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家乡的池泊_周俊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3 10: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处于运城盆地的边缘,在黄河东侧土层很厚的土垣之上,当地人习惯上称作“坡上”。这个非行政区域的名词,只代表地理地貌特征——相对高,向西下坡10里就是黄河;向东下坡30里,就是古临晋镇;向南30里到永济,便是黄河掉头向东的拐弯处;向北30里,则是万荣后土祠。在这片土地上,不乏神话传奇、名人典故,不乏历史古迹、文明传承。

我们村2000口人上下,建村史有据可查是600多年。明代初年,周姓两兄弟到此,开荒种田,繁衍生息。这里土地肥沃,一马平川。四周村落,地畔相连,鸡犬之声相闻,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景象。早年间,村民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如今,村民多种植苹果、桃等经济作物,因日照时间长,用黄河水浇灌,品质极佳,产量也高,老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富裕。

童年记忆中,村里干旱缺水,坡上没有河流,人们虽守着黄河,但没有扬水助力,只能望河兴叹。这里土层太厚,打井不易且状况百出,世世代代,吃水都是难题。池泊,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是村里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地。

池泊,晋南方言,池塘之意,泊,古音读pò,与湖泊异曲同工。池泊是人工造的水池,水源主要来自雨水,一般建在村里地势较低处。下雨时节,雨水顺着巷道流进池泊,既可以防止洪水之忧,又能把雨水储存下来……

那巷道的泥土柴火、牲畜粪便是否也会夹带着流进池泊?不可否认,我的祖辈就是喝着这样的水,一代一代长大。我幼时对此无感,只知道那一汪或清澈或浑浊的池水,关乎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

村里讲究的人家,会多备几口水缸,从池泊挑回来的水先放上明矾,沉淀几日再吃。每遇下雨,人们都要在房檐下放了盆盆罐罐去接雨水。与温饱相较,知识的匮乏更为突出。偶尔遇到邻村唱大戏、放电影,方圆村子的人都要赶过去,竟如过节一般,这也是对乡民辛苦劳作的一份奖赏。

我们村有三处池泊,村东西各有一处,主要供人吃喝,村南的池泊主要供牲口饮用和洗衣服等。这些乡规民约并没有刻在墙上,但约定俗成,吃水就在东西两个池泊挑水,喂牲口、洗衣服就去南头池泊挑水。

西头池泊,在南来北往两条大路的十字路口。我家在西北角,大伯家在正南方,池泊在西南方向,有两三个院子大小。这个池泊修建最早,是举全村之力修成的,隔十几年就整修扩建一次,后来随着发展和人口增加,村东头另修了个池泊,解决了村东家户挑水远的难题。

我家门前的西头池泊,入口朝东,中间留有一条水道,上面摆放了几块大青石,平整而稳当,记得上面刻有字,应是某处庙宇或坟茔的石碑。

为了防有人落水,池泊靠大路的部分,用砖垒了1米高的花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其实,在池泊边也是一样的。人们要沿着入口台阶走下去,用勺子将水舀到铁桶里,再一摇一摆,缓慢地挑着一担水走上来。直线距离视水位高低而定,枯水期要走十几个台阶。而所谓台阶,不过是在池壁上凿了一个个土台子,一旦淋了水,就特别滑。到了冬天,洒了水的地方结了冰,那就要更加小心了。每日清晨或黄昏下工后,男人们会陆续来挑水,池泊就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到池泊挑水,又要技巧更需体力,几乎是男人们的专项劳动。

池泊是半村人吃喝的重要水源,当然,也是孩子们游戏的好去处。夏天总有胆大的孩子去村南池泊戏水,天热蒸发大,池泊水相对少,总有女人在池泊边上洗衣服,孩子们更放肆,跳进水中自由玩耍。但大多数孩子,因怕水会对水望而却步。

从小守着一池泊水,我也只在池沿上面羡慕,从不敢下去湿了鞋子。我敢做的,是坐在青石板上玩泥巴。三五成群或一个人玩,都是童年最开心愉悦的事。我们会挖一捧土,从池泊下水道的水坑里舀一点水,学着大人蒸馒头的模样,和好泥巴后,在中间挖上一个窝,像极了窝窝头的样子,翻过来口朝下,使出吃奶的劲儿,摔在青石板上。我们会比谁摔的响声大,还要看窝有没有穿透,破洞处要有炸裂状。正午的太阳下,寂静的街巷,不肯睡觉的孩子,坐在被晒得很烫的青石板上,憋得脸通红,一下一下,对着一块块寻常的泥巴,发出一阵阵雀跃的笑声、叫声……池泊边的欢乐,令人回味、难忘。

后来,村里打了深井,家家户户接上自来水,黄河水流过苹果园、桃园、杏园……村里巷道也实现了硬化、美化。但还有人习惯在房檐下放个瓮,下雨时接上雨水,用来浇花、洒地,或备不时之需。

池泊,自然也完成了其使命。我家门前的池泊被填平,安装上了体育器材,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另外两个池泊还在,却基本无水,池壁四周长满了杂草,早已不复当年景象。一切都在改变,回首之间,皆是过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4 16:20 , Processed in 0.076606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