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浅释“石驹”“上马”“捉马”“饮马”“遮马”之称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0 1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津市委、市政府根据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开拓文化产业;多举措挖掘、整理地域民间文学艺术。成效显著,有口皆碑。

  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各类神话、传说、故事,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颂扬真善美,倡导仁义信的一种创造性的口头文学和演唱的表现内容;是一种很高的、有趣的民间文艺创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向心力、影响力和趣味性、渗透性。挖掘它、整编它、传承它,既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是开拓文化软实力、生产力的一项举措;既是继往,又是开来之必须。基于此,2013年6月下旬,笔者走访了《河津老城》主编孙茂发、黄河河务局三位老领导和干涧、固镇、北午芹等村老干部。之后,又邀《三峪志》主编李喜科等三人,到沿山三个峪、三大涧和几个村进行考察。对于部分以泉水为载体的传说、故事的地貌、遗址、石刻、庙宇等,进行了实地察看、拍照,重新收集、整理、补充、完善了午芹峰上的“神泉”;禹门口之北的“米汤庵”;禹王坟东北角的“禹泉”;老城的“莲花池”等围绕泉水的传说、故事,整编了一本《河津泉之韵》。在这11个传说故事中,关公巡察遮马峪时,为民斩妖和与之相关联的“石驹”“二庙”“四马”称谓的缘由,在河津广为传颂,已千年之久。

  一、关公巡察遮马峪,有“背景”。

  三国鼎立,始于公元220年,关公卒于公元219年。大约在公元209年左右的一个夏日,刘备派关公到欲占领的中原河东地区勘察地形,征集粮草。遮马峪是一条重要的南北大通道。此峪位于双峰山下,“两峰秀出半空里,锦屏屹立当中尊”(薛瑄诗);从乡宁县毛则渠到遮马峪出口,有数十处清澈见底之泉,到峪口的流量约0.3立方米/秒。在三个峪中,此峪泉水流量最大;供人畜饮水的村庄最多;清洪水溉田面积最广。受益村庄,丰衣足食,物阜有余,远近闻名,心向往之。故而是筹集战备粮草的好地方;遮马峪谷宽沟深,逶迤绵长。往北,直通吕梁山多个邑城;往南,直通河东诸县。是古代河东地区南北重要的战略通道;此峪口,又是通向南北的一个重要关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硙口即关隘口,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经贸繁荣,是河东通向南北的重要驿站和战略物资集散地。因此,关公带着周仓,驾着赤兔马,到遮马峪巡察。

  二、关公斩妖孽,“为民生”。

  (“石驹”):关公沿吕梁山由东向西视察,于西硙口入山,向前行了约三里许,到了滴水崖。此泉清亮如镜,甘甜水盛,形似瀑布,于是下马饮水。关公人马饮水毕,驾马继续往北行进。忽然听得山轰隆作响,赤兔马也嘶鸣如雷,前蹄腾空不前。关公急忙下马察看,不料赤兔马因受惊而懵,脱缰而跑。关公生疑,心想,定是何方妖物作怪,惊跑了我的宝马。只见他凤眼微睁,仔细端祥,发现原来是一匹“石驹”和一头“红沙牛”正拉着吕梁山往南山下而行。关公一生,忠勇誉世,仁义至上,惩恶扬善,民利为天。他想,如任其继续拉山前进,让害民之妖继续作祟,溉田洪水必然被堵;万民饮用的泉水必然消失;数万亩良田被压;驮炭、背炭无路;山下村庄和西硙口的店铺都将被埋。那时,百姓如何生活?民生大于天!绝不能让妖孽兴风作浪,危害我民。于是,关公大怒,大吼一声,妖物休走!随着声起刀落,石驹被一刀砍死。至今,被关公一刀砍死的那匹“石驹”,仍爬在遮马峪涧底中间,颈部的刀迹尚存,且十分明显。后人将这段涧槽称曰“石驹涧”。路经者,异口同声喝彩:斩得好,妖者必诛!

  且说,关公再回过头举刀准备斩杀那头红沙牛妖怪时,谁料石驹一死,那头红沙牛独个拉山,负重不过,亦气绝身亡。据说,现在西硙口之北,209国道东边的红石崖,便是那头“红沙牛残骸”。路人皆云:此牛该死,妖者必亡!

  (“上马”):关公一刀砍死了石驹,自己的那把青龙偃月刀却卷了刃。他往前一瞅,发现东北处磨石崖青石乌亮,关公悦呼:此乃磨刀好去处!于是上前扒起一块石头,蹲下身子磨起刀来。正当关公将宝刀磨得明光灿烂、锋刃如初时,周仓已将赤兔马追回,关公由此上马。后人便将关公上马之处谓之“上马台”。数百年以来,“上马台”称谓,已成县市地图上所标之域名。

