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随笔] 年味一种_卢运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 1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夸张一点说,什么节日都可以不过,什么日子都可以忽视,唯有过年在人们心里的分量不一样,你想忽略也忽略不过去。

闺女戴花,小子点炮。过年放炮是我们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过年很重要的内容;是大人们寄托平安、展望丰收的美好表达;是孩子们释放天性,挑战自我的快乐恣意。人们对辞旧迎新最快意、最热烈的表达莫过于此,每个人对欢度新春最深沉、最快乐的记忆莫过于此。

“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祖先们为了驱赶想象中的年兽,制造声音来驱赶。一开始人们是用力甩鞭子,发出“啪、啪”的声音。后来在劳动实践中,人们发现竹子燃烧时会因爆裂而发出“啪啪”声,且有火光,效果更好,由此发展为燃爆竹。宋代以后,由于火药的使用,人们制作出了比爆竹更为响亮的鞭炮。

我以前总认为是先有的“炮”,编到一起叫“鞭炮”,原来是先有“鞭”而后有的“炮”,真是不可自以为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黄柑凝腊酿,爆竹带春声。

……

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好的,包着饺子,其乐融融;室外,鞭炮声声,烟花灿灿,孩子们的欢笑声溢满庭院

晨光里,热腾腾的饺子在锅中翻腾,炉火映红母亲一脸的幸福,脆亮的鞭炮声,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忽然间,响彻整个村庄,春色扑面而来。

过去,物质虽不丰富,但过年时要比现在热闹多了。家家,贴的是手写的对联和福字,千姿万态;户户,门上并列的是刻板印刷的门神,有滋有味;巷巷,乡亲们自己扎制的红灯笼,通红通红;扇扇,各家媳妇们亲手裁剪的窗花,精美绝伦……

抬头,扑面的都是一张张笑脸;迈步,流淌的都是朗朗的笑声。清脆的鞭炮声,在炊烟之上炸响。

小时候,一进腊月,我们一群娃娃,成天在老房子、古井台、旧庙的墙缝里刮土硝,然后在犄角旮旯里点上一堆棉花柴,憋好尿,一声令下,齐射,浇灭,然后收集木炭。

把姐姐们的“友谊”牌擦脸油一糟蹋,拿上铁盒盒就跑,在盖上用钉子钉个眼,把硝和木炭混合装进去,点燃,国庆焰火的缩小版就成了,大家欢呼雀跃。

那时候小孩子放炮,都是一个一个崩。大人们从鞭炮上给拆下一小把,买,也是买巴掌长的小鞭炮,细水长流,快乐不愁,哪舍得只听一响。谁搞下了,手攥紧,插口袋里,前呼后拥,左一个“啪”,右一个“啪”,前一个不响,后一个哑巴,呼啸而来,欢呼而去。

哥哥们则是去打麦场里放通炮,铁条上焊一溜溜小铁管,收集起二踢脚,一个管里栽一个,一点,像“喀秋莎”火箭炮,齐射,双响,远处树上的老鹳吓得四散而逃。大人们更厉害,放的是火铳,两三米高,上面一截铁管子,装上自制的火药,我们小娃娃远远躲起来看,看不清是怎么点的,“轰”地一声,未见房倒屋塌,跑到跟前,树枝子还直往下掉。

一炮,大地醒了,春天也醒了。那也是年味的一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2-18 10:03 , Processed in 0.06425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