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郭竹爱:“洋马”变“电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2 12: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洋马”变“电马”

作者:郭竹爱

交通工具的改变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经济变化,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上个世纪70年代,农村人大都是凭着挣工分吃饭。一年四季,我和娃他爸虽然每天都参加生产队干活,可是到了年底分红,只能分得二三十元钱,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不落得个短缺户就算相当不错的了。

卖掉一百斤小麦,换回二百斤高粱吃,那是常有的事,家里穷得叮当响,说实话,几个孩子从小到大连块糖都没买过。平时但凡想回个娘家,走个亲戚什么的,都是抱着小的,拉着大的步行而去,那时候路都没修,坑坑洼洼的,我一个弱女子,行路的艰难可想而知。

娃他爸在冬天农活少的时候,为了去临晋换醋或者去朝邑滩割竹子卖钱补贴家用,才借来外公那唯一一辆破旧的“洋马”,也就是自行车。外公从来不计较娃他爸借去多长时间,一去十天半个月也不在意,可我们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有一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洋马”。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提升,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手里头终于有了一些零花钱,再加上家里又养了猪和羊,为了拉土拉粪方便一些,就在孙吉镇上花20块钱买了一辆半新的拉拉车和一辆崭新的红旗牌自行车,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有了这辆自行车以后,不但解决了出行难的大问题,从地里割下来的猪草也再不担心运不回来了。

1985年,家里栽上了三亩多的秦冠苹果树,三年以后就到了盛果期。当时果树少,苹果的价钱特别好,一斤秦冠果就能卖到一块多,加上小麦、棉花以及其他一些收入,我们家的年收入竟然有了两万多元。


可是这些钱却真的是不好挣啊,果树、棉花打药的活很是累人,也自然就落到了身体稍壮一点的娃他爸身上,要背着三四十斤的机动喷雾器来来回回在地里走动,汗流浃背,背带在背上勒出两道血印子,又被药桶里渗出的药水反复侵蚀,很是难忍。

特别到了卸果的时候,既不敢有碰伤,又不能掉在地上,不是肩挑就是背扛,弄到地头跟前也着实是累坏了我们。多亏了那辆蹦蹦车,能给我们繁重的农活减轻一些负担。

随着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村的土地大部分都种上了果树,我家也多分到了十亩田。我和娃他爸商量以后决定把这十多亩果树地都栽上富士苹果树,再加上以前的三亩秦冠,家里的地着实多了不少,可是我们老两口又没有学习过如何管理果树,看着这十多亩地很是头疼。


幸好当时县果业局和公社领导们都非常重视果树种植,不时地会请专家到村里来讲解果树管理要领,组织参观示范园。为了能多去些地方参观学习先进的果树管理技术,我和老伴儿狠了狠心,买了一辆本田摩托车,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最早时候是去听张贯中讲解的果树栽种知识,后来又到三管镇、甘露园、万荣通化,再后来搭车去县里,又去吴中定果园参观学习,受益匪浅。我心里想,真不愧是专家,人家的果子不论果面还是果型都非常漂亮。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这才明白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于是我又狠下心来,买了打药泵、打药罐、打药枪,还有地埋管等全套设备,打起药来省时省力,效果又好,同时再给足水肥,来年我家的果子还真是大丰收啊。

可是伴随着产量的提高,紧接着我和老伴儿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问题——卸果,那时候分地的时候都是长条儿形状划分的,从地这一头到那一头要四五百米长,这蹦蹦车又进不去,只能停在地头儿,但是这来来回回背着装好的一袋袋果子又很是累人,于是,我们就用木梯子放在平车的车轴上,这样的话装上果袋每次可以拉三四百斤,来回三趟就可以把蹦蹦车装满,再送去果窖。就这样反反复复,40多天才能把果子全部卸完装袋。

2000年的时候,孙吉街上开始卖电动小三轮,很多人觉得电动三轮出行方便,就陆陆续续买回家了,我也不例外。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放在家里随用随走,很是方便,也不用担心加油的问题,人们就形象地把电动小三轮称为“电马”。

电马不仅出行方便,而且因为体型比蹦蹦车小很多,可以在果树地里自由出入,这可解决了农村人卸果的一大难题。每到卸果子的时候,我们就骑着电马一直开到果树下,摘满一车果子就直接拉去果窖卸车,这整个来回只要十多分钟,我和老伴儿也感到轻松了好多。


就这样,由于我和娃他爸精心管理,勤于劳作,一年下来,果子可以卖到七万多元了,就连小年也可以卖个四万多,收成比以前翻了两番还多呢。我俩不仅给儿子在城里买了单元楼,而且孙子外孙上学也可以给予资助,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好了,那十多亩地也交给女儿她们打点,电马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它更大的作用。平时我和老伴儿赶集、上会看戏都非常方便。我和娃他爸都很喜欢看戏,邻村十里八乡的,如果哪里有剧团演戏,我们就从家门口直接开到戏台子地下,坐在车里边听边唱,刮风下雨一点也不愁,还有软软的座椅,看完了戏又开着电马回家,别提有多舒服了。


乡里乡亲的见面都说,“如今这电马可真让咱老年人享福啦,来去方便,真的是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这美好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经常跟老伴儿讲:“咱可要把身体养好,多活上几年,好好享享福啊。”

如今我们老两口拥有两辆电马,一辆车去田里偶尔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种些新鲜蔬菜;另一辆老年代步,专门看戏、逛庙会。现在我们村基本上每家都有两辆电马,有些家里甚至三四辆呢。比起自行车、摩托车甚至蹦蹦车,骑电马出门既方便舒适,又环保无污染,真是好极了。

这便利都应该归功于改革开放40年,农民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腰包,更是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我何其有幸,见证了农村中的“洋马”变“电马”的巨大跨越,更见证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富裕与丰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6 12:58 , Processed in 0.063075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