  (“捉马”):前文说到,宝马受惊而懵,向山下跑去。传说,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那么,周仓是在何处捉到宝马的?是如何捉到的?尹村人编著出版的《话说捉马庙》(下称《捉马庙》)一书,对此作了详细叙述。据传,两个妖怪费力拉山,使山剧烈震动,赤兔马突然受惊而懵昏了头脑,故而向山下奔跑,眨眼便不见了踪影。周仓见状,蹽开双腿,边跑边喊,一口气跑了十多里路。赤兔马逃了一段路,也定下神来。回头张望,却不见主人,心急如焚。正在它徘徊环视之时,忽然听到周仓呼喊声。于是,嘶鸣呼应。呼应声未落,周仓即捉住了宝马的笼头套。尹村人为了感念之,于元代泰定年间,在村南周仓捉马处建了一座“捉马庙”,也称“老爷庙”。庙内塑有刘关张圣像和封号为“感灵惠勇公”即周仓的塑像。一年除两次庙会之外,平时祭拜者,也络绎不绝。此庙有一神奇之处:三伏天,庙外烈日炎炎,而庙内却给人以清凉之感。

  (“饮马”):根据僧楼村(指今刘、李、马三堡,下同)老者传说和尹村人编著的《捉马庙》一书第一章载述:关公在磨石崖之旁,一边磨刀,一边嘀咕:这两个妖怪,能有如此神力,竟能拉动吕梁山,乃何方之妖?关公是今盐湖区北相镇西古村人,熟知河东历史。他知道皮氏县东北的古冀国曾发生过“相敬如宾”的故事。耳闻冀邑(古冀国京城冀亭之北)的如宾乡(即今僧楼村)的后土庙,供奉主司大地的后土神,十分灵验,何不去问个明白,查个究竟?正在生疑、思索之时,周仓便将宝马追回。于是,关公纵身上马,周仓随后,向如宾乡奔去。关公来到后土庙,首先祭祀、敬询。之后,祈祷后土神保佑众民平安。与此同时,周仓便将宝马迁到与后土庙一墙之隔的北边里弄,即今李家堡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李家庙”的池塘饮水。马刚饮毕水,关公即到。为纪念之,李家庙人在宝马饮水西旁,即关公由此上马返营之处,建了一座“关王庙”。此乃庙门牌正名,有碑为证。但僧楼村等坊间老者称之曰:“饮马庙”;尹村人编著的《捉马庙》一书也如此载述。“此说”“此书”进一步证明了上述不可质疑的真实性。由于关王庙与一墙之隔、占地约15亩的僧楼村后土庙和关帝庙相比,要小许多,故又俗称“小庙”。“李家庙”不是指关王庙,是指李氏“家庙”,与关王庙紧相邻。据市志协会常务理事、长期研究李家堡李姓家谱的李怀俊和本村老者说,此“家庙”始建于唐朝,早于关王庙,故将这个里弄名定为“李家庙”。李家庙虽有六个主姓花插而居,但他们共同以关公为偶像,以仁义、友善为本,邻里和睦相处。所以,外人又称李家庙为“庙和”。这里的“庙”,唯指“关王庙”。

  三、关公巡察遮马峪的系列传说,“有依据”。

  若要问,关公斩妖之说,真乎?假乎?回答这个问题前,必须首先弄清楚这样一个道理:任何神话传说,都只是其内涵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个载体。其背后的蕴意,才是问题的答案。据此,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质疑,不否定,宁可信其为真。主要理由有四:

  第一,遗迹、遗址,“今尚存”。

  关公当年斩杀石驹的刀迹;缯死红牛的残骸;关公在磨石崖处上马台阶的遗迹等,至今仍然十分清晰;当年,关公沿山自东向西视察时的诸多遗迹,至今仍然可见。如尹村人编著的《捉马庙》一书,正文前附有19张彩照。其中北午芹、魏家院等村提供的赤兔马蹄窝和周仓脚印遗迹,就有七幅。

  第二,“二庙”重建,“香火盛”。

  (一)1944年,捉马庙被日寇拆毁后,尹村人始终怀念周仓的忠诚和神速;始终不忘关老爷为民除妖的恩德,一直想重建,但因历史原因,一直未成行。2001年,由全村集资,在原址,“照原样”,重建了“捉马庙”,占地20余亩。2008年7月,《河津风采》、河津电视台,对捉马庙重建后的情况作过报道。笔者曾到捉马庙亲身感受祭拜者真心执着的虔诚。由于捉马庙自古至今,就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更由于此庙之名故,全国独一无二。因此,现今祭拜者比古时更盛。已成了准备开发的三峪旅游区一个靓丽的景点。

  (二)李家庙人将关公视为“大英雄”,将赤兔马在本里弄池塘饮水和关公由此驾马返营,视为一种无上的荣耀。将关公当作“为人”、“作人”的楷模;仁义诚信的化身;保佑平安的神灵。因此,在池塘西旁建了一座关王庙。据说,此庙始建时,李家庙只有几十口人,各家虽然过着食无二味,衣补如采,甚至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他们宁是倾全家财物建庙。此庙始建于何时,尚无文物考证。但从关羽死后追封的顺序看,关公生前没有侯王之类的封号。 (上)

张俊祥/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03:44 , Processed in 0.06227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