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众说纷纭话同居
不可否认,同居现象是日时代发展的产物,这是潮流所向,谁都逆转不 了。只是就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它的地位还有些尴尬。支持同居的人用自己 幸福的同居生活展示着同居的好处,反对它的人则指责这种现象一无是 处,另外还有一拨和稀泥的中间派在一边看热闹。一时间来自各方的声音 使同居这一话题炙手可热,而即将面临同居的人,该何去何从呢?还是先看看再做打算吧!
1.同居的甜头
支持同居的人为了更充分地阐述自己的立场,曾做过一次民意调查: 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有53.3%的人赞成婚前同居。
同居在国外更是司空见惯。冰岛总统奥拉维尔格里姆松的前妻过世 不久,他便在国家电视台公开宣布他又重坠爱河并开始同居生活。他的女 友多丽特住进了冰岛总统府,并陪同格里姆松出访世界各国,而冰岛人对 此的反应就“像每天喝咖啡一样自然”;56岁的芬兰女总统哈洛宁与恋人 同居15年后才第一次披上嫁衣;未婚的丹麦女文化大臣怀着6个月的身孕 会见外国记者代表团;挪威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哈贡王子更是爱上了单身妈 妈玛丽特,并成为欧洲第一个公开与女友未婚同居的王子。哈贡王子还振 振有词地说:“在结婚前,我们需要彼此进一步了解,我也需要和她的儿子共处一段时间。”同居在许多国家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为 此,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都专门订立相关法规予以调整。
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婚姻与道德》一书书中谈到,一对男女没有过性经 验就结婚,就如同一个房屋买主到了要搬家那天才看到自己的房子,万一 不合适,该怎么办呢?
正是带着这种心态,未婚同居从一件令人反感的事变成许多年轻人 前的一种选择。不少人视其为向传统婚姻宣战的战场,自称体会到了它带 来的“便利”:大龄青年未婚同居可以更了解对方,生活也变得更经济; 大学生校外同居为的是解决性需求,提前寻找家的感觉。当然,这些甜头 仅仅是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
因为同居而使双方认识更深、爱得更深,从而使同居成为走向婚姻的前奏。这是传统认识上最好的一种同居模式。同居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 你站在这里更好地看清对方的优点、缺点点,认识对方的家庭、教育、生活 习惯,甚至做爱姿势。只有这样,当两人牽手走进婚姻的时候,才不会感 觉一切来得太唐突。
当今没有人可以拒绝爱情,但是对于婚姻的态度,却大都表现出噯昧 与矜持。许多年轻人宁肯采取同居的方式在一起,却闭口不谈婚论嫁,美 其名日:这样可以省去许多麻烦。于是乎,有人宣言一今年大街上流行婚姻恐惧症。
同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有人从中尝到了甜头。他们发现婚姻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可怕。而且,彼此又是真心地爱着对方,那么,再多 上一张法律的契约,不是可以让爱情更加稳定?
大概这些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同居竟竟然成为治愈自己婚姻恐惧症的一 剂良方。同居,在某种程度上说创造了婚姻姻。
一位男土这样总结自己的同居生活: 我结婚前,曾经和爱人同居了6年。很幸运,同居使我们走向了婚烟。 当初我们决定同居也是经过了很认真的考虑的。选择同居,也是选择了 种别样的严肃一对彼此感情的严肃。同居,不仅仅包含着“性”,更包含了两人对彼此生活习惯的适应,对长期共同生活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彼 此更深刻地认识。共同的生活,使我们完全暴露了自己。我们的一切都毫 无保留也不可避免地在对方面前展示出来。这时,爱情能不能经得起现实 的考验几乎是一目了然的。我爱吃淡,她爱吃咸,于是就变通为不威不 淡;我要晚睡,她要早睡,于是就统一成不早不晚;我我想看电影,她要宽 商场,于是就调和为先逛商场后看电影……·所有的这些在爱情中也许不值 一提,但在生活中却是矛盾的导火索。
6年的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不断地适应和改变着。生活中如此,在 事业上也是如此,甚至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在交流中不断地从争执到统 一。因为同居,我们可以异常清晰地充分观察对方。
在共同的生活中,我们一直不断地探讨着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在我们 看来,爱情更像是婚姻的缘起,因为有爱我们才会走在一起;因为共同的 生活才会使我们更亲密。我们的爱情就是在共同的生活洗礼中转化为亲 情。如果说爱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亲情则只会历久弥坚。
终于在无数次的反复之后,我们都没有感觉厌倦,并且在各方面都达 到了高度的一致,所以我们结婚了。刚刚步人婚姻的我们对未来胸有成 竹,我们没有“爱情半衰期”,甚至不需要磨合。
一位女土也讲了自己的故事:
跟男友杨冬同居后,生活大体上也没什么不同,只是我不会孤枕难眠 了。但我逐渐地发现生活中多了些莫名其妙的变化:卫生间里多了制胡刀 和牙线;以前我只有一只烟灰缸,现在除了我们和我妹的卧室,其他房间 都备有,甚至现在杨冬在做饭的时候经常会在厨房吸烟,然后把很长的烟 希放在那里。
有时我会觉得我妹有些多余,很讨厌。我们三个人生活,我希望简单 快乐,可地时常会让我紧张,也许是我不想因为杨冬而让她觉得厚此 彼,但确实难以两全。我曾天真地以为地冰雪聪明,能够了解。但事实上 下列状况经常出现,比如当我每次对杨冬说;以后不准你在客斤吸烟,不 许把換下来不穿的衣服乱扔。诸如此类的话,在不久的后来,我发现我就会用肢体语言表达着她对杨冬在生活中某些习惯的不满,这让我很紧 张,因为我不想让大家不痛快。
尽管有种种不便和矛盾,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少我们在大多数 时候是快乐的。人多了自然很热闹,同时也因为人多,每次我和杨冬闹到 要决裂的时候都会有所顾忌,这也算是好处吧。我们的相亲相爱也被爸妈 接受了,某次他们来我这里儿,杨冬就睡在了沙发上,我可爱的老爸居然 问我是不是平时杨冬也是这样睡的,因为我这里是两居室。我只好说当然 是了,本以为老爸根本不会相信,没想到某日他居然打电话来说:杨冬睡 在客厅沙发上,晚上一定要多盖些被子,这两天降温会冷的。我愕然无 语。我们竟给了别人善男信女的感觉?
