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attach]368875[/attach][/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陈儒英[/align]
(一)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开凿的“虞坂古道”和“锁阳关”

虞坂古道,是中条山内一条穿山古道,又名青石槽。这条古道从河东盐池畔东郭镇磨河村起至平陆县张店镇卸牛坪村止。全长约11公里,青石槽路有3公里。由于年代久远,运盐的车马在青石上,留下了深深印痕。[/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元好问在“虞坂盘盘上青石,石上车迹深一尺”的诗中,就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现象。这条石道据文献记载,为西周时期所建。古人为了走最近的路,把盐运销到中原、西北乃至全国各地,于是他们就选择了这一条路段,采用盬盐池产的硫磺和硝,依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将顽石炸开、运走,硬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开凿了这样一条穿山古道——虞坂古道。[/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因为这条古道的出口在古虞国境内张店,坂是指山上的斜坡,所以古称“虞坂古道”。虞国虽然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国,但它控制着古道的出口,税收丰厚,经济繁荣。虞国在虞坂古道出口建立了一个关卡,叫“锁阳关”,成为古虞国和晋国的分界点。锁阳关地势险要,身后是高山,眼前是深谷,上有八个大字:虞晋分野,平安通衢。[/size][/font]

[font=宋体][size=4]要走出中条山,这里是必经之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锁阳关的“险”和虞坂古道的“奇”。这条古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除运盐之外还留下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如“伯乐相马”“按图索骥”“唇亡齿寒”“假虞伐虢”等。站在锁阳关上,既观美景,又能聆听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仿佛又回到了古代,听到了当年驮盐的马蹄声。

(二)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宝应灵庆池神庙”

据史载,远古时代,在盐池畔庙村一带,曾建有盬宗祠,因年代久远已毁。在唐大历年间,因河东盐池采用了“恳畦浇晒法”,产量大增,其盐利收入150万缗,占全国赋税八分之一,占全国盐利四分之一,唐之富庶,盐税之半。[/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到唐大历十年,因受天气变化影响,盐池又生红盐,唐代宗李豫认为这都是神赐瑞盐,遂封盐池之神为“宝应灵庆公池神”,从此建庙设神祭祀,这就是在唐代建造池神庙的缘故。池神庙建在何地,遵照唐代宗李豫的旨意,同时请了两位堪舆大师李淳风与袁天罡分别从洛阳和长安同时出发,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测定新址,其结果不谋而合,都选在原舜帝弹琴处的卧云岗上,即现今池神庙的庙址。

池神庙几经沧桑、屡遭天灾人祸,部分建筑已毁,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恢复重建,目前仍有五分之三保存完好。它是华夏儿女为运城留下的全国唯一历经千年的一座盐文化庙宇,是运城盐文化建筑的象征和亮丽的名片。

(三)元代为她建了一座专城——运城。

昔日历朝各代都十分倚重盐池的巨大贡献,为稳定国家经济、巩固中央集权,都在盐池畔设立机构,委任官吏,加强管理,但都未设立过固定的治所之地,更没有建过专城。唐代治所设在县府之地安邑,宋代治所设在州府之地解州,到了元代设“司”,将治所之地设在地居高埠、交通便利的潞村,而小小的潞村正是由于盐运使司治所的设立,带动了经济繁荣。在延佑年间,潞村升格为“圣惠镇”,这就是运城的前身,潞村与圣惠镇的来历。

在元代末年,被历代视为国之大宝的盐池,由于官商勾结、盗取盐利,致使盐池生产倒退,收入锐减,国库受损,更严重地影响到庞大的战争军费开支。盐运使那海德俊上奏朝廷,在盐池北潞村之地新建一座专城,直属朝廷管理,独立办理潞盐业务,这一奏章于元惠宗至正16年(公元1356年)被批准,于是盐运使那海德俊,集中财力、人力,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筑起了长1700米,高两丈,厚一丈的土城墙,一座新型的为河东盐池而建的盐务专城,在盐池畔,建立起来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从此,中央管理盐池的盐运使司有了固定的城池,因为这座城池是专为盐池盐运使司建的,所以取名“运司城”,后简称为“运城”。当时新建的运城开门有五,形似凤凰,又因早年舜帝的大臣管理盐池时将“凤凰”作为“图腾”,故运城又名“凤凰城”,寓吉祥、安宁之意。

