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4 16: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人口专家断言人口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其中以两个时间点为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以15岁—59岁人口数量到达峰值并开始负增长为标志,我国已于2010年出现。第二个转折点以总人口数量到达峰值并开始负增长为标志,这个时间点已经近在眼前。

驱动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创造奇迹的改革开放,细作分析,其实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技术,几乎可以算作成功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别的国家不可比拟的劳动力资源,成为改革开放首先开掘的富矿,也是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与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

而这个传统的劳动力优势,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总人口数量的相继达到峰值并开始负增长,已不再明显。甚至,因为人口的“回声效应”,往日的劳动人口规模的比较优势,如今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未富先老”的新难题。

劳动力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资本报酬水平下降,传统意义上驱动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发生变化。

但我国现在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面对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迭跃。旧动能式微,新动能何在?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是提高潜在增长率。

以前推动经济增长,我们主要靠的是生产要素的投入,而现在要改为生产率的提高;以前主要通过大规模劳动力转移资源重新配置来提高效率,而现在需要依靠创造性破坏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提高生产率,特别是生产率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才是新常态实现经济新增速的新动力。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即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所实现的额外的生产效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两种办法,首先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即将生产要素由低生产率领域配置到高生产率领域。

比如,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业生产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本就通过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获得更高的生产率。

而在现实中,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东西影响着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领域向高生产率领域顺畅流动和低成本配置,我们称之为障碍。特别是一些肉眼看不见,但影响实实在在的障碍,专家们将其称为改革的“深水区”和“挂在高处的果子”,是为“制度性及体制机制障碍”。

以劳动力的更高效率配置为例,近年来,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建设、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技能培训等等工作,其实都是在一个个细小切口上对这些体制机制障碍进行消融和破解。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另一个办法,是科技创新。

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都毋庸多言。需要注意的,是对创新过程特别是“创造性破坏”的把握与理解。

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各个市场主体以创新为主要手段,以资源的配置效率为标准展开竞争,实现生产要素最高效率的配置。在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生产效率低的市场主体离开市场,给别的市场主体腾出市场空间和生产资源。

但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会面临选择的难题。作为一个区域就业、税收的主要贡献者,企业一旦面临困难,无论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人们都有着出手相帮的理由或冲动。但问题是,我们很难非常准确地判断面前的企业是暂时性面临困难,还是仅是走向死亡的开始?也不知道麻烦缠身的企业只是需要一个雪中送炭又会阳光灿烂,还是已经行将就木在做告别世界之前的垂死挣扎。

每一个粗略懂得几个经济学术语的人都能轻易断言,我们就是要尽可能地通过市场主体在市场上顺畅地进入、退出、拼杀,最终实现优胜劣汰,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向更高效率的地方配置。但在复杂难辨的现实中,在掺杂地方利益、经济大势、产业方向、人生经验、个人情感的综合判断中,往往作出正确的选择会非常困难。

无论如何,从更长远的目标来看,危机本身也是一种“机”,虽然是危机,但有“机”总比没有“机”要强。

我们目前面临着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压力甚至是不确定的风险,但从国家经济的长远增长来看,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来看,从我们更需要的最可持续、最健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式来看,从我们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需要来看,顶着必要的压力和付出必要的代价,是值得的。

所以说,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机。


陈永年/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20:24 , Processed in 0.064107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