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卜子夏墓祠_河津名胜古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7 17: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高足卜子夏,是中国历史上传播孔子儒学第一人。他在龙门西河设教长达55年,于公元前420年终老西河,享年87岁,去世后安葬于他的准故里河津辛封村(今东辛封村)南,后人为纪念他,又在村里兴建了子夏祠堂。1983年10月,卜子夏墓和卜子夏祠被定为河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子夏墓

位于阳村乡东辛封村南,历史上各朝代,屡为子夏封赠,唐贞观二年(628)从祀孔庙,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诏赠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河东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封为魏国公。墓田扩大为百亩,并立碑铭记。后多次重修。1922年,县长蔡光辉主持再次修缮,在墓前建献亭一座,并撰联:“二千年教泽长流,莽莽神州,道统固应在东鲁;七十子门墙并列,彬彬文学,师承今尚说西河。”亭内立有“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一通。亭北有石贡桌,贡桌后为清乾隆年间牌楼,牌楼后为卜子夏墓。后因战乱,墓地建筑屡遭毁坏,仅存墓碑二通,墓地全为耕地。1985年河津县政府在墓地立保护石碑一通;1999年河津市政府重新确定卜子夏墓祠及通向墓地道路保护范围,划拨墓地一亩;2001年,卜子夏后裔和河津市卜子夏西河文化研究会,在卜子夏墓地立了“卜子夏西河业绩碑”。

子夏祠

子夏祠堂在东辛封村内,创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院内有碑碣数十通。

2004年9月,河津市政府本着“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子夏祠堂进行了修复,于2005年7月竣工。

修复后的子夏祠堂三间正堂,堂内有先贤子夏与男女侍童三尊木雕彩像等。正堂的东边是“卜子夏名流弟子”,西边是“卜子夏英贤后裔”。油彩壁画,线条流畅,笔力遒劲,色泽绚丽。每个人神情举止,各有特色,衣着态势,皆不尽同。祠堂东西山墙有诗文碑碣,原河津市市长刘振华为祠堂悬挂了蓝底金边金字的“西河昭世”木雕大匾。

改革开放后,卜子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年都有不少人来此拜谒、凭吊,特别是海内外卜氏后裔每年都来河津扫墓祭祖,2008年11月还在河津召开了《子夏文化研讨暨第三届全国卜氏宗亲联谊代表大会》。

卜子夏在西河传播知识,致力教学,以其学问和业绩昭于四方,成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名扬四海、功垂青史的伟大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西河创立的光辉业绩和伟大贡献,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必将千古流芳,并发扬光大。卜子夏和先秦诸子那种朝气蓬勃、勤奋钻研、崇尚自由、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精神和风格,必将激励我们奋起迎接时代的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卜子夏被誉为一代宗师,其西河设教影响深远,千百年来在河津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民间办学的“子夏文化现象”,结合旅游开发,精心打造这一特色文化名片,必将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06年,河津市委、市政府又把卜子夏墓祠列为河津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继续加以开发建设,使之与司马迁故里连成一片,成为河津古文化一大亮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06:33 , Processed in 0.062696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