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新疆和田师专:这里,各民族学生亲如兄弟姐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7 10: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疆和田师专创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各民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这里,各民族学生亲如兄弟姐妹
  “有一次我感冒了,浑身疼,特别难受,是维吾尔族同学木台力甫给我冲好感冒冲剂,端到我面前。”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文学院学生魏国权,4月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和同学之间的小故事,“他还给我端来热水洗脸,担心我冷,帮我盖上厚厚的被子,就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我很感动。后来,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类似这样的民族团结故事,在和田师专不胜枚举。近年来,该校通过探索创新,实现了各民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学习在一起:
  各民族学生互为“小老师”共同进步
  翻开和田师专的历史,这所位于古丝绸之路重镇和田的高校,已经走过70年光阴。作为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从2005年起,和田师专才开始面向内地10余个省份招生。目前,学校5376名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76%。
  如何搞好民族团结教育?这是摆在和田师专领导班子面前的一大课题。
  刘雪婷是人文学院维吾尔语专业大二学生,4月19日早读时间,她所在的班里来了一名维吾尔族学生阿依克孜,带领33名维吾尔语专业的汉族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她是我们班的‘小老师’,也是学生,但口语好,是来帮助我们汉族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刘雪婷告诉记者。
  而在汉语专业的少数民族班级里,汉族学生程静正在给32名少数民族学生当“小老师”。大一学生艾力·买买提对记者说:“程静的普通话很标准,对纠正我们不标准的发音很有帮助。”
  互为“小老师”,每天“双语早读30分钟”,让各民族学生实现了学习在一起的目标。采访中,一名学生对记者说,各民族学生互相帮助学习,进步很快,收获很大。
  维吾尔族学生图尔贡·热孜克不懂“画饼充饥”这个成语,同学程斌便在纸上用笔画一个“馕”,然后说,一个人太懒了,没吃的,就去找别人要吃的,结果那个人在纸上画了一个饼交给他。“这个故事不仅让我懂了这个成语的意思,还明白了年轻人得努力,要勤奋。”图尔贡·热孜克说。
  除了互为“小老师”外,和田师专还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混合编班。该校党委书记赵明告诉记者,过去各民族学生都是分班上课,带来很多问题,民族团结就少了一个途径。2014年开始,学校推行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
  “在学校,第一个身份是学生,而不是民族,按照专业进行混合编班,有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赵明说,“去年9月开学后,全校已有40个班实现了混合编班,占学校班级总数的30%。”
  生活在一起:
  一个混合宿舍就是一朵盛开的民族团结教育花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是正常的,应该尊重。但‘不同’仅仅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生活习惯还是‘相同’的。”赵明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不应该‘放大’各民族之间的‘不同’,而应该关注大部分的‘相同’。”
  赵明说,虽然在一个校园里,但过去各民族学生分开住宿,大家不怎么交往,交流就更少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各民族学生走得更近些。在高校里,宿舍是学生除了课堂之外的另一个相处最多的场所。和田师专便在宿舍上“做文章”。
  各民族学生合宿,这可是关系到各民族学生生活习惯的问题,如果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引发矛盾。
  和田师专没有强行推动,而是向学生们发出号召,鼓励各民族学生混合住宿。没想到,号召一发出,竟然得到不少学生积极响应,这让学校喜出望外。
  和田师专的维吾尔语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内地来的汉族学生。而开设的汉语专业,学生基本上都是维吾尔族。要学习维吾尔语,同维吾尔族学生住一个宿舍,是再好不过的了,相当于身边随时就有指导“老师”,而维吾尔族学生要学习普通话,汉族学生也是最好的“老师”。
  一部分学生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各族学生混合住宿,带动了原本有些担心和犹豫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再加上和田师专上下共同努力,使各族混合住宿的目标得以实现。目前,学校各族学生混合住宿的宿舍达到394个,超过了宿舍总数的50%。
  “一起住了之后,也有小矛盾。”学生古丽扎告诉记者,“刚住在一起,我就发现同宿舍的汉族女生爱在宿舍里用热水泡脚,这让我不大理解,觉得是对我不尊重。”
  古丽扎说,虽然不理解,但我没有生气,而是向同学询问为何会有这样的习惯。同学解释说,用热水泡脚,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后来,我也跟着宿舍的同学一起用热水泡脚,感觉非常好。回家后,我也让妈妈用热水泡脚,她也很喜欢。
  面对不同的习惯和小矛盾,大家都选择坐下来交流、沟通,最后都能通过理解、包容、尊重得到很好的解决。小矛盾解决了,融洽的舍友关系形成了。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的2212宿舍,就是一个充满温馨的宿舍。这个宿舍8名学生,有维吾尔族、汉族、土族、回族4个民族的。来自甘肃的缪兰轩和来自和田的阿孜古丽,两人的生日很近,正在她们商量如何一起过生日的时候,宿舍的同学给她们带来一个惊喜——给她俩举办了一个带有民族风情的生日聚会。
  一个混合宿舍就是一朵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混合住宿增进了同学们的了解,加深了友谊,各族学生亲如兄弟姐妹。说到民族团结故事,同学们说,“太多了,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活动在一起:
  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
  4月18日晚,一台民族团结文艺演出在和田师专举行。当“歌曲串烧”节目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会场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引发掌声的,是维吾尔族学生唱的汉语歌曲和汉族学生唱的维吾尔族歌曲。
  “要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对各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活动’。”赵明说,“过去是各民族学生自己搞活动多,与其他民族学生一起参与的活动少。校园里的各种活动,是各族学生交往、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规定,所有活动,都必须各族同学一起参与。”
  该校校长阿巴拜克里·阿布来提对记者说,除了文艺晚会,和田师专还有民族团结与民族政策知识竞赛、双语演讲赛、小品大赛、周末文艺晚会、专场文艺演出,以及学生班级、院系间的文体活动等。各族师生混合组队、同台表演、同台竞技,使各族师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拉近距离,共同成长。
  大一学生陈红与维吾尔族同学布热比·亚森结成了“对子”,遇到社团活动,她们便结伴一起参与。布热比·亚森教陈红跳维吾尔族舞蹈,陈红教布热比·亚森说普通话,两人形影不离,成了好朋友。
  学校还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逢年过节,各族师生互相介绍风俗禁忌和节庆习俗。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学生们可以在食堂吃到免费的馕和羊肉。各族教职工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走动、互相拜访,增进“8小时以外”的交往和友谊。
  在和田师专,各族师生共同参与,混合组队,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已经形成了一种风尚。各院系在组织各民族学生结对子工作中,让少数民族学生教汉族学生跳民族舞,让汉族学生教少数民族学生跳现代舞,大家一起汲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民族团结不是口号,民族团结教育更不能仅仅是讲讲道理。各族学生能做到‘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活动在一起’,那么也就实现了民汉学生‘成长在一起’的目标了。”赵明说,“通过交往、交流,民汉学生在感情上实现了‘零距离’,民族关系和谐了,心与心也就自然而然在一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07:46 , Processed in 0.06602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