这样叙述可能觉得我的生活很平淡,我是没太多幸福的感觉,所以当 今晚我和杨冬在回家的路上讨论吃什么的时候,我说:我不管,我得写文 章。杨冬问我这次写什么?我说:同居。然后问他:你觉得像我们这样同 居好吗?他说:好啊。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可以真实地认识和了解你 啊。我说:你是说可以知道我放屁很大声就很真实吗?他看着我,只是坏笑。
自打有了同居生活,当别人再找我出去蹦的、K歌的时候,我都提不 起兴致。就像书上写的:那是寻欢的场所,因为无欢,或者身边的欢不够 让自己欢,所以寡欢地寻找新欢。那么依此道理推断,我现在不喜欢 去是因为自己有欢在身旁,不需要寻找,也就证明:同居也算明智之举。 因为让生活进入尘埃落定的阶段,出去混的目的没有了。可可……想到 此,我心中有了那么点真实的幸福感。
而赵先生的说法,更具代表性。他说,我认为,结婚如买车。谈恋爱 就像看车的外表一样,虽然漂亮、好看,但不知好不好用,适不适合自 己,所以一定要开一开,这就是未婚同居了,也是试婚。这个对双方都有 好处。因为一旦套上婚姻这道枷锁,相处后又觉得不合适,那就麻烦了。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同理,结婚容易离婚难。结婚开个证明,体检 一下就能拿证,而离婚可就麻烦多了。
于是先试个婚比较合适,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赵先生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他曾经谈过一个女朋友,两人处了一年觉得对方真不情 于是准备结婚。而赵先生提出先住在一起,试个婚。那个女孩也比较开 放,觉得无所谓,就同意了。谁知两个人住在一起后,没过多久,麻就 出来了。赵先生是个“大男子主义”,平时在家从来不做家务。而和女友 谈恋爱的时候,都在外面吃,没什么感觉。可住在一起后,不能总在外面 吃啊,就有谁做饭的问题。刚住在一起,赵先生就声明,我不会做饭,有 劳你了。而女孩在一开始柔情似水地地做了几天以后,就感到厌倦了。于是 为了一个做饭,两人就吵了起来。后来女友又抱怨赵先生喜欢乱丢东西 家里臭子到处都是。
而赵先生觉得她和自己想象中的妻子差距甚远,于是在同居3个月后, 两人经过深思熟虑,又友好地分手了。而后赵先生又和另外一个女孩谈起 了恋爱,相处了一段时间,又同居了,但同样没过多久,由于一些原因也 分手了。现在赵先生依然在和一个女孩同居。这个女孩他感觉很不错,同 居了快半年,彼此都觉得很合适,于是赵先生准备十一或明年元且和她结婚。
赵先生说,我觉得我这个想法不错,毕竟通过未婚同居,我找到了真 正适合我的妻子。否则,我肯定无法幸福生活,终日处在痛苦当中了。对 了,另外跟你说,我的“结婚如买车”的观念,不是我独创的,我也是听 人说的,不过,我觉得很对,很实用。
正因为有实例为证,于是支持同居并从中尝到甜头的人总结出同居的三大好处:
(1)同居的内容,不仅包含两人对彼此生活习惯的适应,对长期共同 生活的接受程度,更包含着对彼此更深刻的认识。共同的生活,使同居男 女完全暴露了自己,将一切都毫无保留并不可避免地在对方面前展示 出来。
(2)同居能让彼此爱得更深,最终走向婚姻的殿堂。因为有了婚前的 了解,所以对未来的婚姻更加胸有成竹,婚后不需经历“爱情半衰期,甚至不需要磨合便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3)未婚同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性犯罪的发生。随着社会的日益 开放、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性知识的更加普及,未婚同居的危害还会进 步降低。
支持同居论调,到这里就先告一段落,尽管某些说法显得略有牵强 但毕竟来源于实践,也不能予以全盘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