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鲁迅与闻喜煮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2 17: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闻喜煮饼是山西一种久负盛名的历史名特产品。1925年10月,鲁迅创作了著名小说《孤独者》。小说最后一部分写了“我”,为谋生计,四处奔波求职,“从山阳到历城,又到太谷,一总转了大半年,终于寻不出什么事情做”,最后回到s城访问朋友魏连殳时,手里“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鲁迅是南方人,从未在山西生活过,如何会构思出“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这样的细节呢?

不久前,笔者在一篇题为《鲁迅与河东名产》的文章里谈到这个问题。认为当时鲁迅在北京教育部任职,接触过不少山西人和在山西待过的人,有人以这种特产馈赠鲁迅,鲁迅印象很深,日后便把它写进小说里了。依据鲁迅的说法,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模特,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拼凑起来的。这里写“闻喜煮饼”应该不是纯粹的虚构,而是有一定的生活依据的。文章发表不久,笔者接到闻喜县读者杨德昌先生的电话,说看到文章中说有人向鲁迅馈赠闻喜煮饼,使他想起了一件往事。

1950年他在北京读书时,一次带了两盒闻喜煮饼去看望姑父姑母。听姑父曾纯甫说,他的父亲曾肇嘉早年也给鲁迅带过煮饼。鲁迅看到煮饼外面沾有一层芝麻,像珍珠一样晶莹,还说过“煮饼”似乎应该写作“珠饼”才对。后来听说鲁迅把闻喜煮饼写进了书中,但不知道在哪本书里。姑父的父亲曾肇嘉也是绍兴人,光绪三十三年在闻喜做过知县。

杨说他自己1949年从闻喜到北京,上了一年学。1950年参军,1964 年转业回到闻喜,一直在银行系统工作直到退休。

关于曾家的情况,杨先生说,姑父曾纯甫生于1895年,1980年去世。早年随傅作义将军起义,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1950年他去看望姑父时,姑父与傅作义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姑父生有四子一女,三个表兄和表姐都已去世,表弟曾勇昌是大学教授,比他小两岁,已退休。

根据杨德昌先生提供的线索,笔者作了进一步的调查考证。

首先查阅了民国七年版《闻喜县志》。“清代职官表·知县”一栏确有曾肇嘉其人:“曾肇嘉,安顺,进士,(光绪)三十三年任。”这里所说任职时间与杨说吻合,但籍贯不合。“安顺”应是贵州省的地名。《贵州进士名录》亦有曾肇嘉的名字:“曾肇嘉,字铨初,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进士,三甲八十二名,官山西闻喜、介休、太谷知县。”另据《翼城县志》,曾肇嘉在民国四年(1915年)还任过翼城县知事。其间主持刻版印制了光绪七年编纂的《翼城县志》,还“创建乙种农业学校”。但《县志》称他为“紫云曾肇嘉”。“紫云”,即今天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清代属安顺府,今属安顺市。另有材料表明,曾肇嘉早年曾任紫云县梅花书院山长,曾购置经、史、舆地、经世等书100余种。由此可知,曾肇嘉原籍应是贵州不误,浙江绍兴或者是其父祖徙居之地。

关于曾纯甫先生的情况,前不久笔者利用赴京探亲的机会,专程作了进一步了解,发现曾生前工作单位不在参事室,而是在中央文史馆。据《文史精华》一篇文章介绍,曾纯甫本名曾又馨,原名厚载,字纯甫。1895年10月生于绍兴,幼年在家乡读私塾。16岁时随父亲曾肇嘉到山西,1917年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后投笔从戎,到晋北骑兵二团任书记官。1927年离开山西,任天津警察厅秘书。当时傅作义任天津警备司令,次年调曾任警备司令部秘书。从此长期作为傅作义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1931年蒋介石任命傅作义为绥远省政府主席,曾又馨任省政府秘书长。抗日战争期间傅作义率部奋勇抗战,任第二战区北路军前敌总司令,曾任总司令部秘书长。后傅任第八战区司令部长官,曾任长官部秘书主任。1948年10月,傅作义被任命为华北“剿总”司令,进驻北平,曾又馨被调任为“剿总”顾问。在此期间,曾又馨与傅身边的地下党员、有识之士一起,积极向傅作义进言,促使傅作义下决心率部起义,使北平获得了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曾离开部队,于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80年6月,曾又馨病逝于北京,终年85岁。笔者还发现,近年来热播的一些反映北平和平解放或内蒙古地区抗日斗争的电视连续剧中,有曾又馨的形象。

曾肇嘉与鲁迅究竟有无交往?查阅《鲁迅日记》,其中与之有来往的曾姓人士共有五人、十次,但未出现“曾肇嘉”“曾铨初”的名字。笔者就此及相关问题向曾肇嘉之孙曾勇昌教授进行了电话求证。关于名字,曾勇昌先生说,“祖父用过的名字很多”,但自己年纪大了,健康状况不佳,已经记不起来了。至于祖父向鲁迅馈赠煮饼的事情,曾先生说他“没有听说过”。问及籍贯,曾说“祖上是绍兴人,贵州、山东、江西也有分支”。并说:“事情过去好远了。有些事,我先前只是听父亲讲一点,有时候母亲、奶奶讲一点,总的说也不是太准确。”表现出十分谨慎的态度。

对于曾勇昌的说法,杨德昌解释说:“表弟说他没听说过这件事,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他那时年纪比较小,一直上学,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姑父又比较谨慎,以他的身份,在五六十年代是不会轻易多谈家庭旧事的。之所以给我讲了这件事,那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触景生情随口讲的。如果没有那个环境,可能也不会专门提起这件往事。”杨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另外,曾肇嘉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孤独者》中的“我”亦颇多契合之处。除了他在闻喜做过知县,并与闻喜名门杨姓结为姻亲(曾纯甫的夫人杨绮秀是杨德昌的姑姑),有可能以“闻喜名产的煮饼”馈赠友人外,他还在山西太谷做过知县,山东(省会历城,即今济南)又有他一支族亲,他也有可能到历城谋过职。这些与小说中所写的“我”求职去过的地方(太谷、历城)都可以对上号,也从侧面证实了小说中的“我”确有曾肇嘉的影子。虽然曾与鲁迅的关系未见《日记》记载,但作为绍兴同乡,二人之间有过交往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后人关于曾肇嘉曾以闻喜煮饼馈赠鲁迅,鲁迅将此事写进了书里这一说法也是可信的。

当然,闻喜煮饼作为地方名特产品,清末就已行销京津各地,故鲁迅获馈赠恐亦非仅一二次。或许由于这种糖食糕点,风味独特,极合鲁迅的口味,鲁迅印象很深,故特别将其写入小说中。这可能也是这个细节产生的原因之一

文/王雪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07:30 , Processed in 0.04361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