元代末年,初建起的运城,虽然只是一个城市雏形,但它对元朝来说,通过对盐池加强管理,在提高食盐产量、确保国库收入、巩固中央集权等方面,都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元朝政治腐败根深蒂固,当政者无能挽回败局,运城建立不到12年,元朝灭亡,明代兴起。而运城的建设并没有停止,经过明代几任御史的努力,砌起了城墙,进一步完善了城内设施。元朝虽然灭亡,元代为盐池建立的运城,却永远屹立在河东盐池之畔。

在这7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代王朝,在古代运城曾设立过众多的管理盐务机构,据清代《盐业志》记载:

在城内老东街有中央直属的“巡盐察院”。

在城内老西街有中央直属的“盐运使司署”,围绕盐运使司署还有“运通署”“经历使署”“库大使署”“知事署”等。

在运城东门内有“都司署”,在运城东南隅有“把总署”,在运城南门内偏西有中、东、西三场大使署。

在运城今红旗东街现运城宾馆内还有当时英国人建的“河东盐务稽查分所”。

运城城内的街道命名,大都也是与盐有关的,如巡盐察院后边的小巷称院背后巷……

(四)与运城同时建的坐落在运城老西街的“盐运使司署”建筑群中留下来的“通惠楼”和“盐运使司署”遗址

通惠楼目前已修复一新,通惠楼上下两层,上层为木结构,下层为砖砌台基,人称“运城天安门”,登楼远望,便是130平方公里的国之大宝“盬盐池”。

从通惠楼下面进去,就是原“盐运使司署”遗址的大门,大门内有仪门,仪门内有介石坊,再往里为大堂,即“经国堂”,现为医院占用,“经国堂”后为二堂,即“和衷堂”,和衷堂后有“万笏楼”,这是专门为康熙皇帝当年巡视盐池所建。通惠楼西有监狱,有“库大使署”,有“经历使署”。[/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经国堂”左右有“丰济库”(即贮盐课的地方),再往西是“射圃亭”,亭的东边有专供运学童生考试的文插42号,据说这是乾隆14年盐运使沈业富所建,正体建筑辉煌,气势磅礴。可惜这些建筑在辛亥革命的战斗中大部分被陕西民军所焚毁。民国二年经当时镇守使董子安恢复部分建筑,1938年日本侵入运城后改建为医院,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目前仅留有形似天安门的“通惠楼”和“经国堂”等部分古建筑。

(五)明代为她筑了一道“禁墙”

从尧、舜、禹始立中国起,到秦皇汉武宋元明清,都把河东盐池巨大的盐利收入视为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到了唐代,唐代宗大历年间,为了保证国家税收,在河东盐池周围又启动了建筑“禁墙”工程,从唐代草创,宋代断建到明代才完成。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禁墙”周长58.07公里,高6.7米,厚5米,设有东(育宝)、西(成宝)、中(祐宝)三座禁门。[/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禁墙”外修有八尺宽的马道,马道外修有5丈5尺宽的隍堑(即护池河),隍堑外还修有堤堰,禁墙内分设60铺,均驻重兵把守,当时盬盐池俨然像一座层层设防、戒备森严的城堡。它是全国各产盐区独树一帜、绝无仅有的一个盐文化建筑。

到了清末民初,由于盐政腐败,府库空虚,虽有岁修专项银两,但无力支付,禁墙由此衰败,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三座禁门已毁,大部分破坏不堪,它已失去了昔日兴盛时期的壮观气势。新中国成立以后,禁墙得到了政府的保护和维修,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政府的重视下,恢复了部分禁墙,重建起了三座禁门与门楼,增添了文化设施,又成为现今运城的一道亮丽的旅游景观。

(六)英国人建的河东盐务稽查分所留下的建筑

河东盐务稽查分所留下的建筑,有两座两层西洋式小洋楼,地址在运城宾馆内,目前保存尚好。

河东盐务稽查分所是英、日、法、德、俄五国银行联合在运城设立的分支机构。

“五国银行”为什么要在运城设立分支?在运城建楼?因为袁世凯在1913年与英、日、德、法、俄五国银行签订了总数为25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以中国盐税、海关税为抵押,47年还清,本息共计67789.35英镑。[/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合同明文规定“五国银行”在北京设盐务稽查所,在运城盐场设稽查分所,由英国人柏立稳任经理,所有运城盐税收入均由“五国银行”收缴,这就是运城为什么最早设立外国银行机构和外国人在运城建楼的原因。它虽是因盐而建的,但它不是光荣的历史,而是一段沉重史。[/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