鹏飞同志早在办公室等候。我把四份申报材料顺利交付完毕,就走上了返程的道路。

    回去不着急,到体育馆也不需乘车,干脆走路,可以看看街景。一直走到快接近市委大楼的路口,看到路边有个小花园,花园的侧边有个面食馆,吃饭人不多,干脆要了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把午饭解决了。

    午饭后时间还不到12点,我决定到位于市委大楼西侧的南风广场看看。

    广场的南端有八根很粗的盘龙石柱,分成东西两组,庄严肃穆,蔚为大观。广场中部红色的“南风”标志性雕塑蔚为壮观。广场的北部是一幅河东历史文化长廊大型浮雕。浮雕上展示了古中国从女娲造人到清末上下几千年活动在运城的四十三位历史名人业绩。有尧舜禹、嫘祖、后稷、晋文公、魏文侯、关公、薛仁贵、司马光、吕洞宾、王通、王之涣、卫夫人等各类精英,一个个神态各异,看后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文化长廊是华夏文明之浓缩图,是河东文化之大展台,也是历史教育的好基地。漫步长廊,历史烟云荡于胸中,河东英才现于眼前。

    下午一点整,我坐上了返程的客车。来时不及细看的窗外风景这时一览无余。楚侯路边的舜帝陵牌楼、临猗县的现代造型、万荣县的巨型苹果雕塑、李家大院宣传牌坊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化乃历史之血脉,民族之魂魄;历史因文化而常青,民族因文化而传承。在这方面,我们河津应借鉴周边县市的经验,树立人文标志,打造文化河津,让龙门文化成为河津的品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5:35 , Processed in 0.0394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